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個月下班途中,在地鐵口路旁遇到一位流浪歌手。聽完一曲后,我走過去,隨手將兜里的一元硬幣扔進了那頂帽子里。但接著,后面一位保潔阿姨的舉動讓我大吃一驚。
她走到帽子跟前,慢慢蹲下身子,輕輕地將一張五毛錢的紙票放進了帽子里,并微笑著向流浪歌手點頭示意。
雖然她只給了5毛錢,但那一刻,我輸她太多。
2.
幾年前跟12歲的妹妹逛集市,她看上了一頂帽子,非要買。左挑右選之后,我把錢給了她讓她自己去付。
賣帽子的女人是50多歲的大媽,看上去為了點小生意天天輾轉多地。結果我妹妹直接一句“喂,給錢”,聽得我頓時火冒三丈。
拿了帽子,我當場就沖她急了。我告訴她:“你記住,如果你不懂得尊重別人,無論你長得多漂亮,在學校考多少分,都沒有意義。”
我相信,這件事,會在她心底存留很長時間。
這件事情并沒有結束。幾個月后,妹妹有篇命題作文,就是“尊重”,她寫到一句:“曾經以為,優秀的人才會被別人尊重,后來才明白,真正優秀的人都懂得尊重別人。”
3.
一家生意紅火的蛋糕店門前站著一位衣衫襤褸身上散發著難聞氣味的乞丐。旁邊的客人都皺眉掩鼻,露出嫌惡的神色來。伙計喊著‘一邊去,快走吧。’乞丐卻卻拿出幾張臟乎乎的小面額鈔票小聲地說:“我來買蛋糕,最小的那種。”
店老板走過來,熱情的從柜子里取出一個小而精致的蛋糕遞給乞丐,并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說:“多謝關照,歡迎再次光臨!”乞丐受寵若驚般離開,要知道他從來沒有受過如此殊榮。
店老板的孫子不解,問道:“爺爺,你為什么對乞丐如此熱情?”
店老板解釋說:“雖然他是乞丐,卻也是顧客呀。他為了吃到我們的蛋糕,不惜花去很長時間討得的一點點錢,實在是難得,我不親自為他服務怎么對得起他的這份厚愛?”
孫子又問:“既然如此,為什么要收他的錢呢?”
店老板說:“他今天是客人不是來討飯的,我們當然要尊重他。如果我不收他的錢,豈不是對他的侮辱?我們一定要記住,要尊重我們的每一個顧客,哪怕他是一個乞丐;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顧客給予的。”小孩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這個店老板就是日本大企業家堤義明的爺爺。堤義明坦言,當年爺爺對乞丐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里,后來曾多次在會上講到這個故事,要求員工像他爺爺那樣尊重每一個顧客。
4.
今年的五一,一位叫做“Judy”的空姐,在微博上講了一件關于劉詩詩的趣事。
因為是空姐,在飛機上服務,Judy常會遇見各種大咖和明星。但這些大咖和明星都沒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前幾天,她遇見了劉詩詩。
那一天,劉詩詩坐的頭等艙。飛機落地后,Judy去整理頭等艙時,赫然發現:劉詩詩座位上的被子竟然疊得整整齊齊。Judy一下就被電到了:“以前頭等艙的客人,都是把被子團成一團,扔在腳底下就走了,沒想到詩詩竟會疊放整齊,我好感動。”
坐頭等艙的人,一般都是很有身份的人,但是你看,疊被子的人卻這般少,偶爾有一個,空姐就會感動半天。
5.
成龍大哥在一期節目中,被主持人撒貝寧問到“節儉”的事情,撒貝寧打趣到:“據說有一次您節儉到上廁所只用一張手紙。”
成龍回復到:“這件事,其實被大家傳壞了。那次其實是小便,你知道男人小便會在馬桶圈上遺留一些,那張手紙是用來擦馬桶圈的,因為不這樣的話,女生會很不方便。”
說完,全體鼓掌。
6.
我平時工作,會遇上很多不同的客戶。有天需要總結一些好的案例,我就把客戶做了分類,然后交與同事。
服務項目相同,價格一樣,但是還是很容易被區分出哪家做得好,哪家做得不好。我發現在第一層的客戶,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與我的交流中,一直個給與我尊重。
他們從不會因為所謂“客戶是上帝”,而對我百般苛刻,不會因為自己是交錢的一方,就認為自己可以盛氣凌人。
可能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合作能一直很好地持續,他們的企業在賺更多的錢。
7.
我有一個新同事,能力很強,很受老板器重。可大家并不喜歡這個人,就因為一次外賣的事兒。那天在下大雨,公司大樓的電梯一如既往的慢,三個電梯還壞了一個。
同事的午餐外賣,已經超時一個小時了,還沒有送過來。可能因此心情很不好,便多次打電話催單。可是快遞小哥一時半會兒還是來不了。
雖然我們都覺得,小哥應該提前打個電話說一下的,如果實在送不來,同事餓了就先下樓去吃,這件事兒確實小哥做的欠妥。
可是沒想到同事氣急敗壞地當場就投訴了。要知道這輕而易舉地點擊一下“投訴”按鈕,外賣小哥就要被罰款1000塊錢啊。
這就做的太過了。后來再看她,身上的那些光環,頓時暗淡了許多。
我們常聽一個人說:“這個人真沒文化。”文化到底是什么,我想可以用作家梁曉聲的四句概括:“
所謂文化,
就是植根于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而尊重別人,是修養,是自覺,也是約束,更是善良。別人尊重你,不是你很優秀,而是因為別人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