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琵琶廿一彈
“也好,那就不兜圈子了。就算會彈琵琶的人不在了,那一面大唐朝的古琵琶一定還在的!對此琵琶我是早有所聞,仰慕巳久矣!”
“閣下來到琵琶寺,不是為的燒香敬佛,為的是什么唐朝的古琵琶?!”
“正是,爽快!請交出來,讓我輩開開眼界吧!”
“老衲收藏的琵琶不多,僅兩三面而巳,施主想要看的是這一面琵琶?”老和尚指著手中的琵琶,問龜山一郎。
龜山一郎微微一笑,搖搖頭,他取過老和尚的琵琶:“琵琶長老,您真會開玩笑,在下想看的唐代的琵琶,是螺鈿五弦琵琶,您這面琵琶是現在人做的清水漆四弦琵琶,你就不要逗我玩了。不過,這面琵琶也不錯,可稱上品,紫檀木,是存放多年的老料子,做工刮刮叫;但它不是古物,充其量也只有二、三十年的時間吧!怎能和大唐的古琵琶相提并論喲!”
琵琶方丈:“識貨。這面琵琶乃老衲所制,粗手笨腳,見笑了!”
龜山一郎:“佩服!佩服!老方丈乃真神仙也!能親手制作如此琵琶,可謂巧奪天工。不過唐代的那面琵琶為十五個音柱,老方丈所制的琵琶為六相十八品,這是不同之處;還有,長老所制琵琶,將固定琴弦用的復手,向琵琶的下部移動了不少尺寸,這也是與唐代古琵琶的不同之處。老法師對琵琶作了如此改良,使這面琵琶比古人的琵琶,音域更寬,音階更多,全音、半音齊備,色好,音量大,真是功德無量啊呀!”
“施主知道的名堂還不少啊,說起來一套一套的。你也想學這木工手藝?施主如想學制作琵琶的話,老衲愿意與閣下切磋、切磋。”
龜山一郎:“不不不,晚輩笨拙,沒有那個天賦。還是請老方丈把那面大唐的琵琶拿出來吧!”
琵琶方丈:“要是沒有呢?那怎么辦?”
龜山一郎:“那我們就要幫助你找一找了!”
兩個穿便衣的日本兵,兇相畢露,早就不耐煩了,從褲袋里掏出手槍……
琵琶方丈:“那你們就要明搶硬奪了?!”
龜山一郎對兩個便衣揮揮手,兩個便衣把手槍放進褲袋。
龜山一郎:“喲,話不要說得這么不文明嘛,你我皆是佛主的信徒,和善為本嘛。但是,我們華中派遺軍司令部,對中國唐代的這面琵琶關心很久了。我是軍人,服從命令是我的天職。這面琵琶,我今天是一定要拿到手的!”
琵琶方丈:“唉,話既已說到如此地步,老衲也盡心盡力了,阿彌陀佛,這是天意啊,老衲只好成全諸位了,天命難違啊!”
龜山一郎:“好!好!這就對了!你們中國有句古老的名言,識時務者為俊杰!你早該如此了,你交出那面大唐的琵琶,大日本皇軍決不會虧待你的!不好意思了,那就麻煩老方丈把琵琶交出來吧!”
?琵琶方丈:“這邊有請!”
“多謝了,您請!”龜山一郎謙恭地讓到一邊,請老和尚前邊引路。
琵琶方丈把日本鬼子帶到大雄寶殿后邊的一座大殿前。
龜山一郎抬頭向上看去,大殿的上方有一巨匾,匾上是護法守土四個大字。
看到這四個大字,龜山一郎一楞,他仰頭看了一會,說不出話來,領著日本兵,進了大殿。
大殿的正中,供著一尊高大的巨神,神的頭頂高達大殿的屋頂,氣勢威武兇猛,白衣,甲胄,手持一面碧玉琵琶,雙目寒光閃爍,如同利劍,直刺腳下的小鬼子。
這伙小鬼子,看到如此兇猛的巨神,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戰。
琵琶方丈問龜山一郎:“施主既是佛家信徒,必定知道眼前供著的是何方神圣了?”
龜山一郎雙手合十:“阿彌陀佛!佛家有東南西北四大天王之說。眼前此位尊神乃是護法守土之東方持國天王魔里紅,手持琵琶,護法度,守國土……在下所言,是否?望長老指教。”
琵琶方丈:“施主所言是也,望施主信佛從佛,知法守法,知行合一,勿搶占鄰邦國土。言行合一,此乃佛家信徒之根本也。”
龜山一郎卻避開主題,亂扯淡,顧左右而言它:“四大天王,本該供奉在天王殿里。這天王殿按佛家的規距,本應建在大雄寶殿的前面。四大天王,分列左右,如來佛主居中面南。韋馱菩薩與如來佛隔一薄板,背對背、面北而坐。琵琶寺卻將東方天王單獨供奉在此,是何道理?萬望長老賜教!”
琵琶方丈:“施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東方天王,不僅手持琵琶護法守土,用音樂感化、勸導世人,棄惡從善;他還是我琵琶寺的護寺尊神,我琵琶寺的傳寺之寶大唐的古琵琶全仗他護佑那!因而本寺不僅建有四大天王殿,還特地增建了東方天王殿,這就是與一般佛寺不同之處了。”
龜山一郎:“哦,原來如此,多謝長老賜教!”
琵琶方丈:“閣下此番來琵琶寺,是非要我大唐的琵琶不可了?”
龜山一郎:“那是當然的,無事不到琵琶寺,不想要琵琶,來此為何事?”
兩個便衣鬼子兵著急了,拔出手槍:“快點,把琵琶的交出來!”
琵琶方丈:“啊彌陀佛!”
龜山一郎也有點不大耐煩了:“琵琶長老,請將古琵琶交出來吧!”
琵琶方丈:“這面唐代的古琵琶,乃是歷經千年風雨滄桑、有天地靈氣之寶物。欲得此寶,須向琵琶寺的護寺尊神、東方天王,上香叩頭,以示誠心,不然會遭天神懲罰的!”
龜山一郎:“古琵琶在哪里?見到此寶,我等定然向東方天王上香叩首!”
琵琶方丈從天王神像腳下的箱柜中,取出一只綢緞的包袱:“這里面包的就是唐代的古琵琶。”
兩個便衣要上前打開包袱。
龜山一郎:“八格!給菩薩叩頭!”
龜山一郎在天王神像前,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香,領著兩個便衣,一起在菩薩前的蒲團上跪下。
琵琶方丈把綢緞包袱放到龜山一郎的面前:“先叩頭,后打開包袱看琵琶。”
龜山一郎等鬼子兵,叩了四個頭,急急忙忙地打開綢緞包袱——里邊是琵琶盒子。
龜山一郎打開琴盒,里邊沒有琵琶,只有一把紙扇紙。龜山有點莫名其妙,他打開紙扇,扇面上有惠風和暢四個題字,落款是岡村寧次。
龜山大驚,立即立正,對紙扇敬禮!
那兩個小兵也立即對紙扇敬禮。
琵琶長老:“岡村寧次將軍還在小寺捐了香火錢,你要看看捐款的帳本?”
龜山:“不不不……對不起,打擾了……岡村寧次將軍是我大曰本皇軍駐華部隊總司令官,在下豈敢冒犯!"
龜山對士兵下令;“向后轉,離開寺院!”
(欲知下文,請看櫻花琵琶廿二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