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ALEX&MINRIA
關于 A.L.ALEX ,《致吸血鬼五曲》,關于MINRIA,關于死亡音樂,關于原始森林,關于極端天主論。還有很多話要說。
這樣的音樂適合在黑暗的,,寂寞添上一層神秘的詭異。畏懼又被深深吸引的是對死亡的好奇。
一個住在森林里的人,一間木屋,一架古鋼琴,森林最深處是魔鬼的棲居所,華麗優美的琴聲是心靈的誘餌,恐懼變成快感,他們不相信神圣,他們是深淵中的舞者,琴鍵在跳動,而一切都很平靜。
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有人跟你說會話,甚至僅僅打聲招呼,心情就舒服多了,好像釋懷了什么。人與人之間自然的溫情,有的人堅決要選擇獨處,那是理性在強迫自己,理性告訴你正被妖魔所欺騙,這一切看似美好的都是幻想,你的命運就是戰勝自己走出幻覺回到真實的世界,一個人在最孤獨的時候正是最清醒的時刻,拒絕任何快樂的方式和機會,當你真正了解了快樂的前提是承認罪的合法。就像自殺行為只不過是對無意義的反抗,寄希望于死亡。
真美是什么,你正面追求她反而離你越遠,任何人都不能試圖占有,只有當你心靈陷入絕境,發自肺腑的無聲吶喊,真美才降臨,在絕境中體驗到她的力量,萌生希望之光。
難道人生全是痛苦難道上帝要讓人類滅絕難道人類就可以不再信仰上帝不再向上帝懺悔?就算2012或者未來的莫一年人類滅絕地球凈化,人類仍然要欽誠,上帝仍然是愛世人的,肉體著火入魔屬自滅,唯有被凈化靈魂才能得到救贖,才能得到更高級的生命形式。
有的事情
有的事情注定不會去做,有的事情注定會去做一輩子。不管遇到還是沒遇到,做過或者沒做過,其實都已
經選擇好了,選擇的依據是本質,選擇的行為是表象,本質通過表象暴露了自己。在還沒遇到要做的事情
之前只能在無聊和尋找之中度過,正如村上所說‘可以有把玩單調的時間,沒有忍受無聊的余地’,或許
反而是很快樂的,但是遇到了是一件幸福的事,快樂不是幸福,幸福不必快樂。機緣巧合在圖書館,隨手
翻到的一本書上,向我提出了一個人生問題,有關意義的問題,或者是聽到某人說哲學就是一大堆莫名其
妙的詞組合在一起的廢話,根本不知道講的什么,因此產生了好奇心,當我大量發時間去了解了哲學到底
是什么以后,這就成為我人生中的第一件事,我知道它會跟著我一輩子,它是沒答案的。第二件事是西方
古典音樂,小時候用過的書都不在了,只有地圖冊和音樂課本還保留著,
上音樂課我喜歡唱譜不喜歡唱詞?
所以很多歌我只記得譜不記得詞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紅河谷,還有俄羅斯的一首民歌,少數民族的一些歌。
認識古典音樂經過了很多階段,一開始只有聽流行音樂覺得并沒有什么重要的只是泛聽,不過beyond、伍
佰和許巍的歌曲里面有一些吉他獨奏和伴奏很好聽,網上查找吉他譜對照著聽,后來就決定買吉他玩玩,
其實買了后我只想學獨奏,彈唱的伴奏實在太單調了,最好聽的伴奏就只有水木年華的中學時代!買了一
把木吉他,那時沒有認真去學,手指按得很痛,還長繭,況且更喜歡聽電吉他的獨奏,那時聽的有巴西小
伙ozielzinho,李延亮,Greensleeves,the_love_of_god,Hunted By A Greak,JerryC。這是第一
階段從流行人聲到樂器獨奏,從泛聽到對照譜聽,可能跟樂器的表現能力有關,電吉他無法表達更高貴、
深層的感情、形而上的精神世界。認識古典音樂還是通過new age,大學的FTP服務器上有很多電影和音樂
,起初是想找電吉他的曲子像Hunted By A Greak,Greensleeves就是在上面找到的,NEW AGE里面找到的
,試聽的過程中聽到神思者(S.E.N.S)感覺不錯,也有點怪,有點佛教的味道,后來又發現了yanni
,是因為yanni的肖像首先引起了注意,然后一聽音樂就被吸引住了,其中《雅尼2006音樂會》每天都聽?
一遍,鋼琴獨奏的幾首曲子每天聽上好幾遍,yanni的音樂中注入了大自然神秘力量,能激發人身上原始
的激情,也許他的音樂同時激發了演奏者的表現能力。由此又聽了其他的一些newage作曲家的作品,其中
林海的流動城市、櫻花雨,Danny Wright,天堂鳥,月亮河也不錯,最喜歡還是yanni,像tribute這樣的
大歌。不滿足于newage,尋找了一些鋼琴獨奏曲其中有兩首不知道出處Innocent?
VOICE.mp3RIVERDANCE.mp3但是非常喜歡。當時已經收藏了一些曲譜周杰倫的瓜牛、SECRET 11《Secret?
(加長快板)、四手聯彈,The Daydream,canon,克萊德曼的,yanni的。其實已經決定要有一種樂器陪
伴我一生,我會選擇鋼琴,決定付諸行動是接觸到古典音樂之后,看了李云迪的獲獎比賽后開始聽他演奏?
的《夜曲》,沒有認真去聽,為什么古典音樂是最高雅的音樂,為什么一點都不覺得好聽,只是要睡覺了
就放著到天亮,不知道放了多少個夜晚開始有了感覺,到后面被深深吸引,到后面聽了傅沖的演奏,其他
作曲家的作品,門德爾松,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瓦格納,勃拉姆斯C小調鋼琴四重奏,然后我的耳朵變
得很挑剔,流行歌基本不聽,有的旋律還不錯可以聽幾天,有的再加上感情豐富可以多聽幾天,或者偶爾
還會在聽一次。電吉他曲偶爾還會聽聽,michael jackson,李健的歌偶爾還聽聽,比較特殊的如A.J.ALex,
中島美雪,MinriaZine也不容易聽膩。如今已經擁有一臺CASIOPX135暫時滿足對鋼琴的向往,放棄吉他不止是因為要犧牲手指,如果?
是小提琴想來是愿意犧牲的,古典音樂與我的思維方式比較接近。音樂
總是說不完,不過更有一些事情,書法,古詩,詩人的風骨名節,畢竟生長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中,產生的眷戀當然也更加深。最后記日記也可以算作一件事吧,我想人多少都有點暴露癖,于是日記也部分變成博客微博了。
有人肯定會問,為什么覺得古典音樂很難聽,是不是不懂欣賞;這個疑問我或許可以回答,因為你總在尋找快感。這樣說不夠公平,應該說你還不需要它,你還沒有發現自己的需要。
表達的難處是為了考驗感情的分量么。也許理解了太多的事情后不相信還有創造力。
悲慘的時代!藝術會終結嗎?文化會消失嗎?自然會消失嗎?
人不是淪為自由意志的奴隸就是淪為欲望的奴隸。叔本華早就說出來了。
'不脫個幾層皮,流個幾斤汗'怎么能成角?藝術若是沒有苦味,豈不太膩了?太虛了?
音樂的美妙與創作者的悲傷成反比,與心靈需要得到的安慰成正比。因此音樂大可以用來娛樂,一種特殊的娛樂,如果投入感情就叫著真心的話,那就是一種認真的娛樂。
傅聰說音樂是不能停下來的,是連貫沒有停頓的,讓聽者再無閑暇去顧及其他,甚至是匆忙的,讓聽者跟不上的,音符不夠用的卻又讓聽眾來不及完全接收的。
如果這一生注定沒有多少精力去感受音樂,那就是進錯時空,必須再還我一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