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我們分享了《功夫熊貓1》這部電影講述認識自己,找回自己的故事,具體可以看上一篇文章,本次我們來談一下《功夫熊貓2》。
我對《功夫熊貓》三部曲的看法主要從探討人生的角度來談。
《功夫熊貓1》探討了“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個主題;《功夫熊貓2》探討了“如何面對過去的自己,當我們人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會受到傷害,這個時候我們該怎么辦”這個主題;《功夫熊貓3》在《功夫熊貓1》和《功夫熊貓2》的基礎上又探討了“我們在社會上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這個主題。
總起來看,《功夫熊貓》三部曲對“認識自己”這個主題不斷的深入。
我們今天就來談第二部。
你可能要說面對過去真的那么重要嗎?
據(jù)我的觀察和經(jīng)驗來看,這點非常的重要,很多人就一直沒有走出過去的陰影,也沒有逃離過去對他影響。最知名的當屬喬布斯了,讀過《喬布斯傳》的人應該知道過去的家庭對喬布斯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現(xiàn)實中也經(jīng)常看到非常非常多的人面對過去的傷害不能正確的面對,仍舊讓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在影響著自己,甚至折磨自己。
在婚姻家庭中,原生家庭的影響也是極大的影響著婚姻的幸福和婚姻的關系。
很多人成名之后,不敢面對過去,比如很多畫家成名之后特別害怕市場上出現(xiàn)自己早期的作品。
……
這些都是不能正確的面對過去,尤其過去的一些傷害。
希望我們能從《功夫熊貓2》中找到一些啟發(fā)。
我們開始進入正題吧。
一、熊貓成功加入了功夫五俠的隊伍
繼上一部打敗太郎之后,熊貓就加入了功夫五俠的隊伍,和他們一起快樂的玩耍。
二、中原重燃戰(zhàn)火,熊貓臨危受命,拯救功夫
孔雀沈重新執(zhí)掌了宮門城,殺掉了犀牛大俠,開始要消滅功夫,稱霸中原,百姓再次遭殃。
熊貓開始被師傅派去拯救百姓,拯救功夫,在打斗的過程突然回憶起來它小時候的情景。
他沉浸過去的場景中,不明白自己的身世,自己從哪里來,想到這甚至有點害怕,結果被敵人牙都打掉了。
三、詢問老爸自己過去的身世
面對這樣的問題,熊貓開始詢問老爸自己過去的身世,于是老爸平先生開始跟他娓娓道來,講述他的身世,熊貓還是陷入到對于過去的恐慌和不安當中。
Oh Po, your story may not have such a happy beginning
噢,阿寶,你的人生故事也許沒有一個好的開始。?
but look how it turn out
但看看你現(xiàn)在的生活
You got me, you got kungfu, and you got noodles.?
你有我,你有功夫,你還有面條。
老爸跟他講解他現(xiàn)在的變化,也許沒有好的開始,但是現(xiàn)在卻開始越來越好了,可惜熊貓還是沒有完全理解,不能很好面對過去。
四、再次夢見過去的情景
在去拯救功夫的過程中再次夢見小時候的場景,可惜這次夢卻是爸媽拋棄了他,它陷入深深的被傷害之中。
由于是個噩夢,而且這事也一直困擾這他,他半夜起來試圖平息心中的情緒,卻是不能,小伙伴開始幫助他,但是他由于還沒有找到答案,用戲謔的話語糊弄過去了。
五、終于找到了知道過去的關鍵人物
終于找到了能夠回答“他從哪里來,他是誰”這個問題的人了,孔雀沈正面回答了他,但是卻告訴了他一個假的真相。
Yes, I was there.?
是的,我曾在那里。
Yes, I watched your parents abandoned you.
是的,我看著你父母把你遺棄了。
孔雀給的答案是父母拋棄了他。
這是孔雀扭曲了事實,沒有告訴他正確的答案。
You think knowing it will heal you?
你覺得知道了真相能夠治愈你嗎?
Fill some craters in your soul.
修補你心靈所受的創(chuàng)傷。
Your parents didn't love you.?
你的父母不愛你。
當孔雀告訴他這個假的“答案”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熊貓的失望的表情。
它感覺自己被拋棄了,被傷害了。
心理學有個著名的A—B—C理論,也叫情緒ABC理論,創(chuàng)始者埃利斯認為:正是由于我們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們產(chǎn)生情緒困擾。如果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還會引起情緒障礙。
情緒 ABC理論中:A表示誘發(fā)性事件,B表示個體針對此誘發(fā)性事件產(chǎn)生的一些信念,即對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釋。C表示自己產(chǎn)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激發(fā)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只是引發(fā)情緒和行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fā)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chǎn)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結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發(fā)事件(A)直接引發(fā)的,而是由于經(jīng)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chǎn)生的錯誤信念(B)所直接引起。
同樣一件事,對不同的人,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體驗。
舉個例子:同樣是報考英語六級,結果兩個人都沒過。一個人無所謂,而另一個人卻傷心欲絕。
為什么?就是誘發(fā)事件A與情緒、行為結果C之間還有個對誘發(fā)事件A的看法、解釋的B在起作用。
一個人可能認為:這次考試只是試一試,考不過也沒關系,下次可以再來,也可能覺得這是是背水一戰(zhàn),不能失敗。于是不同的B帶來的C大相徑庭。
熊貓被孔雀解釋產(chǎn)生了錯誤的B,于是產(chǎn)生了失望的情緒。
六、羊仙姑的拯救,讓他對過去的認識有了正確的認識
Your story maynot have such a happy beginning.
也許你的人生故事沒有一個快樂開頭,
But, that doesn't make you who you are.
但是這決定不了你是誰。
It's the rest of your story.
重要的是你接下來的故事。
?Who you choose to be.?
你想成為什么人。
熊貓被羊仙姑拯救后,羊仙姑引導他回憶自己的過去,并告訴他以上的一段話。
個人覺得這段話非常經(jīng)典,就如第一步中的烏龜大師告訴他的話一樣經(jīng)典。
熊貓順著羊仙姑的引導,回想了自己的過去,雖然看過了過去的傷害,但是也看到了他遇到了新的爸爸,被選位?Dragon Warrior,學會了功夫,打敗了太郎,成為功夫大師。
也正如前面他爸爸平先生告訴他的,You got me, you got kungfu, and you got noodles. (你有我,你有功夫,你還有面條),他終于明白了這句話,重要的是“It's the restof your story.”
當羊仙姑再次問他“Who are you”的時候,他終于敢于正確面對自己的過去,敢于面對過去的傷害,找到了他的新的定位“I am Po”。
“I'm gonna need a hat”則表明他完完全全接納了過去,認識新的自己——神龍大俠(他以前做夢經(jīng)常夢見的神龍大俠都戴著一頂帽子)。
七、當正確面對過去的自己的時候,他獲得了新生
How did you doit?
你是怎么做到的?
Not that!How did you find peace?
不是這個!你是如何找回內心的安寧的?
I took away your parents!Everything!?
我可是奪去了你的父母!你的一切。
I scarred you for life.?
我讓你的生活滿是創(chuàng)傷。
孔雀還是不明白,他不明白他對熊貓的傷害那么深,熊貓怎么找回內心的安寧的。
See? That's the thing, Shen. Scars heal.?
你看,沈,這才是關鍵,傷疤是會痊愈的。
熊貓已經(jīng)學會如何面對過去了。可惜孔雀還是不明白。
孔雀仍舊停留在過去的錯誤的B(錯誤信念)里面。
You've got to let go that stuff in the past. 'Cause, it's just doesn't matter!
你應該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因為這已經(jīng)不重要了。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is what you choose to be now.?
唯一重要的事是你選擇現(xiàn)在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You've got to let go that stuff in the past. 'Cause, it's just doesn't matter!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is what you choose to be now. 這句話是多么深刻的一句話啊,很多人像孔雀一樣,不能讓過去的事過去,可惜孔雀至死還是沒有領悟到。
八、正確的對于過去的認識,會產(chǎn)生正確的結果
I know who I am.
我知道我是誰了。
?You do??
你知道?
?I'm your son!?
我是你的兒子!
最終熊貓終于產(chǎn)生正確的認識,對自己的身份有了正確的認識——他是平先生的兒子。
相信讀到這里,你應該認同了《功夫熊貓2》講述了“正確面對過去的自己,如何面對過去的傷害”這個主題了吧。
希望你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fā)和收獲,下次我們分享一下《功夫熊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