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十二點,接到朋友的哭訴,內容大概就是,自己有多么多么努力,卻得不到賞識、得不到回報云云,然后扯到工作上的“傻逼”老板、生活上的“花心”男友。
這樣的話我不止一次聽過,末了她說,“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
我不知道這樣的努力會感動誰,但是從前和她一樣的我,每每將自己感動的不能自已。
可是眼下我卻不為所動,靜靜說了句:“不知道。”
她覺得無趣,就掛了電話。
為什么?
在千里馬遍地開花的時代,你那日行百里的戰績炫耀給誰看?
所有人都在努力,而你卻想吃喝玩樂守株待兔,做夢去吧!
半年前有個寶媽,跟我約好一起堅持寫作,她的文筆不如我,我的結構不如她,其實說到底都很爛。
一起興致勃勃的開始,但是三分鐘熱度的我,很快就開啟了自我欺騙式的努力,她每天十點交出兩篇文章,我說我工作忙到現在才結束,她同情之余通過了我偷工減料上交的一篇文章。
時間過去三個月,只是三個月,她就寫了近三十萬字,整個文章質量有了大幅提高,開始不斷有償接稿,而我呢,寥寥數字而已。
我們的差距在于,她總是超額完成,我總有諸多借口。
有一次參加線下活動,分享嘉賓是個斜杠青年,外人眼中看到的標簽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個漢字,他卻在背后為這些標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確立目標之后,他勒令自己每天看完一本書,看完之后要立刻寫書評,除了書評每天還要另寫一篇文章,每周參加一個或讀書或分享的活動,每個雙休日都要去拜訪一個行業大牛。
分享的照片,像極了高三那年兵荒馬亂的戰場。
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叫“一小時城市圈”,這位嘉賓利用現代交通工具,從一小時城市圈到兩小時城市圈到三小時城市圈,去了解他想要的知識和內容,如饑似渴。
而他的這些努力都是在工作之余完成的。
忙?沒有時間?
對他來說,凌晨兩點下飛機,第二天早上六點起床的事情常有。
真的沒有哪種成功是靠口號喊出來的。
或許你會說,我只是想比普通人過得好一點點。
每個人對于普通的定義都是不同的吧。
朋友阿佐,大學畢業六年,也是個在家鄉千里之外漂泊的游子,至今單身,忽然想要改變自己,去另一個領域謀發展。
于是報了相關繼續教育課程,上班格外努力為的是按質按量完成工作不加班,七八點下班后直接奔赴高校上課,課程結束已經是九十點,回家,整理、看書,時間很容易就到了凌晨,為了有一副好身體去迎接理想,每天早上起來跑上5-10公里,然后再去上班。
另外,她還給自己定下“每周看兩本專業以外的書、寫兩篇文章”的任務。
面對這樣單調重復的生活,她也只是說,我只是想比普通人過的好一點點。
這只是一個普通人的努力啊。
有個比我還要小白的寫作愛好者十分糾結的問我,她說,她很喜歡寫東西可是又覺得很難,寫不好,怎么辦?
我們有個小小的寫作圈,大家默認的是,還沒有動筆寫,就不要說難,還沒有寫到五十萬字,就別開口說喜歡。
我不知道每個人對于努力的定義是否一樣。
但如果你覺得,
“放棄了幾次逛街看電影聊天的機會,坐在案邊發呆幾小時”就是努力;
“上班時間聊化妝品聊伴侶聊吃飯,臨到下班才開始拼命加班完成基本工作”就是努力;
“晚上十一點捧起書,第一件事卻是拍照發朋友圈,刷完微信刷微博,零點過后又忙著追新劇,等到凌晨兩點,再合上書,滿意的告訴自己:我沒有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但我見過凌晨兩點的北京!”就是努力。
那么我真的要告訴你,別再抱怨老天爺了,老天有眼,只是不想看你!
當你忙著感嘆懷才不遇、抱怨社會不公平、蒼天無眼的時候,那些比你優秀的人正忙著努力上位呢!
與其如此,不如把感動自己的時間拿出來。
關掉手機電腦,實打實的寫字看書,社會挺忙的,先達到普通人的標準再去抱怨社會吧。
筆耕不綴,才有功不唐捐。
別再說你努力了,我們真的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