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了,不能免俗地要寫一下個人總結。2016 年比起前幾年,于我是收獲和成長甚少的一年,說難聽點是遲步不前的一年。當代的年輕人看得到更廣闊天地的燈紅酒綠,愈加不滿足自我現狀,厭惡當前的自己,最大的愿望莫過于『改變』。我也未能幸免。
工作
工作上,這年部門里應屆進來的小伙伴們大部分陸陸續續跳槽了,也是到這樣一個節點了。我沒走,不過調到另一個組,負責此前未接觸過的新模塊,工作的內容明顯不同。不止是內容,工作量和強度也加大,氛圍則更為壓抑,加班時間也遠超以前。剛開始吃不消,也踩了不少坑,整天灰頭土臉。在新的組接觸和熟悉了新的業務。實話說,新的工作內容帶給我的鍛煉更大,更綜合全面,除了技術之外,還有溝通和協調等方面,有時需要牽頭組織其他幾個組的同事一起解決問題。可我對當前的工作還是有憂慮。
作為一個技術原教旨主義者(和個人自身技術水平高低無關),我始終認為一個軟件工程師最核心的技能還是他的技術水平。我的關注點立足于個人的競爭力,個人競爭力于我直接是技術水平。我發現在新的工作領域技術方面的提升很有限,更多的是業務方面的熟悉。業務部分太狹隘(也不感興趣),遷移性很小,我認為對個人競爭力幫助有限。技術水平提升有限的主因是我個人的學習能力障礙,這點必須承認,可環境同樣重要。強業務弱技術的工作內容某種程度上壓抑了我的技術發展。另一點不好的地方是沒有足夠分量的小伙伴切磋交流,比我資歷深的厲害點的前輩們都跑了,只剩我和幾個比我更小的小朋友在扛著,更覺沒意思。
生活
作為一個死宅,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一成不變,離現充越來越遠。沒有新認識的朋友(20~30 歲這個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你居然整整一年沒有和新的人建立聯系,多浪費啊!這對于有些人是不可想象的,不過本來常聯系的就沒幾個人)。2016 年還是胡亂地讀了幾本書,從德魯克到馬奇,從積極心理學到行動科學等等,都是好書,都讀得囫圇吞棗(慚愧),印象比較深并精讀做了詳細筆記的是心流理論之父 Csikszentmihalyi 的《創造力》。以前看完書影沒有在豆瓣上標記的習慣,年底了發現不好回顧,以后注意這點。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次數也明顯增多了,漸漸成為一種習慣,可能今年好電影比較多吧。悲哀地發現現在要在電腦前靜靜地從頭到尾看完一部電影或劇集越來越困難了,中途太容易切換注意力。其他方面呢?其他基本上是空白,生活貧乏單調得如此可怕(也想去看親吻鯊魚的大海啊)。
成長
個人成長方面,如此前所述是收獲甚少。從年頭到年尾立下了許多目標,到頭來目標變成 flag,啪啪地抽打自己的臉。無法專注于特定某個或大或小的目標,容易分心,一分心就是回不去的中斷。我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 ADHD 患者,當然,ADHD 不能是不作為的借口。另一方面是目標太多。目標也是一個個『自私』的 meme,相互之間爭奪宿主的認知資源,造成認知主體的行動癱瘓。目標和欲望太多,可見對現狀的不滿有多強烈。
那該怎么辦?這一年來也沒少胡思亂想,跌跌撞撞,后面注意到了清風老師總結出的『動機與容器』概念。內在動機是核心和根本,可于我需要長期的注力和凝練,非一時半會能達成。想在短期內改善糟糕的狀況,須轉向關注容器。容器是注意力所關聯的宏觀和微觀環境或工具等。我提煉了一條適用于我個人的『反常識』:單憑自我努力無法成長和改變,必須讓外界環境或工具作用自身。自我實現的努力,無論打了多少雞血灌了多少雞湯,都很難獲得實質可持續的進展。索性斷定自己的意志力為零,以此為下一步行動的前提。思路從自身要怎么用力,轉變為要為自己選擇什么樣的環境和工具。一條殘酷的真理是,很多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并不是他們特別努力,而是早早就浸沒在極優質的容器中。這又是安替老師說的『躺著也進步』理論:身處一個優秀而成長迅速的團隊之中,你不用付出額外的努力,每天按時上下班,幾年后自然而然地和外面的同齡人拉開明顯差距。察覺并不意味著開始,何況『知行合一』又存在黑洞般的陷阱。
家人
雖說是個人總結,覺得還是要花點筆墨介紹家人,以免顯得太自私。L哥經歷了人生第一次離職,之后頹喪了兩個多月,期間沒少幫他做心理輔導,還幫找心理咨詢,后面他還是走了出來,開始一份新的工作。LDLM 過得挺自在,以前很少出門的他們這一年去了三四個地方旅游,國慶節放假還在外面玩,讓我們回不了家。看著他們如此瀟灑自在,心理還是挺欣慰的,孩子長大了就撒手不管他們死活,只顧自己玩樂,多美好。還可以時不時打個電話嘲諷:『孩子,還在加班是吧,告訴你,你爸你媽現在在外面玩得可開心了,哈哈哈哈。』我呢,這一年由于自我焦慮,對他們不夠熱情關心,這點不好,自己清楚。
計劃
還是要列一下新一年的計劃:
- 換個環境前進(不好說得太直白);
- 至少結識一個新的朋友(難度不小)。
尾聲
嚴肅地講,年度總結直接自問這一年你輸出了什么,你的作品何在就行了。這一年我的回答還是啞口無言。
2017 年,今年過完生日我都要踏上 27 歲的路程了(多可怕啊)。周圍的同齡人都忙著結婚、生子和買房,走上人生新階段,迎接新挑戰,而我還癡癡地做著中二夢,真是可憐又可笑。你的世界會好嗎?或許吧,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