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9.30
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感慨良多。
9.30 是個界限,每年公司的夏令時到9.30結束,節后上班的午休時間就會減少半個小時。
9.30是個紀念日:對親歷過2008年聯通電信9.30割接的人來說,那晚的激動之情,那種無法用文字形容的震撼和神圣的感覺,一直記憶猶新。
9.30的記憶還有三哥的婚禮、三哥的忌日。
三哥,我幼時的玩伴,幼兒園同學、小學同學、初中同學。
三嫂,初中同學,三哥的老婆。
伍林,三嫂的再婚老公,他,才是我今天這篇文字的主人公。
2001.9.30 三哥三嫂的婚禮,我和幾個同學,既是三哥這邊的婆家人,去接新娘,又是三嫂的娘家人,伴娘,這種雙重身份,足以說明我們的深情厚誼了吧。
婚后的三哥三嫂生活安樂,算不上大富大貴,也是衣食無憂。轉年夏天,兒子海海出生,一家三口也是其樂融融。
三哥1米84的身高,戴付金絲眼鏡,文質彬彬;三嫂1米66的微胖身材,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倆人緣于一次學校的卡拉OK比賽的排練,倆人都屬于我們班的麥霸級人物,喜歡聽他倆對唱的《愛情故事》,堪比原唱。
2011.9.30? 正在外面巡廳,接到同學的電話,快來醫院吧,三哥不行了。
春節聚會,發現三哥臉色不好,胸口疼,大家勸他去醫院看看,不到正月十五,三嫂說,確診了,小細胞肺癌。
意料之中,三哥的父親死于小細胞肺癌,這是一種遺傳率很高的癌癥。
我們趕到醫院,三哥已至彌留之際,三嫂喊他,你看看吧,你想的這些人,他們都來了,三哥睜開了眼睛,看著我們說,放心不下三嫂,放心不下海海,放心不下媽媽,我們說,你放心,有我們。
三哥的稱謂源于6個男生拜把子,按歲數排,所以叫他三哥,這么多年一直叫習慣了。
他們6個男生的兄弟情誼,令我感動。三哥確診后要進行化療,是一種紅色的液體,據說是化療里最厲害的藥,掉發是肯定的,那幾個男生陪著三哥去理發,回來的時候,變成了6個和尚。
三哥住院的時候,他們兄弟5人排班,每天一個人去醫院陪伴三哥,剩下兩天誰有空誰去,在醫院上班的同學后來說,經常是他們幾個人同時都去了,逼的護士往外轟人,哪個病號也沒見過這么多家屬天天去的。
三哥在我們的陪伴下靜靜的走了,始終他的眼睛合不上,那一年,他35歲,那一天,是他和三嫂結婚10周年的紀念日。
太特么的虐心了。
欲哭無淚。
我這一直拉著三嫂的手,陪著她,她就在床邊看著他,無聲無息,過了好一會,三嫂說,我也想救你,可是我辦不到啊!
像是對三哥說,像是自言自語,像是對我們大家說!
辦完了三哥的后事,我們幾個女生偶爾會去看看三嫂和孩子,那幾個男生,比我們去的還勤,仿佛三哥還在的時候。
一晃兩年過去,我們已經漸漸形成了默契和習慣,每年的春節初四、端午、中秋、固定要去三嫂家聚會,每次都是在家玩,然后出去吃或是叫外賣。
2013年的春節,我們再聚,家里多了一個客人,伍林。
我們習慣性的稱她為三嫂,我們如往常一樣的嬉笑打鬧,無視著伍林的存在。因為,我們知道,伍林早晚有一天會替代三哥,成為這個家里的男主人。
到了晚上,玩了一天的我們忽然發現,伍林,已經反客為主,儼然一個主人在招待我們。這個發現,令我們感到尷尬。從此,我們所有的聚會,伍林都沒有缺席,我們,也沒有再吃過一次外賣。
春節,伍林會提前做好年飯,4大碟6大碗
端午,伍林會包粽子,炒小龍蝦
中秋,一定是自制的羊肉串燒烤
這個男人,漸漸融入了我們的圈子這個男人,漸漸和那幾個男生稱兄道弟
我們女生曾經背地里說那幾個男生是叛徒,幾頓飯而已就把三哥給拋棄了
男生說,你們不懂
今天,2017.9.30
在微信群里,又有女生說男生是叛徒,四哥忍無可忍的給我們講了幾個故事:
三哥去世后,三嫂認識了伍林,把他介紹給了他們幾個哥們,他們本來也是排斥的,是伍林的做法打動了他們
伍林對三嫂說:三哥的媽媽一個70多歲的失獨老人,接過來我們一起生活吧,老人想孫子,一起生活可以每天看到孫子,多做一口飯的事,我來照顧!
伍林對三嫂說:不要孩子了,把海海帶大,當自己兒子來帶,該疼疼,該管管,該打打,海海提到伍林時,總是說我爸怎么怎么樣,我爸怎么怎么樣,足以說明他們的父子情深
伍林對三嫂說:三哥的照片可以擺在家里,畢竟是海海的父親,不能讓孩子忘了父親的模樣
伍林對三嫂說:海海太小,不適合到陵園那種地方,所以每年的清明節,都是伍林陪著三嫂去給三哥掃墓,伍林會捧著三哥的骨灰盒祭奠
我們忽然理解了
伍林沒有三哥般高大偉岸的身軀,他用行動告訴我們什么叫男人,什么叫擔當
現如今,再婚的家庭比比皆是,能如伍林這般的男人,天下少有
聊到這里,我們做了個決定,今后,不再稱呼菁菁為三嫂
我們才發現,不知何時,伍林已被拉進了我們的微信群
我們說,不再當著伍林的面稱呼菁菁為三嫂時,這個傻小子如平時般的憨笑說,叫什么都行,反正現在是我媳婦兒!
三嫂是不幸的,菁菁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