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都想變得更好,大部分人也會采取很多改變的行為,然而改變的效果確不盡人意。以下是阻礙我們改變的一些魔障,看你中招幾條:
1.? ? 如果你把精力放在寄希望于他人改變,這可能會是一種非常漫長的等待。相信自己是境遇的受害者,發生在你身上的糟糕的事情都是別人的錯,會讓你深陷于沮喪之中。
2.? ? 如果你繼續認為別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與你相同,你將無法包容差異。
3.? ? 以諸如“總是”和“從不”之類絕對化的方式思考,會限制你的選擇,并阻礙你的成長。
4.? ? 相信你可以永遠不變,并且認為你原有的模式是你唯一的選擇,肯定會讓你停滯不前。
5.? ? 不注意你的感受“儀表盤”上的警示燈,會導致你大發脾氣或筋疲力盡。
6.? ? 評判或限制你的感受,會讓你身體感覺不適。
7.? ? 思考你的感受而不是感覺你的感受,會阻礙你建立親密關系。
8.? ? 你也許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即認為別人的憤怒是針對你的,而沒有認識到他們的憤怒傳遞的是有關他們自己的信息。
9.? ? 如果你認為你必須有充分的理由才能發怒,你就不大可能在這種感受出現時承認它。你可能會傾向于積累很多沒有表達出來的小不滿,直到你以突如其來(并且可能是危險的)方式爆發,表現出你所認為的正當的憤怒。
10. 如果你不把自己說了要做的事情以行動堅持到底,改變將難以實現。
11. 如果你認為你必須爭取贏得別人支持你的思考方式,你就會忙于證明自己的觀點,以至于你會浪費每個人的時間,卻得不到你想要的。
12.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想法不重要,或害怕將其表達出來會使一個情形更糟糕,你可能會隱瞞自己的想法。那么,就沒有人會知道你的想法或感受,并且無法提供幫助。
為了改變,我們要遠離自尊的循環圈,也就是拿掉在我們自己的頭腦中形成的一套刻板的思維方式。
活動:遠離自尊的循環圈
我愿意改變的一件事情: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希望自己可以變得平和,當別人對我的看法跟我自己想的不一樣的時候。
1.? ? 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
2.? ? 但愿我能變得不一樣。
3.? ? 如果我要變得不一樣,會怎樣呢?我會輕松自在許多,甚至是更自信。
4.? ? 那會出現什么情況呢?我能更放手去做事,可能會做得更好!
5.? ? 然后呢?我會更自信。
6.? ? 你現在愿意或能夠這樣做嗎?不能。
7.? ? 為什么呢?因為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如果過程中我做得不夠好,我就會很容易放棄。
當你做完這個遠離自尊循環圈之后,要注意你得到了什么。這是你想要的嗎?如果不是,回到你的循環圈,看看以下哪些令人沮喪的行為可能使你灰心喪氣了:
比較你自己
評判你自己
聽了別人的話,并且相信他們說的是你,而不是他們自己
期望值太高
思維方式太絕對,例如:總是、從來不、不能
相信你永遠無法改變,而且相信你的老模式是你唯一的模式。
評判自己;聽了別人的話,并且相信他們說的是我,而不是他們自己,這兩個行為可能使我灰心喪氣。
為鼓勵你自己,用下面的一個新行為替代你的循環圈中的第3和第4步。
鼓勵總結:
覺察:在這個活動中,我了解到:我是這樣一個人,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
接納:我傾向于評判或聽別人的。我要時刻告訴自己,這沒關系,我就是這樣做的。
行為:在現實生活中帶著勇氣去做功課。我可以關注自己的進步,接受每一個人學習的節奏不一樣,尊重自己的方式。提醒自己,別人說的是關于他們自己的,而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