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住在二樓,十年前買房時,最看好的就是送了一個大大的陽臺。
有鄰居把陽臺封起來,等于多了一個大房間,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實在很劃算。我們建議爸媽也把陽臺封起來,可老媽不同意。 ? ?搬到新房后,老爸老媽就開始按照他們的想法裝修陽臺了。
當我們再次去媽媽家時,看到陽臺已經完全變樣,靠西一側鋪上了厚厚的土,已有綠芽破土而出。原來老爸老媽從郊外一點點運來散發著原野氣息的泥土,在陽臺上鋪了厚厚一層——一個小菜園應運而生。
老媽說,住樓房太不接地氣,人無論如何都不能離開土地。 ? ?人勤地不懶,土地是最無私的,小小菜園里,跟隨季節變換著花樣。漸漸的,老媽開始充分利用空間,一個小小的菜園竟然變成了一個花園。里面分了幾層,上面有葡萄、絲瓜,架上有黃瓜、豆角,下面有蘿卜、青菜。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爸媽不知道從哪弄來幾口古樸的大缸,在里面栽了銀杏、蘋果等。小花園里見縫插針擺滿了盆盆罐罐,栽著各種花草,一年四季,花香怡人,果蔬不斷。
我最喜歡吃生菜蘸醬,媽媽給我電話,來吃生菜,綠色無公害。 ? ?我們跟媽媽開玩笑,你一點都不讓土地閑著,可別累壞了它們。
媽說,土地哪能閑住,你不種菜,地上就會長草。原來栽花種菜,也是對土地的一種敬畏。春末夏初,一家人圍坐在花園里小憩吃飯,感覺十分享受。
我的記憶里,身為中醫的媽媽最喜歡養花,從小到大,無論冬夏,我們家就沒有少過花。猶記在東北生活的日子,冬天萬物凋零,要在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下,把花養活,媽媽不知花費了多少心思!我們家養的花,很多還有藥用價值。小時我常嗓子疼,扁桃體發炎,媽媽就從花盆里割下植物的根莖和葉片,切碎用油煎雞蛋給我吃。慚愧的是,到現在我都不知道那種植物的學名叫什么。 ? ?從東北搬家回皖,老媽帶回了幾棵她最喜歡的植物根莖。環境相差太遠,我們都說養不活,可是沒有想到在媽媽精心侍弄下,幾棵植物不僅活得很精彩,還生出了很多小幼苗。在媽媽眼里幾乎沒有廢物,裝方便面的盒子、飲料罐子,她都改成小花盆,用來培育花苗。每次去媽媽家,我都喜歡到小花園里看看,準有新的變化。
媽說,花草土地和人一樣,你對它好,它對你也好。 ? ?家里每天都有很多病人光顧,他們看到好看的花,忍不住夸獎幾句,老媽會眉開眼笑地把她精心培養的小盆花送人。 ? ?同是住在樓房里,我買過很多花,包括一些名貴花木,可就是養不活。后來得到喜歡的花,我就把它寄養到老媽家里。
前兩天,看到那么漂亮的牡丹鮮艷欲滴,我隨手拿手機拍了幾張照片,曬到微信里,沒想竟引起很多朋友圍觀。 ? ?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疏遠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是一件多么憂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