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的訣竅

#51

雖然我是個手廢帝,但是手殘志堅,還是懷著一顆變成藝術家的夢想的。我近期列一張我想去的美術館的清單,然后一天去兩個,慢慢地把清單縮短。看美術館,雖然只用到了眼睛,但是還是非常累的。許多美好的精巧的東西擺在你面前,你的腦子會處理不過來,然后就沒有耐心去鉆研細節的美好。我的精力勉勉強強每天能消化倆個美術館的沖擊。

在以前,欣賞美術館就是為了里面陳列的展品而去的。但是,現在美術館本身的建筑設計,還有各種時間限定的特別展覽也變成了美術館美學的重要部分。中間的轉折點是在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落成,參觀者會坐電梯到最高層,然后沿著螺旋狀的步行道信步走下來,邊欣賞藝術展品。這種全新的欣賞體驗給美術館業吹進了新風。給張圖吧:


嗯,我還沒去過紐約,有機會要親眼見證一下。

我個人對美術館感興趣是因為日本東京根津美術館的景觀設計以及日本國寶曜變天目茶碗。來點圖比較形象。



嗯,廢話了很多關于美術館的事。現在進入主題:繪畫的訣竅。有一本書叫《和藝術家一樣思考》,雖然是一本繪畫啟蒙書,但是被奉為改變思維一本書,即使不畫畫也應該看看。里面的一個最最最重要的觀點就是:畫得栩栩如生的訣竅就是徹底丟掉自我意識,只是機械地復制目標物。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的人會大吃一驚,因為畫家不應該是最富創造力的群體嘛?藝術不就是生產全新的東西嘛?機械地復制怎么算得上是畫呢。

此言差矣。引用一個例子:(原文在這里

不會畫畫不是因為你手上畫不出,而是因為你眼睛看不到。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不是我們真正看到的,而是我們想看到的,對畫畫也是一樣。

比如說吧,當你想畫個熊貓,你會怎么開始?反正我就會想:熊貓么,圓頭圓腦的,黑白相間的…于是我就畫出了這么個東西…

額…這種淡淡的憂傷感是從哪兒來的…

這本書告訴你,你別老想著畫熊貓,因為“熊貓”這個概念會在你腦子里造成一個過度簡化的投影,使你不能看到眼睛所看到的。你要畫的,是物理世界真實存在的線條、形狀、色彩,不是“熊貓”這個概念。

所以我換了個方式。我這次照著嬌子香煙盒上的熊貓來畫,并且我只是在畫我所看到的線條、形狀和位置關系,我徹底忘記面前的是個熊貓……


也就是說,當我們嘗試用我們的左腦去鉆研我們的目標,帶著理性去觀察物品的時候,我們的腦子會自動加工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這就是為啥我們在畫畫的時候,手是最難畫的,因為我們的左腦在大聲呼喊:不不,我們的皮膚和骨骼怎么會扭成這個樣子。

但是用右腦思考的話,也就是畫家的思考方式就不會出現這種過度加工的情況。他們的每一筆,都是一面鏡子,忠實地反映著現實。

忠實與誠實是畫得像的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步,因為我們要戰勝內心的否定與動搖。

嗯,今天寫的比較偷懶,還引用了一段文字。我腦中還有一個“因缺憾而完美”的論點,但是覺得整理不成文字。這篇隨筆算是給一條新思路吧,在強調邏輯、數字的理性的當代社會里,如果我們丟掉那些預設的衡量標準,完全用感性的心去觸碰世界的一花一草,那么我們會看到什么樣的世界呢?

w(?Д?)w 我可能未來要認真地寫點東西,先列好提綱,一篇要花3小時的那種。給我自己加加油~每周能寫出一篇像樣的文章就好了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好報畫畫群】1、茜茜說:今天是拿起畫筆的第20天, 每天的進步都讓自己驚訝,有時候畫完一張畫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牛...
    天野丟閱讀 9,201評論 8 27
  • “傻逼你在干啥呢?我操寫小說?看不出啊你個理科男?” “起開起開壓著我芊芊玉指了啊不肖子。” “爸爸來點兒零花錢啊...
    滿目蕭然閱讀 208評論 0 0
  • 摘:當我生活在湖上時,曾有一兩次發現自己在林中來回奔跑,像一條半饑餓的獵犬,帶著一種奇怪的放縱任性的心情,尋覓某種...
    西瓜葡萄一鍋粥閱讀 316評論 0 0
  • 分享書目:《刻意練習》 提到練習,你也許想到的就是:機械,乏味,無趣。如果是帶著這幾個前綴,那么這樣...
    小魚秧閱讀 28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