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走出圖書館,太陽暖融融的照在身上,長久地呆在圖書館過于溫潤的光線里,剛一接觸耀眼的陽光眼睛被刺得睜不開,溫度一點點在身上融化開來。春天的校園格外美麗,每個角落都充滿了花紅柳綠的詩意,到了雙休總有人來游玩。
臺階前一個七八歲模樣的小女孩,扎著馬尾,披了件粉紅色的薄紗衣,張開雙臂向前奔跑,風兒吹鼓了紗衣,小女孩上下煽動著胳膊,紗衣軟軟地飄著,她像一只飛舞的粉蝶,她高聲歡呼著,肆意地笑著,歡快的腳步咚咚地響著。
看著她快樂的樣子,我幾乎要停下步伐,心頭愣愣地發怔,她真開心??!我有多久沒有這樣無牽掛的笑過了,那種因為發自內心的快樂而笑。記不起來了,其實隨時都笑得出來,見到人打招呼時笑一笑,同學講了個并不好笑的事情迎合著笑一笑,有些無聊的時候自己對著鏡子笑一笑,照相的時候咧嘴笑一笑……可就是沒有一個是像披著紗衣在風中奔跑的笑。
按照當下的說話,小孩子的笑點低,越小的孩子笑點越低。大人猛地靠近那小小的嬰孩,那孩子便笑得連氣也喘不過來,佯裝追不上那小胳膊小腿的孩子,他就開懷地笑個不停。宿舍聊起小時候的趣事,發現大多數女孩都玩過同樣的把戲,夏天把薄薄的床單或者蚊帳披在身上,端著架,仿佛自己穿著古代的衣裙;抑或把它疊成長長的一條繞在胳膊上,假裝是條披帛;偷偷地涂上媽媽的口紅,抹上指甲油;自己分飾兩角模仿電視里的橋段。相同的年齡在不同的地方做著大相徑庭的事情,得到的是同樣的快樂。
小的時候很容易滿足,所以總是很快樂,不知煩惱是何物。也許就是同桌給自己分了塊糖,也許就是作業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也許就是有了一點零錢可以買零食,也許就是課堂上做了小動作沒被老師發現,也許就是毫無理由的快樂。
可是后來呢?好像越來越不容易得到快樂了,作業一張又一張,考試一次接著一次,要知道很多長大后的規矩,要給自己定很多目標,去追求那些總也沒有盡頭的追求,有了日益增加的憂慮和欲望,它們像雪球越滾越大。不能松手,因為我們在山坡上,一旦松手連人帶球都要滾下來。
生活是未知的,可欲望卻是清晰的,惟其清晰,因此總不滿足。小時候吃到一個冰棒就很滿足了,長大后羨慕別人的哈根達斯;小時候有件花裙子很滿足,長大后想著什么時候能穿上大牌子;小時候偷偷地涂個口紅激動半天,長大后苦惱自己買不起阿瑪尼。我們的眼神追逐著那些五光十色的名品,活在得不到的痛苦之中,就是因為欲望太多了啊。
孩子為什么那么容易開心,因為他們什么都不想,那突如其來的一逗在他們的預料之外,這是意外之喜呀。而長大后知道的越多,想要的越多,得到的不在自己廣大的預期里,自然就會失望,哪還有得來之喜呢?
有了欲望就一定會不快樂嗎?不,這要看自己的心。每一個得到都是為了更好地得到,每一個得到都滿足了自己此刻的需求,盡管不合理想。路邊的冰淇淋沒有哈根達斯的好吃,但在那一刻滿足了食欲;雜牌子的口紅沒有阿瑪尼的靚麗,但在那一刻足以讓人光彩照人;小牌子的衣服做工不那么高檔,但在那一刻還是打扮了儀表。無論如何,它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這難道不值得開心嗎?
況且,在需求之外,大千世界還有那么多值得欣喜的事情。
春天柳條上的細葉多么讓人欣喜,情侶間的嬉鬧多么讓人欣喜,書架上有自己喜歡的書多么讓人欣喜,沐浴在溫暖的陽光里聽著節目多么讓人欣喜。用心去感應,處處皆欣喜!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隨時披上紅紗衣,做那只飛舞的粉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