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感悟:去學習,就像孩子那樣。

與孩子比學習能力,成人完敗。

與其向他人學習如何學習,不如放下身段向身邊的孩子學習。

像孩子一樣夢想天空有無數美景

與孩子相比,成人唯一勝出的地方就是經驗。經驗就意味著均已定型,好處就是調用這些不需要占用內存,速度極快,壞處失去彈性和可能。

而成長學習則是:將無數的發展可能向著與環境適應的方向斂收。

只有像孩子一樣保持從零開始的心態,你的思想才能不被自己所謂經驗束縛。

究竟要學習孩子什么呢?

1.學習孩子的興趣多元化。

今年暑假我給孩子報了很多班,本意是讓他在家少看電視,而我剛好可以有一些時間做自己的事。于是我們就在原來圍棋,跆拳道,畫畫的基礎上,又報了英語,書法,樂高,陶藝。

我以為孩子上幾次就會沒興趣,結果現在持續到第三周,除了書法乏味一些,他勉強繼續,其他的都玩得不亦樂乎。

英語第一次學,也不覺得枯燥,反而覺得有趣極了,樂高和陶藝更是喜歡得不得了。

這一點我承認我做不到,我興趣愛好單一。沒有廣泛培養興趣的習慣。

2.學習孩子的專注力。

講真話,跟孩子比專注力你肯定輸了。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家大兒看書看繪本和畫畫的時候尤其專注,無論你在旁邊說什么他都聽不進去,還有他玩積木或者做手工的時候都會完全沉浸在過程中,無可自拔。

在專注力這個事上,我們成人更容易被其他的一些信息打擾,比如寫文的時候,朋友發的一些信息,電腦網頁跳出的新聞和廣告等。

像孩子一樣專注與反復練習

3.學習孩子的反復練習。

從最開始的爬,走,說話,用手握東西,用勺子吃飯,拿筆寫字等等,盡管每一個孩子的順序持續時間不一樣,但是他們有唯一的特點——于同一件事,他們會反復練習,仿佛對它充滿興趣和熱愛。這只是旁觀者的想象,其實他們無愛無嗔,一旦決覺得掌握了,他就馬上棄之如敝履掉頭他顧,去學習下一項技能。

而我們成人更容易失去耐心和信心,往往容易半途而廢,哪怕是自己很喜歡的事,也經常會在黎明出現前一秒放棄。

就拿寫文這個事來說,大部分人寫著寫著就會在某一個時間段到達某一個平臺期,如果跨不過這個瓶頸,我們也很容易堅持不下去,從而選擇放棄。尤到這個時期,更應該要堅持下去,思考方法和出路,多輸入,再堅持輸出。

4.學習孩子總問為什么

打破砂鍋問到底是孩子的專利。想一想自從孩子會說話以后,每個父母都被“為什么”問得心煩意亂。

成人做不到,怕丟面子,怕真相被展現人前。其實,想要上前一階想走更遠,不論何事,不妨像孩子一樣始終問人問己——為什么?

像個純粹的孩子那樣,把自己清零,把那些所謂的經驗統統封存起來,請相信,一張白紙,更容易畫出萬紫千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