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雖名為《嬌娜》,不過涉及嬌娜的內(nèi)容并不多,卻詳盡的描寫了男主人公孔雪笠的好色。
這里說的好色是指審美,并不是現(xiàn)在“好色”這個詞的本意,“好色”本是件美好的事情,不知道為什么一直用為“淫”的意思。蒲松齡深同此理,用《聊齋》中長度異常罕見的巨大篇幅,勾畫了一個關于好色的史詩篇章。篇末更是使用了一個膩友的概念總結其對美好事物的向往。異史氏曰:“余于孔生,不羨其得艷妻,而羨其得膩友也……‘色授魂與’,尤勝于‘顛倒衣裳’矣。”
主人公書生孔雪笠為“圣裔”,也就是孔子后人,并且寬厚有涵養(yǎng)。孔雪笠多半是虛構人物,其人歷史上并沒有任何記載。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孔圣人作為神一樣的圣潔存在,蒲松齡虛構一個孔子后人,描寫其愛好顏色,不是沒有有道理的。更有意思的是,孔子曾經(jīng)曰過:吾未聞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生雪笠因為時運不濟,滯留在浙江天臺縣,窮困潦倒,偶然結識了美少年皇莆公子,原文是這么寫的,“偶過其門,一少年出,豐采甚都。見生,趨與為禮,略致慰問,即屈降臨。生愛悅之,慨然從入。”我相信孔生此時初見少年,應該是駐足忘情呆視少年的情景,至少是多看了兩眼。雖然原文沒有這樣明確表達,但字里行間透露著一種說不清的艷羨與“曖昧”,一般人看見陌生路人都是一閃而過,孔生必是目光在少年身上停注了一會,不然少年也不會平白無故的“見生,趨與為禮”了。
請不要誤會,孔生并不是同性戀,少年也不是。是孔生好色,這怎么講?孔生只是在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好的事物而已。如果路上看到一個長的特別好看的翩翩少年,不管是男是女,真的一點想多看兩眼的欲望都沒有,那基本上可以離開這個世界了。而且原文開頭交代了孔生善作詩,善作詩的人內(nèi)心情感豐富,對美好事物較常人也更加敏感。
文中對孔生好色的描寫共有四處,此處為一色。
孔生與少年皇莆一見如故,拜孔生為師,也算是收留了孔生,兩人也成了亦師亦友的莫逆之交。皇莆家中有一個歌姬香奴,皇莆與孔生每次相約飲酒,都喚香奴來撫琴助興。香奴美啊!原文說“紅妝艷絕”,有次孔生把持不住,“酒酣氣熱,目注之。”皇莆在旁邊看到便笑了,說香奴是他父親豢養(yǎng)的歌姬,不行呀!但表示一定幫孔生謀一佳偶。孔生也比較可愛,說:“必如香奴者。”皇莆又笑了,說他少見多怪,香奴只是姿色一般的女子。
孔生看到了皇莆看不到的風景,更說明了孔生善于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此為二色。
過了半年,時值是盛夏,潮濕悶熱,孔生得了一個怪病,胸前長了一顆碗大的巨瘡,寢食俱廢,痛苦難安。
此時,嬌娜才終于出現(xiàn),而原文篇幅已經(jīng)過了三分之一。嬌娜是皇莆公子的妹妹,通醫(yī)術。少間,引妹來視生。年約十三四,嬌波流慧,細柳生姿。生望見顏色,嚬呻頓忘,精神為之一爽。這便是嬌娜的出場,而為孔生治療的過程描寫也非常的生動,充滿了香艷的奇幻色彩。“女乃斂羞容,揄長袖,就榻診視。把握之間,覺芳氣勝蘭……乃脫臂上金釧安患處,徐徐按下之……一手啟羅衿,解佩刀,刃薄于紙,把釧握刃,輕輕附根而割。紫血流溢,沾染床席,而貪近嬌姿,不惟不覺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未幾,割斷腐肉,團團然如樹上削下之癭。又呼水來,為洗割處。口吐紅丸,如彈大,著肉上,按令旋轉”。
一場精彩的外科手術寫出了云雨感,帶著滿滿的性意味是咋回事?不覺叫人面紅耳赤,心驚肉跳 ,咸濕如蒲松齡也!此為三色。
自此孔生對嬌娜朝思暮想,“而懸想容輝,苦不自已。自是廢卷癡坐,無復聊賴。”皇莆看見了又笑了笑,說已經(jīng)為孔生物色了一佳偶,也是自己的親戚。孔生聽這意思想了半天,好像說的不是嬌娜。悵然若失表示不用了,又作黯然神傷貌,吟了一句元稹的名詩,“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為什么說孔生可愛呢!這是在向自己的學生兼摯友暗示,強調(diào),甚至有一股撒嬌的意味在里面,意思是:別鬧,非嬌娜不取。
皇莆公子是聰明人,原文說,“公子最惠,過目成詠”,自然會其意。不過仍然表示,不行呀!少年皇莆是個特別會說話的人,說,“家君仰慕鴻才,常欲附為婚姻。但止一少妹,齒太稚。”說他父親也很欣賞孔生也想和孔生聯(lián)姻,就是妹妹太小了,不行呀!古人講女子十五及笄,姑娘十五歲便可以出嫁了,嬌娜雖小但也有十三四歲了。叫孔生等個一兩年也不是不可以。想必皇莆應該是愛護妹妹,嫌孔生太老了吧!所以斷然婉拒。
前面皇莆說物色了一個佳偶,也是自己的親戚。是誰呢?皇莆知道孔生好顏色,審美自然很高,找的必然也是大美女了。此女是皇莆的姨表姐松娘,已經(jīng)有十八歲了。松娘的出場也頗為不凡,“果見嬌娜偕麗人來,畫黛彎蛾,蓮鉤蹴鳳,與嬌娜相伯仲也。生大悅,請公子作伐。”這沒什么好說的了,很快就操辦了婚禮,“是夕,鼓吹闐咽,塵落漫飛,以望中仙人,忽同衾幄,遂疑廣寒宮殿,未必在云霄矣。合巹之后,甚愜心懷。”此處入洞房的描寫雖也另人心生神往,但卻遠不及嬌娜為孔生治療的場景來得驚心動魄,血脈噴張。此為四色。
皇莆家因生變故,離開浙江回了陜西老家,便與孔生分別了,臨別還送了孔生黃金百兩。孔生自己也回到老家山東,之后中進士,做了陜西延安司理,舉家赴任。松娘生了一個男嬰,名小宦。妻賢子惠,又得取了功名,人生應該圓滿了吧!但是孔生因為得罪御史行臺被罷了官,又受阻回不了老家山東,仍然暫居在延安。
有次偶然攜妻到郊外打獵,看到一個騎黑駒的美少年,孔生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又多看了兩眼,那美少年也頻頻回頭看他,孔生細看,原來正是皇莆公子。皇莆立該滾鞍下馬,兩人相認,悲喜交加。
皇莆帶孔生和松娘去了他家,婉然世家大族。不過物是人非,孔生見岳母已經(jīng)去世,嬌娜也出嫁了,非常的感傷。和松娘住了一晚就準備回去,沒想到剛好嬌娜也和丈夫吳郎來了。這里也寫得特別有意思,孔生曾仰慕嬌娜的美貌,中意于她。嬌娜作為一名女子想必也是能覺察的。多年不復相見,嬌娜偶然看到孔生,應該挺不好意思的,所以只好打了岔,開了個略帶戲謔的玩笑:抱生子掇提而弄曰:“姊姊亂吾種矣。”生拜謝曩德。笑曰:“姊夫貴矣。創(chuàng)口已合,未忘痛耶?”
后來皇莆家有一場大兇災將要降臨,求助于孔生,孔生還不知道是什么事, 他一直以來受了皇莆家不少恩惠,自然是義不容辭,當即表示愿意挺身而出。皇莆道出事情的原委,說他們家其實都不是人類,而是狐貍精,將有雷霆之劫,需要孔生以身抵擋,不然全家俱亡。不然就帶著妻小走,也不連累孔生。孔生毅然決然要與之生死與共。
劫難當日,孔生仗劍屹門,用生命保護了皇莆全家,在救下嬌娜后,撲地而亡。
最后嬌娜又用奇術令孔生起死回生,其過程也是香艷異常,還多生出了些曖昧。“自乃撮其頤,以舌度紅丸入,又接吻而呵之。紅丸隨氣入喉,格格作響。移時,醒然而蘇。”
自此兩家人親如一家,共同生活在一起。
明末大家張岱曾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癡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較之好色,我不敢武斷的說,人不好色則怎么怎么樣,但至少是無趣的,很難可愛得起來,人對美好的東西不懂得欣賞,是很悲劇的。當然,說這些都是要在色而不淫的前提下,請全篇都帶著這個前提,否則斷章取義就不好了。
你上街碰到美女多看了兩眼,女朋友一般會生氣不讓看;你上街碰到帥哥多看了兩眼,男朋友一般會反應很大,甚至說你不守婦道,大發(fā)雷霆,直接分手也有可能(反差這么大,所以男女平等基本上很難);有同性長得特別好看,你多看了兩眼,則會懷疑你是同性戀。
這種時候,一定要和對方坐下來好好談一談,說你只是在審美,是有益身心健康的,看,一定要看,一起看。如果他/她不理解,無法明白,那是他/她的損失,不是你的。
最后,舉一個大家都知道也不新鮮的例子,《水滸傳》中的武大郎與王矮虎,兩人都生得是五短身材,其貌不揚,卻有截然不同的境遇。為什么呢?因為武大郎不好色,不解風情,夫妻感情是很難和睦的,才最終釀成了一出人生悲劇。而反觀王矮虎就有趣得多,王矮虎色的坦蕩,色的有水平,而且毫不遮掩,三下五除二就拿下了扈三娘,夫妻倆更是如膠似漆,恩愛有加,生前是魚水,死后亦是對活鴛鴦。
有的人說那是因為武大郎老實,其實不然。人可以老實,但不能不好色。活的毫無真氣,一潭死水永遠泛不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