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國內上線的電影《大魚海棠》在網上飽受熱議,有人說它是神作是國漫的標志作品,也有人說它是辣雞片,總之評論的爭議很大,我們今天且不說它的內容如何,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部片子制作背后有多少心血。
這部電影已經上線幾個月了,相信有不少人都已經看過了,至于對電影評論的兩極化,我們可以發現,但凡是對電影的負面評論一定會有這么一句話“等你十二年你就做出這個東西?”。的確,這部電影播出之前讓不少動漫迷以及國產動漫的支持人備受期待,可是希望太大了就容易失望,大家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太高太高了,這也是負面評論的原因之一,不過我們今天要理解的是為什么這部電影要我們等“十二年”。制作團隊在背后又付出了多少的血汗?
1.赴你十二年之約
正如這句話宣傳語所說,這部電影自十二年前,也就是2014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制作。電影最初的作者,是清華大學熱功能系的一個學生,他本人在一場夢中得到了靈感,他夢見一條無邊無際的大魚,情景美輪美奐,于是他決定將這來之不易的靈感做成動畫,做成電影。于是他把自己做動畫的想法告訴了自己的同校的師弟,然后在網上聯系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決定制作這部動畫。
這幾個年輕人也就是《大魚海棠》的編劇和配音人員,梁璇,張春等人。他們第一次為了夢想實踐是在學校里發出相應的征集稿,結果吸引了不少校友來參與他們的制作,不過剛開始制作的只是一個七分鐘的動畫短片。
插入——短片
在2004年,這部短片在網上引起了劇烈的反響,吸引了大量的動漫迷的支持和追捧,網上更是好評無數。這美幻的畫面和故事,讓更多的網友期待著這部動漫,這更是讓張春和梁璇這兩位創作者信心倍增,于是他們打算將這部動漫拍成動畫電影,可是一部動畫電影需要的資金注入何止千百萬,這區區幾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怎么做的起呢?但他們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
2.十二年的心酸與努力
于是兩個年輕人直接創立電影公司,無奈中國當時的電影市場發展的并不成熟,更何況國產動畫的水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只能用一個“慘”字概括,因此國產動漫電影想拉到贊助實在太難了,說白了還是沒錢。這部電影制作投資需要近兩千萬,這筆錢哪里來呢?
兩個人畢竟是清華學生,對電腦技術和視頻制作這些東西還是比較熟悉的,因此他們只能幫忙給其他公司做一些短片或者掛一些廣告,可惜這點收入只能維持生存,想拍出一部電影的話,這點錢還是杯水車薪。
一直拖了三年,也就是2007年的時候,終于拉到了第一筆數百萬的投資,這部電影做了一段十多分鐘的預告片,畫面十分精致,發到網上去仍然讓許多網友拍手叫好,大家都相信這是一部經典的動畫之作。而且這部短片還在國際上獲了幾個獎項,北京市為了獎勵制作組,于是批了五十萬下來,可惜—— 這仍然是杯水車薪。
資金不足,這部電影項目只好一直擱淺,甚至有不少人認為這部電影的項目恐怕要胎死腹中了,可是制作人員仍然堅持著沒有放棄,網友的好評和支持讓他們相信這一定會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再次拖了幾年,拖到了2012年,制作組沒有再拉到第二筆贊助,難道這個電影項目只能就此放棄了嗎?制作組沒有辦法,只好在網上發起了眾籌。
關于這個眾籌可能不少網友都在網上見過,這實在是制作組的無奈之舉,他們不愿意讓這么好的一個電影創意浪費掉,明知道眾籌也籌集不到多少錢,但他們還是這么做了。
網上數千名動漫迷對眾籌慷慨解囊。
不少參與眾籌的網友在電影播出后接受了采訪,他們有些是學生,有些是上班族,即使手頭不富裕,還是拿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我是被導演的那句話給感動的,這是一個少年的夢”
“我的朋友捐出了整整一個月的工資,雖然只有兩千多……”
“一次省一點錢,省一點錢,湊了一百多塊錢,算是一份心意吧”
“每天吃早餐的時候…...就少吃一個雞蛋,時間一長就攢下來了”
甚至還有一個女孩捐出自己五十萬的嫁妝去支持這部電影的制作,對好多人來說《大魚海棠》就想自己少年的一場美夢一樣,大家都是為了這個童話般的故事去籌錢的。
最后籌集到一百五十余萬元——這仍然是杯水車薪。
最后到2013年,光線傳媒投資了這部電影,《大魚海棠》終于展開了順利的制作,直到2016年這部電影才上線播出。
看到這里,我們再來看看這句話“赴你十二年之約”。這部電影的好壞我們也許難以評論,但電影背后的制作團隊十二年的努力確實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