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氣溫很低,接近零度。我穿著羽絨服坐在教室里,身上還是覺得冷。我把脖子縮進衣領里,盼著快點下課,好早一點吹空調。每晚睡前都要把電暖氣打開,我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怕冷了。
下課后,我經(jīng)過二年級教室,教室里有個小朋友穿著短袖在那里打鬧。天吶,這個季節(jié)穿得這么單薄,難道是戰(zhàn)斗民族嗎?穿短袖的小家伙,不是我們大漢民族的,是穆斯林呀。這個孩子是青海人,撒拉族,應該是回民的一支吧。大西北的風和水,真的厲害,能讓一個人這么有血性。草原民族就是厲害,這么冷的天,穿短袖都不怕,真是一個強悍的民族。哪像我家的小寶呀,待在火爐屋子里還要穿羽絨服,真的就像《狼圖騰》里寫到的那樣,游牧文化培養(yǎng)狼,農(nóng)耕文明培養(yǎng)羊。而縱觀這個世界,只有狼,才能搶得地盤,獲得生存的能力。現(xiàn)在很多家庭,為了避免羊孩,都在下狠力氣培養(yǎng)狼孩。有條件的家庭,把孩子帶到大西北去生活幾年,讓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更強健些。
草原民族,在冷兵器時代,一定是不怕打仗的。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都能頑強生存,那匈奴人是怎么被大漢軍隊打敗的呢。霍去病和李廣,也不是江南書生吧。當年的漢軍,也是食肉的民族吧。不然怎么多付得了那么勇猛的匈奴呢。中原和游牧民族,一直在不停地爭奪草原,雙方的實力此消彼長,因為西北有虎視眈眈的游牧民族,中原地區(qū)一直有外患,才會不斷進步,中華文明也在一直進步的。
想到這里,我得想辦法塑造兒子的品性呀,從今天開始,要多吃牛肉羊肉,多培養(yǎng)孩子的血性,不能培養(yǎng)一直乖乖羊,要培養(yǎng)一只勇敢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