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任何一件事情再小做起來了就值得開心,即便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在前方等著,認準了就要跟自己死磕,不斷向前。任何大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都來自一點一滴的踏實積累!
繼續讀后感:主要還是關于國家的基本面分析。
一、財務報表是基本面分析的核心,而政策決定財務報表的樣子,這里主要包含兩方面的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就是一個國家怎么花錢的決策,即如何支出;而一個國家的收入從哪里來?GDP!國家會從每年的GDP中按比例收取一部分作為稅收收入,所以GDP就是一個不斷可以領錢的引擎,是看一個國家的財務狀況的主要指標。以美國為例,其財政政策由國會制定,主要包括社會福利、軍事、醫療服務、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如果其支出大于收入,就會出現財政赤字;反之,就是財政盈余。赤字意味著資金缺口,而盈余意味著國庫越來越富足。因此當我們對一個國家的基本面進行分析時,首要分析的指標就是其國家債務與GDP的比例。當這個比例過高時我們就要警惕其償還能力,小心該國家以主權擔保發行的各類債券。在分析時還需要注意不要太具體,要抓大放小;還有,所有的財務數據都需要與GDP相比才有意義,獨立出來是沒有比較價值的。
貨幣政策則是另一個重要因素。貨幣政策最常見的就是調息,最近美聯儲嚷嚷加息就屬于應用了貨幣政策。在美國,貨幣政策主要由美聯儲制定,它是一個很獨立的機構,國會和總統都管不了。貨幣政策直接影響著貨幣的供需量,而美元作為國際性貨幣,在國際儲備貨幣中占比超過60%,它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整個世界的經濟情況,是股市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之一。
二、現金流與你如何明確自己的立場有關,而與世界上其他人眼中各種或好或壞的消息無關。
有句話叫慈不帶兵,義不行賈。對于一個投資者來說,要學會從金融的視角去看待市場,在任何時候,抓住潛在的獲利機會。舉個例子:墨西哥鉆油平臺出現重大事故,我們可以有兩個反應:1.你可以感到沮喪然后希望事情趕快好轉;2.你可以轉變你的立場以回避問題甚至是從中獲利。顯然,第二種才是一個投資者應該有的立場,其實讀到這里突然明白為什么大家說金融的本質是貪婪,這就是立場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