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信UED交互設計實習小結

來到亞信實習,已經三個多月了,總結一些實習的心得與收獲,以及經驗與不足。

這學期是研二的下學期,上學期由于學校的安排,沒能出來實習,是很遺憾的一件事。不過上學期把很多畢業論文開題相關的事情做掉了,這學期這方面的壓力輕松很多。回到學校先整理了開題報告,改好了簡歷,之后一邊整理完善優化之前的作品集,一邊找實習和面試。

這時候正好杭州亞信在招實習生,于是投了簡歷,之后收到了面試通知。

面試與入職

亞信的面試很嚴格。在自我介紹之后,我介紹了自己的作品集,之后面試官針對我的作品,提出各種問題,后來總結歸納,大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iOS、Android設計規范的掌握;

可用性原則,主要參考尼爾森的可用性理論;

對于常見的、大型的、復雜的APP的分析與理解;

實際項目經驗的積累;

看過的設計書籍。

以上問題,有些知識是我了解的,有些不太熟悉,實際項目經驗方面是一片空白。

每一次面試,都是一次檢驗,查漏補缺,也指明了學習方向。進入亞信之后,一邊了解公司業務,一邊學習設計規范的相關內容,是我初期的學習內容。

亞信的主要業務和電信行業有關,服務于通信運營商,做B端的軟件開發,我們項目組的工作也和此有關。

第一個項目:RTSS-Q2

入職亞信是三月中旬,當時項目組完成了RTSS項目Q1階段的設計工作,已經進入開發階段。我大約用了一個多月禮拜熟悉業務,之后就參與到Q2階段的設計工作當中。RTSS項目是一個移動端的產品,主要功能是個人電信業務查詢與管理,有點像中國移動手機客戶端,服務于歐洲客戶。這個產品在北京和南京都有合作,杭州主要負責數字資產和繳費相關部分,包括余額、充值、轉賬、積分、優惠券、賬單繳費等功能,這些頁面大部分都是我設計和優化的,當然經過了帶我設計師的指導和修改。帶我的兩個設計師,一個是龍哥,一個是貞姐,給了我很多幫助。

設計流程與需求整理。

在接觸實際工作之前,我對于項目流程的認知,都來自于間接知識,比如書籍、博客文章,還有自己的設計練習。來到公司之后,實際的項目流程和我想象有一些差別。我所在的亞信杭研UED部門,沒有產品經理,業務需求由外部提供,由交互設計師整理,輸出excel表格或是Xmind思維導圖,沒有產品需求文檔。我在做交互設計的時候,會有很多困惑。一方面,剛剛接觸通信行業,業務規則還不是很熟悉,另一方面,沒有明確的需求文檔,對于需求的整理就有困難。龍哥也沒有給予明確的指引,只是說先按照給出的需求畫原型,給他反饋之后再修改。我剛剛參與工作,缺少對于工作流程的思考和把控,就開始畫原型。這樣的流程很有問題,不明確的需求,模糊的業務理解,加之自己經驗不足,只會造成各種問題的原型,于是反復修改。在之后的評審會議上,后臺人員根據原型反饋的問題,很多是業務上的要求,這樣造成的修改和返工很浪費時間。

在后續的項目中,我一方面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完善原型,另一方面,在沒有需求文檔時,首先自己梳理功能需求,操作流程,頁面架構,和設計師進行討論,確認之后,再進入到原型設計階段,將問題提前解決,提升流程效率。

功能架構。

在拿到RTSS項目Q2需求之初,在了解分析原有功能架構的基礎上,思考新功能頁面的架構安排。首先分開了預付費和后付費的功能,預付費用戶包含余額、積分、優惠券、交易記錄相關業務,后付費用戶包含信用度、積分、優惠券、交易記錄相關業務,將原有的一個頁面分成兩個來做。之后根據功能,分成幾個模塊,完成頁面架構的梳理。在功能架構的基礎上,根據要實現的功能,進行流程設計,安排功能操作和信息展示,這樣后面做起來就比較順暢。

業務流程梳理。

功能架構完成之后,開始梳理業務流程。余額相關業務,包含充值、轉賬和余額明細查詢,充值和轉賬更多的是功能操作,余額明細查詢更多的是信息展示。充值流程:輸入充值號碼,選擇/輸入充值金額,確認充值,支付。充值操作在一個界面上完成,需要注意功能組件的位置安排,還有充值號碼、充值金額的報錯提醒方式。轉賬功能類似,輸入轉賬目標賬號,金額,確認轉賬。

頁面注釋。

我之前在做設計練習時,是不寫頁面注釋的?,F在參加工作,團隊成員要一起合作,完成一個產品,對于原型的準確理解十分重要。剛開始寫注釋的時候,對于注釋的內容并不清楚,只是參考之前的頁面,加上自己的理解書寫,很不規范。后來經過讀書學習,還有設計師的指導,才慢慢走上正軌。

對于多種情況的考慮。

頁面上所有的操作,都會根據條件和情景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反饋。按鈕的默認狀態,各種可能情況,提醒和報錯,都需要考慮周全。

設計評審。

在參加工作之前,是從來沒有參加過原型評審會議的。在做完第一版頁面時,項目組邀請前端、后臺相關人員進行評審。評審內容一部分是我做的,一部分是龍哥做的。評審之前,心中還有些許忐忑,不知道會出現什么問題。評審的過程其實還好,主要圍繞后臺功能如何實現,原型表現是否切合業務規則邏輯進行。由于加入了優惠券支付,對于之前的業務有較多變更,后臺人員對于功能實現方式和業務邏輯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最后才初定了業務規則。優惠券的功能在之后又進行了好幾次討論,每次都費時費力,我們也很無奈。如何節約會議時間,提升會議效率,是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

設計規范。

這里的設計規范,包含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iOS/安卓設計規范,一部分是項目設計規范。在實習之前,對于系統的設計規范還了解不多。在做設計之初,有不少功能在其他應用中有所涉及,所以也借鑒了其他應用的頁面與組件,結合當前功能的特點,加以修改。后來遇到有差異的功能,在自己設計組件和頁面的時候,感到自己能力不足,對于各種移動端的視圖和控件,沒有應用的得心應手,有時候要去翻設計規范,參考其他app的界面布局。我一邊做項目,一邊學習設計規范,慢慢做頁面的時候就熟悉起來。

在我完成一些頁面,給帶我的設計師看的時候,他說我做的頁面和之前已有的頁面風格不統一。我在做頁面的時候,很多元素是從之前的界面上復制過來的,可是由于之前的界面元素就存在尺寸、顏色、字體的差異,我做的界面就很難和之前的界面統一。在項目初期,項目的設計規范是不存在的,需要在畫界面之初預先規定界面元素的尺寸,在項目一個階段結束的時候,再整理設計規范。所以我覺得,在項目設計規范方面,部門還有提升的空間。

第二個項目:Omni Channel

Omni Channel(以下簡稱Omni)的項目和RTSS項目是同時進行的,在我做RTSS項目期間,龍哥和貞姐整理了功能需求列表,在RTSS項目告一段落,評審結束時,我們三個進行了頁面分工,開始做Omni項目。

在混亂中開始。

接到設計需求,我拿到的是一個excel需求列表,x-mind信息架構圖,還有現有Axure文件中的user case,寫著一些業務流程和頁面字段。我當時基本上是蒙圈的,都不清楚一共有幾個頁面,每個頁面放哪些內容,貞姐直接問我幾天能完成,說時間非常緊,讓我盡快做。我想問一些業務規則,可是她說她也說不清,因為這些業務都是后臺的,我們只有后臺的開發文檔,沒有具體的業務規則。這又是沒有產品經理,沒有需求文檔的弊端。我們只能先按自己的理解畫原型,拿到評審會議上,讓后臺人員評審,再完善業務規則。這樣的設計流程,費時費力,很多時間都浪費在了確認功能和反復修改原型上,真的希望以后能夠改進。

再次強調設計流程。

既然現實如此,也只能硬著頭皮做了。我先理解拿到的設計需求,對照著拼湊出業務規則,開始畫頁面。好在有幾個業務和移動端是基本相同的,就從那幾個業務開始做。現在想來,又犯了設計流程錯誤。在沒有理解清楚業務的情況下畫原型,只會在后面反復修改。之前移動端沒有出現大的流程和架構問題,是因為移動端相對來說業務簡單。這次的Omni項目,需求功能有所增加,時間又緊,缺少了頁面架構梳理,導致了時間的浪費。在user case中,字段和規則按功能列出,但是一個功能可能通過多個頁面實現,多種信息也可能集成在一個頁面展示,所以頁面架構的梳理必不可少。時間再緊,流程不可少,這次是個教訓。

紙面原型

之前聽過紙面原型的種種好處,可是一直沒有用過,以為紙面原型耽誤時間,還要在軟件里再畫一遍。其實紙面原型真的很好,事半功倍,尤其是在設計初期,快速思考,將功能表現為界面,方便快速反饋和修改。在Omni的設計中,一些新頁面,新功能,在設計之初使用了紙面原型,效果很好。我之前沒有做過Web端的頁面,畫完紙面原型,再轉到Axure軟件中,可以順利很多。

原型迭代。

Omni的原型經過了非常多次的迭代,每個頁面都改過五個版本以上,有幾個頁面甚至有十個版本。版本迭代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用戶體驗的不斷精益,另一方面是業務的不斷明確與變更。涉及到業務變更的頁面,包括Dashboard,詳單查詢,交易記錄,余額明細,優惠券,支付相關功能;涉及到體驗精進的頁面,包括信用度詳情,積分明細,轉賬,充值等業務。在做設計的過程中,業務需求不斷變更,很多時間都用在跟著需求改頁面上了,所以很煩。我覺得這一階段的設計工作,主要圍繞在實現功能上,完成“可用”的目標,適當提升“易用”水平,而“好用”的目標,基本無從談起。不論設計流程怎樣,這段做Web端頁面的經歷,對于我把握Web端交互設計有很多幫助。

溝通與合作的重要性。

在進行到開發階段時,一件事讓我更加重視溝通與合作。轉賬界面的一個功能設計,是在輸入對方號碼時,輸入框下方彈出列表,展示最近充值的10個號碼,方便用戶進行選擇。在前端同事寫頁面的時候,還和我確認了一下這個功能,我說是有的,我記得還是后臺提供歷史轉賬號碼數據。后來頁面寫完的時候,向后臺詢問接口,才知道后臺是沒有這個接口的,歷史轉賬賬號數據由瀏覽器的cookies記錄,直接顯示在轉賬輸入框里。于是前端同事的代碼就浪費掉了,我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在原型評審時,這個功能是通過了的,可是我并不清楚是由前端實現還是后臺實現。于是我知道,在做頁面的時候,除了要知道頁面功能能不能實現,還要了解功能實現方式,是由前端負責還是后臺負責,另外,在前端同事做頁面的時候,也要及時溝通配合,協調前端和后臺。因為部門沒有產品經理,所以很多事情要設計師自己跟進。

與視覺設計師的合作。

由于公司業務的關系,Omni項目的頁面有很多表單,還有一些數據圖形化的內容,視覺效果要求簡潔明快,清晰易懂,頁面并不復雜。項目之前已經有了視覺規范,所以視覺同事的視覺稿完成的很快。在視覺稿完成之后,我整體看了一遍,風格沒有什么問題,一些小的字段、格式錯誤,和她反饋之后,也沒有進行修改,直接告訴前端同事在代碼里修改就好了。后來,由于業務有一些調整,原型做出了相應修改,和視覺溝通之后,也是直接反饋給前端同事修改頁面。

第三個項目:RTSS&Asset?7.7版本

RTSS&Asset 7.7版本,是在RTSS項目基礎上進行優化的一個版本。由于涉及到項目跨團隊合作,和外部系統進行整合,一些頁面需要進行重新設計,也添加了新的功能需求。需要優化的頁面,包括積分、優惠券和賬單繳費,新增的功能,包括紅包、詳單、密碼重置。

設計流程的完善。

這次做新功能的時候,依舊沒有詳細的產品需求文檔,于是我自己整理相關內容,補充完善。主要內容包括,已經給出的需求簡略描述,產品定義(使用人群、主要功能、產品特色),用戶需求(目標用戶、使用場景、用戶目標),之后整理頁面架構,思考任務流程。在整理完產品需求時,和龍哥討論確認,通過之后再進入到原型繪制的過程。

再談紙面原型。

這次做界面的時候,紙面原型的方法應用的很多,基本上所有新頁面都是先畫紙面原型,和龍哥討論,之后修改,方案通過之后再繪制Axure原型,設計流程順暢許多,設計效率大大提高。

體驗設計。

這個版本的積分功能頁面,做了很多在體驗方面的迭代。積分相關功能,包括三部分,分別是積分綁定,積分轉換,積分明細查詢。積分綁定與轉換功能,是指將第三方商戶和Asset賬戶綁定,將第三方商戶積分轉換為Asset積分。整體的功能實現并不復雜,也有現有的競品可以參考,設計的關鍵就在于,如何引導用戶進行綁定與轉換,其中也包含商戶的展示,操作流程梳理的問題。我自己最早做的頁面,將賬戶綁定和積分轉換割裂開,分別實現功能,造成了用戶操作的繁瑣。之后的第二個版本,將兩個功能在操作流程上做了融合,先綁定,后轉換,可是對于新用戶的引導并不順暢,對于老用戶,積分轉換的快捷操作也并不方便。后來又做了幾個版本,用戶引導和信息展示始終沒有找到平衡的解決方案。最后,龍哥對方案進行了修改,將新用戶引導和已綁定商戶都展示在首頁上,實現了功能平衡。我后來覺得,體驗設計的精進,要適當打破現有規則,界面設計要貼合用戶使用,而不是一味的符合功能邏輯。

與視覺設計師的合作。

RTSS項目是在移動端,頁面風格和之前的頁面保持一致,是一種深黑色背景的商務風格。我將視覺稿和交互稿進行比對,整體的界面控件形式基本一致,只是在頁面元素的細節排布上,綜合美觀程度、信息展示方式等,做出了細節優化。我對視覺設計師的工作成果感到滿意。

其他項目

負賬單轉移頁面

這個需求來自匈牙利的項目,安排在Omni項目告一段落的時候。簡明解釋業務,將一個賬戶下的負賬單轉移至另一個賬戶,并選擇抵扣欠費和轉移金額。業務不算復雜,只有一個頁面和一個彈框,主要任務是完成符合業務邏輯的界面操作。我和后臺人員了解需求,溝通之后,現場繪制紙面原型,并立刻反饋,修改通過之后,再繪制Axure原型。紙面原型主要解決界面元素與操作流程的相關問題,包括界面內容、表單排列、按鈕位置、操作與反饋,之后的Axure原型,完善界面內容位置安排,考慮美觀性。在Axure原型完成之后,反饋修改了兩次,修改了一點內容,設計就完成了。這個頁面以表單為主,前端可以參考項目的其他頁面寫代碼,視覺同事就不需要做視覺頁面了。

做這個頁面的時候,我用Axure做交互動效還不熟練,動態面板的條件設置和動作設置是我不熟悉的內容,為了表達方案,通過幾個頁面的跳轉實現。做完這個項目之后,我又學習了Axure的動效內容,提高軟件技能。

這個項目的收獲,主要就在于業務邏輯的梳理與表現,軟件技能的提高上。

無主繳費頁面

這個頁面的需求更為簡單,一共只有兩個頁面,第一個是無主繳費的查詢頁,第二個是信息展示與操作頁。主要工作,即是輸入框與表單內容的排列,簡單操作的切換。依舊沿用之前的設計流程與方法,業務流程梳理-紙面原型-Axure原型。

自我學習

京東頁面臨摹

為了學習網頁端的界面設計,龍哥安排我臨摹京東的一些頁面,包括首頁和購物流程相關頁面。在臨摹的同時,注意思考業務流程與界面元素的關系,還有界面細節的處理方式,各種情況、操作的頁面變化,如何優化用戶體驗。

在臨摹的過程中,我思考了頁面柵格系統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相同元素的復用與統一,設計規范的應用,操作提示與反饋。這些內容對我之后的設計工作很有幫助。

讀書-破繭成蝶

在實習期間,讀完了《破繭成蝶——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成長之路》,并整理了讀書筆記。這本書也是一本講設計流程與方法的書,和之前看的國外的書相比,更加貼近實戰和國內特色。系統講解了從需求分析、交互設計到設計表達、項目跟進的一系列過程,書中內容講解很細,對于剛剛參加工作的設計師幫助很大。

后記

在亞信的三個多月,總結起來,RTSS項目Q2階段像是入門演練,Omni項目是基礎練習,RTSS的7.7版本是用戶體驗的提高。經過項目的鍛煉,我逐漸掌握設計流程,提升設計技能,并不斷思考,提升用戶體驗。

作為設計新人,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總結經驗,提高自己,日益精進,有所收獲。

俊森

2016.6.30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