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歷史簡要敘述(二)——周朝到秦朝的醫學

首先我為什么從上古一下子就跳到了周朝?夏商去哪里了?

因為夏商的醫療,可以說是巫和醫集成的最繁榮時期。而記錄這兩個時代歷史的文獻就很匱乏,而有關醫學歷史的資料就更為匱乏。

現在考古學,通過發掘古墓和遺跡,也只是發掘出砭針、砭鐮等等這些原始醫療器具。發掘出的甲骨文記錄,也多數是以巫為主。特權階級,生個病,祭祀下,禱告下,占卜下是常有的事情。

可到了周朝就不一樣了。

周朝才是真正的封建社會體系。《周禮》中記載,就設置了各種醫官:

醫師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食醫中士二人.
疾醫中士八人.
瘍醫下士八人.
獸醫下士四人.

從周禮可以看到,連獸醫都設置了。以此可以推斷,在周朝,巫和醫開始走向分裂了。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對于超自然現象的解釋,還有迷信的存在。巫永遠都有存在的空間。

我會在后面敘述的中國醫學歷史,不可避免要摻雜巫術、宗教之類的東西。很多名醫都信這個,而我通過觀察和聆聽父親行醫的經歷,其實我也對一些巫術懷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我有些將信將疑,并不予評價。


到了東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氛圍是活躍的,各種學說都在討論。醫學亦不例外。誰有事沒事都會說兩句。比如《論語》里面,孔子說的一句被誤讀的話,食不厭精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有趣的是,現代人就記住了前面四個字。“食不厭精”,以次為借口大談美食,胡吃海塞。孰不知這句“成語”后面還有一系列的不食。這些“不食”解釋的是前面的“”這個字。這一系列話就是最基本的飲食衛生,用現在的話就是:養生。

直接討論醫療、疾病的《左傳》《墨子》《韓非子》《莊子》《山海經》《管子》《呂氏春秋》等等書籍都有說。

其他書籍,對于中國醫學的發展也有直接和間接的幫助。

從周朝開始,就要開始闡述中國醫學理論了。而闡述中醫理論,就不得不提《內經》也就是《黃帝內經》。早期的人認為,《內經》屬于先秦著作。可是后人人考據后對此有質疑,很多歷史名人都有提到出處,不過現代認為《內經》應該是西漢成書的。有關《內經》我將在描述漢代的章節著重敘述。


古人并不傻!逐漸排斥巫術之后,就開始思考并總結病是什么,人為何生病。且給疾病定義名字以總結病因。造字法形聲字,專門設置了病字頭“疒”的字。在《山海經》定義了疾病名,如:癭、痔、疥、癰、疽、痹、瘧等等。

比如寄生蟲這種,古人很早就發現了寄生蟲是發病的原因。并且發明了字去表達。
蠱。《說文》解釋:蠱,腹中蟲也。
比如:齲的甲骨文就更有趣了,就是牙齒上有個蟲。


齲

這種探討、分析,就是最初的病原學。

一個有趣的例子

《禮記》記載:
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
《呂氏春秋》也有同樣的記載,但略有區別:
季秋行夏令,……,民多鼽窒

大概意思就是:從夏天轉到到秋天了,多數人民群眾的鼻子會難受。

鼽念qiú。鼽嚏、鼽窒其實就是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現代人一看這種狀況就會說:你感冒了!

類似的名字還有鼽塞、鼽荼、鼽欬等等。以字開頭所造的詞組,我搜索發現,竟然多達近10個。盡管用了一些形容感覺非常難過的字,來表達患者的感受,但都指向一個意思,鼻子超級不舒服!

由病原學經過分析逐漸轉入病理學。

而這時的病理學,帶有最樸素的猜想,也帶有一些巫術的痕跡。


《周禮·天官·疾醫》:

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瘠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以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以五氣、五聲、五聲,其死生。兩之以九竊之變,參之以九藏之動。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于醫師。

提到周禮,就不得不說東漢人鄭玄,他注釋的是很好的。

五味、五谷、五藥、五氣、五聲、五色。然后就是五臟。中國醫學一個習慣,就是碰倒數字相同的,就感覺應該有關聯,于是就湊一些現象,有些牽強的湊到五臟方面。最終弄到了五行上,利用五行去分析。

五味、五谷、五藥。鄭玄是這么解釋的:五味,醯酒飴蜜姜鹽之屬。五谷 ,麻黍稷麥豆也。五藥,草木蟲石穀也。

其實,五味有其他幾種解釋,就疾醫篇下面的瘍醫篇就有說是:酸辛咸苦甘。而五谷普遍有個版本,區別在于麻和稻的選擇。

五色,即赤、白、黃、青、黑。此指反映于面部的色澤變化。因為這是人一眼就看的出來的,而且這種判斷方式,現代醫學也在使用,也是大眾能接受的基本醫學常識。人們口口相傳就會知道這些常識。

面色黃或者說蠟黃,腦子首先想到的就是:缺營養了!面色白甚至慘白,身體虛弱供血不足造成的,感冒的人多數就會這樣。面色赤紅,有些是血壓偏高的病,不過具體要分析紅在什么部位。青色,大概就是中毒類了,或者挨揍了,哈。黑就復雜多了。

不過,古代醫學是這么把五色和五臟聯系起來的:五色者:青為肝色,赤為心色,黃為脾色,白為肺色,黑為腎色也。

五聲是指呼、笑、歌、哭、呻五種聲音。古人同樣認為這個與五臟相關。肝在聲為呼,心在聲為笑,脾在聲為歌,肺在聲為哭,腎在聲為呻。

五氣解釋就復雜了。而且有些說法,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了。
在上面《周禮》的注釋版中,鄭玄注道:“五氣,五藏所出氣也。肺氣熱,心氣次之,肝氣涼,脾氣溫,腎氣寒。”

而《內經》解釋的比較多
《內經》的解釋一:臊氣、焦氣、香氣、腥氣、腐氣。這就是用鼻子聞出來的氣味,以此判斷人是得什么病。這個也是世人最能接受的說法,因為是感官提供的直接感受。
《內經》的解釋二:由得了五臟化生的情志活動,即喜、怒、憂、悲、恐。這就是深入生活的叫法。生氣了,就是怒氣!高興了,臉上帶著喜氣!或許每個中國人也能“看”的出來這些
《內經》的解釋三:五色之氣,即青氣、白氣、赤氣、黑氣、黃氣。這明顯與五色有關的,解釋的是五色怎么來的,五色當然是由五色氣來的!通過五色之氣,又把五色聯系到了五臟上面。

所謂的到底是什么氣,其概念定義就極為混亂,而且解釋起來依舊麻煩。而后面,又要闡述氣的概念,那個氣,又和這個氣又不是一個氣。而現代曾經流行的氣功的氣,又不是這個氣。因為概念混亂。也是造成中醫學習的一個麻煩之處,也是世人所詬病的一條。

氣、色、聲的說法,也深入生活中,代表了人的狀態。
假設有個人叫老張,如果他高興了,大家見面會說:

喲,老張,今天氣色不錯啊!

如果他生病了。熟悉的人會打招呼安慰下:

老張,氣色這么差,生病了?

《周禮·天官·瘍醫》:

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凡療瘍,以五毒攻之。以五氣養之,以五藥療之,以五味節之。凡藥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咸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竊。凡有瘍者,受其藥焉。

這里不但解釋了上面疾醫篇中闡述的五味、五谷、五藥如何用,又多了一個“五”,五毒。鄭玄又解釋了:止病曰療。攻,治也。五毒,五藥之有毒者。今醫方有五毒之藥,作之,合黃堥,置石膽、丹砂、雄黃、礜石、慈石其中。燒之三日三夜,其煙上著,以雞羽掃取之。以注創,惡肉破,骨則盡出。

瘍醫就是專門治外傷的醫生。五毒,就是用石膽、丹砂(汞化物)、雄黃(硫化物)、礜石、慈石五種礦物質毒燒制成的殺菌藥物。其實已經類似燒石灰的辦法來制作的。而這種礦物質外傷藥,經后來的中醫發現,用石灰為主的外傷藥更有效,逐漸以此為主。

要說起毒藥,這也是現代人經常抨擊中醫的一個點,就是有些藥檢測出有毒性啊,所以中醫好可怕啊。且不說人體對于某些毒性的承受能力有多么的強,中醫對毒藥利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外傷。

為什么設置瘍醫?是因為那個時代,周朝的文化中心,就是以河南為中心土地中央的地方,而這些地方,不像現在,植被破壞造成地面逐漸干燥并逐漸開始沙漠化。河南、陜西、山東以西以前有大面積山林,環境潮濕,細菌容易在傷口滋生。稍微有些外傷,就會傷口潰爛。五毒的作用,就是為了殺菌消毒。經過消毒后,去除爛肉,才能治療好外傷,而且還提出了創傷后身體處理。


從氣候變遷,溫度冷暖變化,人體所展示出的外部表象等等,這些外部診斷條件來分析病情后。逐漸轉入探究,人體內部的機理。

先秦哲學,有關人體內部猜想的能量,我管它叫能量范疇的東西。歸結為三個,精、氣、神。精氣神是俗語,再拿老張造個句:

今天老張的精氣神不錯啊。

其實氣應該排在前面,氣、精、神。后來道家給借了過去用了,不過這里又來了個氣,上面剛解釋完五氣,這里又來一個。那么這里的氣是什么?

這里的氣,就是天地之氣。《老子》: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管子》有進一步敘述:

“氣者身之充也”
“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

這一概念,《管子》這么敘述的:

“精也者,氣之精者也”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
“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臟以為泉原。浩然和平以為氣淵,淵之不涸,四肢乃固,泉之不竭,九竅遂通。”

在古人眼里是神秘不可測的能量
《管子》 :

“一物能化謂之神,一事能變謂之智,化不易氣,變不易智。”

可以說。當時很多著作都描述了氣精神三個概念。

古人所描述的人類的產生就是。人的產生,是天地之氣的精華的精,灌注到人身體后,產生了神,才有了人。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人疑問:你在說醫學歷史,為什么在扯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啊,精氣神什么的。

把精氣神去掉呢?是精神。精神就是西方描述的靈魂存在于人體的形式。由日本先使用這個詞來描述靈魂,被中國人所接受了。成為了笛卡爾的二元論的兩個對立核心,物質和精神。現代科學都無法解釋精神到底什么。雖然解釋不通,還是為此開設了精神科,更增加了心理學。

古人認為,人的氣精神,是和天地息息相關的。如果天地的“氣”變化了,人體也會隨著變化。如果人體的精神沒法抵擋這些天地之氣,就會生病了。

《左傳.昭公元年》

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

《左傳》提到了“六氣”針對的“六淫”,大概解釋就是,這六種氣,針對了人體的六個部位。

而《周禮》是這么敘述的:

《周禮》 載有:“天有五星,故有五行,以為寒暑,以為陰陽風雨晦明,分為四時,序為五節,淫則為災,以生寒熱少腹惑心之疾;人有四肢五藏,化為五氣,一覺一寤,吐納往來,流為榮衛,章為氣色,發為聲音,以生喜怒愛惡欲之情,過則有傷。夫天之寒暑陰陽風雨晦明,即足以傷形;而人之喜怒陰陽,運于榮衛之間,交通則和,有余不足則病。”

《周禮》同樣和左傳提到了陰陽風雨晦明,也就是六氣,對應了生喜怒愛惡欲六種情緒,然后影響人體健康。盡管提到了五行,可就是這么一說。但沒有把把五行和臟腑和疾病關聯起來。

春秋戰國這段時期的醫學理論是極為混亂的。畢竟醫學并不是一個主流思想,真正的醫生寫了書,并沒有被重視而逐漸流失。醫學的思想就夾雜在百家之言中,誰都能說一點。各種基礎的醫療知識,預防知識,藥物知識,非常散碎,并沒有形成系統。


秦國是醫生聚集最多的地方。《莊子》有記載:

秦王有病,招醫,破費潰痤者,得車一乘,所治愈下,而所得愈多。

而這個時代,有個名醫叫扁鵲,原名秦越人。可以說,學先秦歷史,必學他的歷史。記錄他的書籍,有《列子》《韓非子》《戰國策》還有《史記》。不過,時間上有差距。

(摘自百度百科)
有關扁鵲的史料中,記載扁鵲活動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如扁鵲最早給蔡桓侯治病的時間是在公元前695年;給虢太子治病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655年左右;給齊桓侯(桓公午)看病,大約在公元前385—357年之間;《戰國策》記載的扁鵲見秦武公,大約在公元前309年,這是他看的最后一個病人。如此一算,扁鵲的活動時間范圍在300多年之間,人不可能活這么大歲數。以致人們很難斷定扁鵲究竟是什么時代的人。

由此可以猜想扁鵲,應該是對于名醫的一種尊稱。而司馬遷收集資料,混淆了其他人。這個神醫扁鵲,應該有多個人。通過這些故事,可以看得出,這些叫扁鵲的人都是非常非常牛掰的醫生!

《史記》記錄扁鵲的一個名言,我已經在上一篇提過了,現在再提一次:

使圣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并,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這是多么發人深省的一些話啊。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道出了疾病和醫術,這就是一個貓抓老鼠的游戲,湯姆永遠抓不到杰瑞,醫療方式永遠都要追著疾病的屁股后面跑。就算現在依舊如此,可普通人一直都沒明白,去看醫生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

六不治理論,句句都發人深省。可以說,醫生治療病人,并不是無條件的,病人也不要以為醫生就是萬能的。

比如:輕身重財,雖然是對古代人來說,是富商階層。可這一條對于現代人來說更嚴重。辛辛苦苦的工作,積攢下錢后,反而生病了,去醫院花回去了,治的好治不好還得另說,那前面辛苦工作又有何意義呢?

而最后的不治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已證明巫和醫的分裂。

《鹖冠子》有這么一個故事,應該是另一個扁鵲:

魏文侯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侯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里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于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藝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魏文侯說:“你說的好極了。”

這個扁鵲其實說的和那個叫秦越人的扁鵲道理是類似的。

中醫,一個最大的方面,就是養生、保健。注意身體,做好預防。不要等到生病了,才去治療。

后世許多名醫都寫下類似注重養生的話,還創造養生方法、方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39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34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53評論 0 377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63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3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3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15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5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0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19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04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60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5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76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37評論 1 28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17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0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果需要原文檔(因文體限制,部分表格無法呈現)請聯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醫仲景協會整理收集 《內經選...
    陶墨閱讀 34,555評論 0 33
  • 從來沒想過 原來身邊還會有你在身邊陪伴 如果那個時候沒有那個擁抱 是不是 我們都不會有任何交際呢? 你內向...
    你走了我祝福閱讀 348評論 0 0
  • 自從從上海回來老家已經整整兩個月了,工作工作沒有著落,錢也花的差不多了,幸好是在家住在家吃,這要是在任何一個...
    任性的菇涼閱讀 17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