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年紀很小的時候,對于有錢的概念,完全來自于中國炫富第一人——郭敬明。
在那個花五塊錢吃碗拉面都是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奢侈的年紀,我唯一的愛好就是存上半個月的早餐錢去買一本帶著塑封的《最小說》,如饑似渴地食用我的精神食糧。
那本定價不過二三十塊的最小說在年幼的我的眼里總是顯得尊貴無比,郭小四筆下那些印滿Gucci LOGO的皮帶、PRADA的小熊鑰匙扣、愛馬仕的毛毯、D&G的垃圾桶等奢侈品,都曾一度讓我愚蠢的心智迷失。
從那時候開始到后來的很多年里,我心里有錢有品高級人形象的投射就是郭敬明本明。
雖然現在看來,郭敬明的資產遠比不上那些半年融資以年上市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創始人,但和裝B四佬的不諳世事比起來,他的簡單純粹在這個虛偽的時代卻顯得格外真實。
他從不掩飾自己對金錢的熱愛,早在2009年,他就用一種氣不死你算我輸的文風在最小說專欄里寫下:“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一個幾乎不用筆寫字的人,要買一個四位數的愛馬仕筆記本。”這種話了。
我還記得,小時代里有一個情節是,林蕭不小心打碎了宮洺的杯子,然后自己斥巨款去買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杯子,價格好像是2000+。
在年輕的郭敬明的筆下,所有的金錢都是赤裸裸的,所有奢侈品都是需要濃墨重彩去描寫的。
只是那個時候他還太年輕,所有的炫耀都是輕飄飄的。
很多年后的最近我看了一部紀錄片,一部講述了居住在倫敦的富豪過著怎樣奢靡無度生活的記錄片,我想起了單純的敬明。
那個還停留在社會主義炫富階段并自得其樂的男孩,他不知道資本主義的富人們早已甩開他在一條限量都是屁高定才是王道的奢侈道路上狂奔了。
《億萬富翁的饕餮盛宴》
這是一部一看名字就可以聞見片子里濃濃的錢的味道的影片,剛開始的解說詞就為影片奠定了普通人看看就好千萬不要上心的基調。
之所以寫它,是想以此片向我曾經的愛豆郭敬明致敬,希望他能盡早提升自己的審美與品位層次,向資本主義富人看齊,不要再停留在低級炫耀層面了。
從片名可以看出來,這是一部主要講食物的紀錄片,取材于全世界億萬富翁最多的城市倫敦。
“當普通人去超市選購食材的時候,富人們靠米其林指南吃飯。”
俗話說得好,有錢人買東西,不選最好的,只選最貴的。
而有錢人吃東西也一樣,不一定是最好吃的,但一定是最奢華的。
沒有任何味道的可食用金銀、300磅一杯的咖啡、24000磅1.8公斤的白鰉魚子醬對于倫敦的新權貴們來說都是普通的食物。
而他們更在意的,其實是食物背后的故事和食物本身的稀有性。
因為倫敦富豪們對超高品質的需求,新的奢侈食物供應產業應運而生,要想服務好這些全世界最挑剔的顧客,供應商們必須使出渾身解數來尋找最好和更好的產品。
而這些“最好”背后的價格,都是用來突破我們被貧窮限制的想象力極限的。
第一個出現的供應商,是專業向富豪賣魚子醬25年的勞拉·金,在她的魚子醬品鑒會上,前來品嘗的新客戶們非常直接的表達了他們對于奢侈消費的理解。
丹尼爾是一家私人飛機供餐公司的老板,除了提供高昂的飛機餐食以外,他們還提供一切飛機上所需的物品和一切獵奇的需求。
當然,客戶需要為這一切支付高額的服務費,比如說高達1000磅的外送費。
這讓點個餓了么外賣之前都要去領一下滿減紅包的我在屏幕前緬懷起了自己的人生。
好難過,需要郭敬明給我買個包包才能好起來。
Palyboy bar收藏有全世界最稀有高級的烈酒,這里的每一瓶酒背后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故事,其中最稀有的是一瓶1788年的白蘭地,每杯售價5000磅。
而且這杯酒,還不是有錢就能喝到的,還需要考察顧客自身的身家背景,一定得夠格才能喝得上。
俄羅斯地產大亨洛吉諾夫決定付這5000磅來喝一口,以慶祝他即將出生的孩子。
在酒保的期待眼神下,他先是小心翼翼品嘗了一小口這“酒杯中的交響樂”。
或許從他的表情上我們能看出這昂貴的一杯酒和他們的伏特加也沒什么區別。
而后這位俄羅斯大漢,還是選擇了一口蒙來麻痹自己胸口隱隱的痛。
新富起來的中國人為了讓自己的氣質品位更配的上賬戶里的數字,需要后天努力培養新品位。
作為奢侈食物入門的魚子醬就是必不可少需要嘗試的東西。
這位發型和長相都和郭敬明蜜汁相似的中國小哥靠比特幣發家,看起來也是一個很不差錢的樣子了,吃了一口之后非常努力的咽了下去。
和中國人追逐名貴的茶葉一樣,以咖啡續命的外國人也在追求著名貴的咖啡。
賣咖啡二人組理查德和戴夫將世界上最獨一無二最珍貴的咖啡裝進手提保險箱中前去向名媛阿曼達推銷一種一杯要價325磅的咖啡。
制作這種咖啡的咖啡豆產于蘇門答臘森林深處的野生咖啡樹上,被當地的麝香貓的采食,經過麝香貓的腸胃運動之后被排出,然后就被做成了一杯純天然不帶苦味的咖啡。
喝完連一口真香都夸不出來的咖啡是否真的值325磅,貧窮如我無法評價,但也許郭敬明喝過之后可以。
隨著奢侈食品價格一同高漲的還有富豪們越來越刁鉆的口味和需求。
專為明星服務的私人廚師賈斯汀不斷尋找更加值錢珍貴的食材。
其中最昂貴也是最難得到的是一種叫做狗爪藤的海洋生物,它生長在陡峭的加利西亞海岸水位線以下,只有身手極其敏捷的人才能收割到它。
整個收割過程極其危險,每年都會有平均5名收割者在收割過程中喪命。
這種極具戲劇性的食材無論味道如何都是富豪們所熱愛的,因為這意味著在飯桌上又多了一項談資和可炫耀的資本。
以前很多人抨擊我們小四愛炫富,說他是缺什么才炫什么。
但是這部紀錄片告訴我們,有錢人都愛炫富,炫富不過是有錢有閑階級的日常social方式。
只有從小衣食無憂的有錢人才能不問世事保持有一顆純真的童心,才能在得到某些東西的時候像個天真的孩子一樣和欣喜地向朋友們分享。
很多在我們看來都很常見的事物在從小生活在宮殿里的富豪們所沒接觸過的。
比如鑲滿了鉆的蘑菇型u盤項鏈
▽
義烏小商品市場30塊錢能買一箱的圣誕樹小飾品
▽
點綴了紅寶石的麋鹿蛋撻等
▽
都是能讓天然未經世俗污染的富豪們驚嘆一聲哇哦好有創意哦。
當然相信聽過爵士樂的咸魚肉會更好吃這種鬼話也就不稀奇了。
在我們看來這些只不過是原材料更貴的一般貨色,但正如影片里的人所說的那樣,對他們來說10000磅就等于我們的5塊,有錢人想花錢純粹只是為了花錢,她們的“炫富“只是記錄日常而已。
創意和故事都是窮人用編來哄富人掏錢的,雖然有些人會嫉妒會羨慕,會有悲天憫人的仇富心里。
但也不能否認,正是富豪們那些一擲千金只為開心的物欲,給了經濟市場活力和許多人謀生的能力。
所以我看完倒不覺得這是一部拉仇恨的紀錄片,反而覺得非常積極非常正能量。
普通人既能在富豪身上賺到養家糊口的錢,也能看著富豪們吃一些看起來并不好吃的東西取樂,這簡直就是社會主義資本夢啊!
希望郭敬明能早一點看到這部紀錄片,學習一下正確且令人信服的生活和炫富方式,早日炫出社會主義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