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很喜歡讀書的人,倒不至于時時刻刻都在讀書,但閱讀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應該是受父母的影響,我從小便喜歡安靜的讀書,小學的時候就閱讀了很多大部頭的名著,或許有些當時的年齡無法理解的情節,但還是把我深深的吸引在了字里行間里。
長大后,課業隨著年齡一點點的占據了我的生活,但我唯一沒有放棄的就是閱讀。初中,高中,隨著理解能力越來越強,我越來越喜歡讀書,但類型太過單一。我的閱讀范圍大多數都集中在中內外文學類作品上,基本都是小說。這足以給我帶來快樂,但不能夠讓我在書中學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后來媽媽給我建議,她認為閱讀是一個可以給我推波助瀾的好習慣,一些平時我接觸不到的領域可以通過閱讀一本書稍作了解,媽媽認為我應該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就這樣,我開啟了新的領域。我開始接觸一些詩歌散文、天文地理、法律心理,閱讀過一些書我才發現,這帶給了我莫大的興趣。我不可能奢望精通每個領域,但略微接觸反而讓我沒有壓力,可以更好的閱讀。就像是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教科書一樣,那是因為閱讀教科書給了學生接收知識的壓力,而閱讀課外書卻沒有這種壓力,我大可以輕輕松松的閱讀。
? ? 上了大學后,閱讀不能說是我的習慣,更可以描述成是我的良藥,我的希望。長時間在國外念書,孤獨已經成為習慣,沒有父母在身邊,對于戀家的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沒有足夠的紙質書來供我閱讀,我只能在軟件上閱讀電子書,這不影響我的閱讀體驗,但我更喜歡翻動紙質書的感覺。雖然現在的電子書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模仿紙質書的翻閱感,但無法代替的是紙質書拿在手上的厚重感,黑色的文字在白色的紙上靈動的感覺。在國外的日子,無論學業和生活上的事有多忙,我基本保證一周一本書,更多的話可能兩本。我不再是匆匆地閱讀,更多的時間我會泡一杯茶,慢慢的感受字里行間傳遞給我的信息,將我喜歡的文字記錄下來,也會寫一下自己的想法,留住那個時候自己的思考。
? ? 現在的社會,科技進步的足夠快,壓力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身邊幾乎沒有人會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堅持,但閱讀對于我的意義是:我始終堅信著,腳踏不去的地方,書中的文字可以把我帶去。我無法再去到清朝看看九王奪嫡,無法見到簡愛是否為了愛情哭泣,但文字像是把我帶到了那里,作為一個旁觀者看一看那時的世界。
?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都可以通過閱讀去了解這個社會,看看字里行間的細膩,看看自己的思考,慢起來,充實的度過每一天。不要說自己忙的沒有時間讀書,刷手機的空當就可以看上幾行,只要你愿意。今年,我突然想看一看自己一年讀過哪些文字,決定把讀過的書都記錄下來,年終的時候應該會很有成就感。希望年終的時候,我可以出一份屬于我的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