做好人是種病!

——為了讓他人開心,選擇討好他人,并不能證明你是個好人。

在這個神奇的世界上,存在著這樣一個傳說級的群體:他們難以忍受因為拒絕,讓他人難過的事情,他們固執(zhí)地用自己的方式來對待身邊的世界,他們就是——“討好癥”患者。

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不懂拒絕,脾氣溫和。下面我們聊聊“討好癥”這個話題,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一丟丟的幫助,記得關(guān)注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你還在無底線付出?

好人一定會有好報嗎?

英國有一個著名的慈善家叫奧利芙·庫克。

1938年,16歲,父親從軍,她開始賣花,籌善款。

1941年結(jié)婚,婚后不久,丈夫上戰(zhàn)場。

1943年,庫克21歲,丈夫在二戰(zhàn)中身亡。

后來她堅持80年,每年11月“陣亡將士紀念日”,準時出現(xiàn)在布里斯托爾一座教堂前售賣人造罌粟花,共賣掉大約3萬朵花,此外,她還長期向數(shù)十個慈善團體捐款,用光了她所有的養(yǎng)老金。

由于堅持不懈的善舉,庫克獲得了英國退伍軍人協(xié)會授予的特別獎章,去年還獲得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頒發(fā)的“亮點”獎。

但是去年5月,這樣一個舉世無雙的好人,奧利芙·庫克最后選擇了自殺。

她為什么會自殺呢?

庫克一心致力于慈善事業(yè),每月通過銀行向多達27家慈善團體捐款。乳腺手術(shù)后的她,身體狀況變差,且陷入財務困境,因而年初停止捐款。但是,要求捐助的信件和電話有增無減。導致患上了失眠和嚴重抑郁,壓力巨大。

臨終前,庫克接受一家當?shù)貓蠹埐稍L時說,她最多一個月中收到260封請求捐款的信件。“我每一封信都讀,而問題是,當我讀完,我就不能拒絕。”

有次,孩子從郵局給庫克寄去250英鎊,錢卻不翼而飛,老人早已一貧如洗,這些錢是她救命稻草,反而離奇失蹤,再加上長期的失眠和抑郁,老人選擇了自殺。

看到這條新聞,我心里五味雜成,是對老人逝去的感慨,也是被人性貪婪的可怕而震驚!

我們中國人常說,“好人有好報”。為什么這樣一個大公無私的好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呢?

庫克的案例絕不是極端,有一種人被稱為討好癥患者,討好者會沉迷,是因為討好他人并取悅他人的行為會為他們贏得所渴望的肯定。如果某件事讓你感覺很好,那你就可能會持續(xù)去做這件事,以便繼續(xù)維持這種美好的感覺。

英國的庫克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呢?中國慈善家陳光標是不是這樣的心理呢?你們自己去想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討好癥

遇到這些情況該怎么辦?

生活里,所有的人都在提倡做一個好人。

對于好人來說,想要開口拒絕別人簡直是天大的難事!雖然百般不情愿,但是那個“不”字往往到了嘴邊又硬生生的咽回肚子里,就是害怕別人失望,害怕自己被別人說東道西。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應該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吧。

朋友之間,總有這樣的人存在,他們看起來和你關(guān)系很好,一見面就很熱情的稱贊你,實際上,兩個人之間并沒有什么太多的交集,他經(jīng)濟窘迫的時候第一個想起的是你。吐血的是,微信上他第一句話是“朋友,我最近手頭比較緊,借我一點錢。”你明明心里很不愿意,但是害怕他對你印象不好,你就膽戰(zhàn)心驚的借給他,到了還債的日期,總是一拖再拖,遙遙無期。

問題是,你和他很熟嗎?只不過經(jīng)常見面,對方僅僅只是夸你是個好人而已,你就那么輕易的相信自己是個好人?對于他來說,他知道你不懂拒絕,知道你有一些錢,所以第一時間就找到你這樣的小白兔下手。

幫助別人是一種選擇,做個好人也是選擇,并不是你的本分,沒有人有義務去幫助別人承擔他個人的事情啊。

? ??
?

職場上還有那種,小算盤算的更精的:

你做過這種事情,有經(jīng)驗,幫我指導下,沒有你這個事情我一個人肯定做不好呢,做不好,肯定會被老板罵的。你明明很忙,但是抵不過她用嬌滴滴的娃娃音說著好話討好你,你就完全屈服了。到頭來,做項目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只有你一個人在做,而他呢?利用各種忙的借口推脫了這件事,最后變成了催促和監(jiān)督你管家。當初說好的我們一起做呢,到頭來他卻用種種理由推脫,剩你一個英勇殺敵。慢慢的,找你的人越來越多。

哦,這種高級的套路,我無言以對,即便嘴上推脫著不要,身體卻誠實的很。

曾經(jīng)有本書里說過,取悅有癮,討好成癖,就是一種強迫行為,也就是討好癥,亦稱“看管人性格障礙”,是一種病理狀態(tài)。

一旦患上這種病,你就染上道德完美主義情結(jié)。拿著別人發(fā)給你“好人卡”做著違背自己內(nèi)心的事。

一切違背內(nèi)心的行善行為,都可以被列為討好癥,這并不是情感高尚,反而是自我壓榨行為。你為了別人口中對你的贊許,情感和欲望都統(tǒng)統(tǒng)撇棄,成為了一個道德僵尸,別人眼中的"好人"。

3

如何戒掉討好癥?

當你意識到不開心的情緒,請立刻停止你的行為!

堅持自己的原則

要知道我們都是普通人,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那我們就要注重自己的需求,堅持自己的原則,讓自己舒服。

哪怕自己做的事情很多人都不滿意,也要堅決的對某些人堅決的說不,不要感到內(nèi)疚。如果是在團隊內(nèi),要學會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這里的有把握是指你能自信的做好這件事情,而不是嘗試去做,出現(xiàn)焦慮、害怕、擔憂的情緒)

這樣做并不會影響他人眼中對你的看法,反而會大大增加我們的價值。生活是我們過的開心,而不是別人眼中我們看起來很好。

堅持自己的原則,讓自己過的舒心。

成為行業(yè)內(nèi)的大牛

中國是一個人情化社會,到今天為止,這種人情化正在慢慢的變成信息化,意味著做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自己按照規(guī)矩去做,這是一個好事,意味著你不用去為了領(lǐng)導的喜怒哀樂刻意討好他。

成為別人眼里的大牛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做成一件事。一旦你在圈子里有了影響力,大家都會覺得你很貴,不愿意去麻煩你,愿意為你的時間付費,這個時候你所有的拒絕都來源于你很貴。

成為大牛需要刻意練習。為了討好我自己,輸出更好的內(nèi)容,我跟著彭小六老師學習快速讀書,挑戰(zhàn)自己。

來源:完顏霞

出品:完顏霞

問:你怎么還不生孩子呢?

答:醫(yī)生說我得了一種病,叫重度拖延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