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翻開歷史,尋找那令人禁不住淚流滿面的故事

讀好書,好讀書


以前讀書就是純粹讀一讀,打發時間,有種水過鴨背的感覺。后來讀書是為了排憂解悶。現在讀書想要分享,想和更多的人讀書。讀書的重要性不是一天兩天能說清楚的,讀書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你有多久沒讀過一本書了?不要再把忙當成借口,只要想讀書,總會有時間,總會擠出時間。也許你會覺得讀書沒什么用,不要小看讀書,更不要心急,讀書是漫長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

也許讀一兩天書看不出什么變化,但是長期讀書,會讓你變得不一樣。你的學識,你的修養,你的氣質,你的氣度會因為讀書,變得不一樣。成為更好的自己,從今天開始,讓我陪你一起讀書。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會和你一起讀《島》這本書,我的體會也許會和你不一樣,但是沒關系。我們共讀、共思、共賞。期待和你讀好書。

《島》是英國作家維多利亞·西斯洛普的長篇處女座。這本書講述的是麻風病人的故事。說到這也給大家推薦另一本書《我不知道該說什么,關于死亡還是愛情》,那是來自切爾諾貝利的聲音,講的是飽受核輻射災難的人們的痛苦故事。

今天讀《島》的是第一部分(1-43頁)。讀之前請思考兩個問題。

1.你有認真了解過自己的家族史嗎?

2.你覺得真正的痛苦來源于什么地方?

啊麗克西斯,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在博物館工作,有一個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男友。看似一切美好的背后,其實有著一顆孤獨的心。

日復一日在博物館工作,使她對考古學科的興趣一天天消退。更讓她煩惱的是和男友埃德在相處上面臨的困境。正如書中所說“他們的關系在大學這樣的象牙塔里綻放盛開,可一到了外面的大世界里卻枯萎了。三年來,這戀情有如從溫室里剪下的枝條,無法在路邊花壇里存活。”

啊麗克西斯和埃德的話越來越少,他們的相處有時候對她來說是煎熬。埃德在律師事務所有一份終身穩定的工作,一切按部就班,歲月仿佛為他鋪就了一條完美的晉升路線,一切井井有條。這和啊麗克西斯的散漫生活態度是背道而馳的,他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不合拍。

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當感到當下的生活讓人喘不過氣,我們會選擇逃離,而我們逃離的方式往往就是旅行。

啊麗克西斯也一樣,但又不一樣。她的逃離與其說是旅行,不如說是探尋。她在旅行的過程中探尋母親從未提及的過去。她去到母親曾經生活的地方,她帶著母親的信找到母親的朋友佛提妮。

佛提妮見到好友的女兒很興奮。有些人有生之年本就是難得一見,好不容易見到,自會勾起很多回憶。佛提妮把啊麗克西斯帶到好友索菲婭生活過的地方,她花了一兩天的時間把索菲婭過去的事一一告知。她告訴啊麗克西斯外婆一家的一切,小到童年瑣事,大到克里特島的歷史。讓她自己去到那個曾經讓人傷心絕望的島。

當這兩個女人一起沿著海岸邊的小路漫步,當她們坐在餐桌上,她們聊的越來越多。阻隔著這兩個女人半個世紀的鴻溝仿佛消失了。佛提妮把佩特基斯一家的往事一件一件談開。在重述過去時,她感覺自己年輕了許多,仿佛回到了過去。而啊麗克西斯覺得自己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睿智了。她坐著租來的車,游走在當地的小鎮和村莊,想象著家族里的人曾經在這生活的場景。

啊麗克西斯去了那個島,那個生活過麻風病人的島,那個曾住著曾外婆的島。她在那個道上看到遺留下的生活的痕跡,她看到了即便在那種情況下,還能認真生活的人活出的希望。如果只是等死,哪還有人會用鍋碗瓢盆。如果只是等死,哪還來的商店交易。

在絕望處衍生出來的希望,很可貴,一不小心就會破碎。

生活在島上的麻風病人,被隔離在這,有的人死了,有的人也曾堅強的活著。

在這里缺水,缺一切生活用品。在這里所有缺少的物質,遠沒有來自精神的缺失更讓人害怕。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被舍棄,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放棄。

啊麗克西斯來到這個島,故事沒有結束,只是剛剛開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