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這座城,才不管它是不是北上廣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城市匆匆的過客而已。在這里出生,在那里成長,在不同的城市上學,在另一座城市就業娶妻、置家、生子。

我們可以說出來很多討厭一座城市的理由:

人多,交通擁擠,空氣質量不好,夜晚燈光不夠亮,物價太高,食物不好吃,夏天太熱,冬天太冷,雨季太多,風塵太大... ...

可是,愛上一座城市,卻不需要任何理由:

是早起的清晨看到朝夕從兩座高樓中帶著希望升起;

是一個夜班的凌晨,在地鐵站旁邊的小攤上吃了一碗很好吃的餛飩;

是寒冷的冬天裹緊大衣冒風前行時,突然看到路邊有一支剛剛開放的梅花;

是在甜品店看到一對年邁的夫妻吃著一份冰淇淋,老奶奶一臉嬌羞猶如年輕時的樣子;

也許是因為一個人,因為一段感情......

每座城市里面,都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他們不是出生在這里,成長在這里,他們猶如蒲公英一般,隨風一吹飄落在這里,便開始生根發芽,努力著,奮斗著,追逐著夢想。他們也許遇到過傷心的事兒,碰到過不公平的對待,有委屈不知該向誰傾訴...... 然而,一個感動的瞬間,突然間生出對這座城市的眷戀,讓他們選擇留在那里。這兒盡管不是出生的家鄉,卻愛的比家鄉還要深沉。

靜雅,我的一個朋友,一個人如其名文靜嫻雅的女生,在西安這座古老的城市土生土長生活了二十五年。2014年的時候,靜雅和朋友去云南大理玩,回來之后告訴我,她喜歡那里,感覺自己上輩子一定是洱海里面的一條魚,在那里體驗到了說不出來的自在,喜歡那里的白天和夜晚,山上的大風和街道上的每一顆石磚,蒼山上的皚皚白雪,洱海上的每一條波紋。然后,這個20多年沒有離開家、文靜嫻雅的姑娘,毅然決然的告別了父母,辭去了銀行的舒適工作,去了大理。她白天在民宿打工,夜晚在酒吧唱歌,偶爾當一下導游,還會在網上發一些她在大理的所見所聞。

靜雅喜歡拍照,她上傳到朋友圈的照片總掛著開朗純真的笑容。靜雅說:“不知道為什么,一來到大理我就知道我喜歡它,并不是像普通游客那樣被風景所吸引,而是發自內心的愛,我會在這里過著雖然清苦但是自在的生活,認識一個愛我的人,生兩個孩子,然后在這里生根。”

我在波士頓上學的時候,有段時間非常的壓抑。學業上的壓力,對爸爸媽媽的想念,生病時無人照顧的恐懼感,身邊朋友一個個選擇回國的孤獨感,有段時間覺得周圍仿佛是黑色的看不到光。有次下著大雨,從學校圖書館出來已經很晚了,撐著傘走到地鐵站,總覺得身后有人一直跟著,看過的恐怖電影和聽說過的搶劫案全部都在腦子里面劃過,索性地鐵很快到了,我刻意走到一個擁擠的車廂,可是那道目光一直在。車廂里面的人越來越少,恐懼感越來越重。

這時,一個穿著黑色大衣、拿著黑色長柄傘頭發花白的老爺爺,走到了面前,語氣溫柔的說,你的鞋帶開了,出了圖書館就看到,可是你走的太快一直沒有追上,下這么大的雨小心摔倒了,不過你運氣真好,走那么快都沒有摔倒。那一瞬間,在這個原以為孤獨的城市,竟然感受到了一絲絲溫暖和感動,這座城市并沒有跟我吝嗇它的溫情。

小區門口新開了一家美味的小吃店,店主老胡,四川人,來西安20多年,之前在建筑工地打工,后來接了老婆孩子過來,就一直擺攤賣麻辣米線和小籠包,雖然只賣宵夜,生意卻好到不行。

老胡的夜宵攤子,一直是我加班回家一路上的期盼,一碗香噴噴的麻辣米線,澆上秘制肉醬,淋上老胡獨家辣油,再撒一把香菜,滿滿的幸福感。老胡賣了4年宵夜,今年終于開了一家門面,他說下一步打算是按揭一套房,不要太大的,80多平就可以了,偏一點也無所謂,主要是周圍有學校,以后孩子長大了好去上學,學知識,坐辦公室那種。老胡的妻子,我叫她胡姐,他們有一個9歲的男孩,胡姐又懷孕了,希望這次是個女孩,這下便可以兒女雙全了。

老胡已經很多年沒回過老家了,這兒就跟他的家鄉一樣,他要在這個城市好好掙錢,買房,讓孩子上個好學校,然后上大學出來找個好工作,有自己的家庭。老胡說他每次想到這些就動力十足,能再做好幾碗米線,仿佛都是房子的磚塊錢。

我相信老胡的愿望會慢慢實現的,在這個城市里精彩生活下去。

之前問過老胡,為什么會選擇來西安,不像其他人一樣去北上廣打拼。老胡說,他干工地的時候,也想過去北上廣,收入可能會高一些。但是后來覺得,去哪里掙錢都一樣,北上廣的競爭激烈,壓力也更大,不如在西安能安穩一些。再說了,老婆孩子都在,生活不就是圖一個安慰和歸屬感嗎?

每個城市都有很多的老胡,他們在做著微不足道的小事,守護著自己的小日子,仰望著夢想。他們沒有像很多人一樣,去北上廣打拼追逐,到頭來卻發現那里只是夢想的烏托邦。他們在每個城市,都能發現屬于自己穩穩的幸福。

每座城市,都在上演著各種故事。

蹲在地鐵口哭泣的姑娘,因為老板的責罵而委屈,但是明天她還是會踩著高跟鞋畫著精致的妝容,自信滿滿的去上班;

早起賣早餐的大媽,也許會在太陽還沒升起時就開始和面蒸包子,但是看到兒子帶回家的滿分試卷時,會充滿了動力;

醉酒的壯漢一邊摔著瓶子一邊咒罵著生活的不順,回家后依舊會滿嘴酒氣的輕吻睡夢中的女兒,第二天繼續努力工作;

地鐵里穿著西裝靠在欄桿上昏昏沉沉的年輕爸爸,手里面拎著給女兒買的蛋糕,抓得緊緊的,生怕摔了;

在簡陋的工棚下面乘涼的民工,一邊仰頭喝著水一邊將手搭在眼睛上,看著烈日下慢慢建成的大樓,他們也夢想有一天可以住進這里。

其實,只要有星空,在哪里都可以抬頭望見。

書單:城市的愛,還可以在書中讀到,翻閱之間還能感受那些你從未抵達的景象。

《讀城記》 易中天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特點,北方城市的熱情奔放,南方城市的溫婉柔情,你總會找到一個地方,即使是匆匆的過客,也會莫名其妙的愛上它。易中天的《讀城記》,為大家講述了每個城市的故事,城市也如同人一樣,有自己個性。有的粗獷,有的秀美,有的好兇,有的溫情。比如北京“大氣醇和”,廈門“美麗溫馨”,成都“悠閑灑脫”,武漢“豪爽硬朗。城市,本來就是很有魅力的詞語,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這本書讀了七座城市,值得細細品鑒。

《都柏林人》 詹姆斯·喬伊斯

這本書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就傅盛民的短篇小說集。這本書描述了二三十年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層人民生活的橫斷面,用十五個故事,講述了各個階級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人,不僅可以了解到愛爾蘭的社會、宗教、政治等,更是很多人類共同的生命體驗和當代人情感世界的疲憊感,是一部神作。

《看不見的城市》? 伊塔洛·卡爾維諾

以馬可波羅向忽必烈回報的方式描述了55個虛構城市的故事,每一個城市都和忽必烈的想象截然相反,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人對某個城市進行反思。城市是看不見的,因為它自己就是眼睛,看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興衰盛亡和千變萬化。城市是有記憶的,有情感的,它在不動聲色的記錄著,回憶著。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有些人看見了天上的星星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ts.

愿你的城市,每晚繁星密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