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們基于人自身的欲望去做很多事,卻又不能按著欲望去做事,否則就會失敗。欲望總是想到馬上就要滿足,事實往往總是欲速則不達,必須有讓子彈飛一會兒的態度去對待。
? ? 出門坐上車就想要立馬到達,剛剛點完一桌子菜就希望馬上端上來。這是人之常情,卻非事之常理。
? ?就人之一生功業來說,以情起事,以理成事,以人成事之功,以事成人名。不可不察其中之關系。比如你創業,不是因為你想成事就能成事的,你的信念再強也沒用。你得搞清楚事情本身“生老病死”的道理,克制住情的干擾,循理而為。反而越急越一無所獲,只會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 ? 情,是要有的,它就像一個觸發開關,沒有它人就不能想到要做事的。但是它的作用不能一直延續下去,開始了,它的作用就差不多了,就可以收回去了,再繼續就只會敗事了。
? ? ?恰恰理在事前是不太重要的,一個人越理性可能越是什么事都沒法做。所以,理性開始不要太多。
? ? 我不太喜歡聽說教式的講說,他們以一副過來人的姿態,告訴你一二三怎么做,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很實用。可是往往就是誤人子弟。雖然聽概念性道理很費勁,感覺很不接地氣。可是,一旦你能明白,那么你也能信手拈來一二三。比如說讀書時學數學,有幾個人會去好好琢磨各種概念公理定理的?就是背幾個公式,看幾道例題,做幾道習題,然后就差不多會了。可是,這樣的學習,雖然見效快,而今幾人還記得?還會做?即使在當時,一旦遇到難一點的也都不會了,為何?學其形而未學其神。
我們從談做事的動機、遵循原則到做事態度,無非就是想說,越想做成事越不得隨心所欲,越往巔峰走越不得自由。我們所倡導的自由社會,指的是我們能夠自由支配、控制自己的意志,而并非可以肆意妄為。
興趣是有趣的,一旦變成工作事業,就會讓人煩躁不安。因為越到后面越枯燥乏味,越不自由的。這也就是很多人每每虎頭蛇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