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關(guān)系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心靈成長/白云姑娘整理

今天看了篇《您與父母的關(guān)系如何》的互動文。回想起自己曾經(jīng)和父母親的關(guān)系,這真是深度好文。

對文章作了幾點整理歸納,引用作者的幾個重要的觀點,供自己作讀書筆記的學習分享,加深對此文中讀后的印象。

這篇文章,是我們生活中常常會出現(xiàn)的模式和狀態(tài),會對為人子女,抑或為人父母的我們有所幫助。


文中指出父母關(guān)系影響著我們一生,決定著我們的伴侶關(guān)系、與事業(yè)的關(guān)系、與財富的關(guān)系、與伴侶的關(guān)系、與孩子的關(guān)系以及人際關(guān)系。

現(xiàn)引用文中觀點,結(jié)合個人學習感悟理解,整理輸出。

■ 01.

如果你的父母不幸福,你敢幸福嗎?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們的父母一生過的很清苦,我們享受或者花銷的時候,想起父母,就會有負罪感;或者父母的婚姻不幸福,而我們有了自己的家庭,當我們過的風調(diào)雨順的時候,就會有隱形的愧疚和負擔。

實際上,如果我們的父母不幸福,

我們的潛意識里是不允許自己幸福的。

這來自于孩子對父母天然的忠誠。

想要突破這一點有點難,但并不是不可能實現(xiàn)。這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智慧:我們需要明白:父母的人生是父母的,是他們選擇的,我們的人生是我們自己的,雖然我們是父母的孩子,但是我們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以及人生的權(quán)利。

我們可以活出自己的樣子——我們幸福了,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畢竟,沒有父母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過的不幸,對嗎?

■ 02.

你越來越像你的父母,即使你不想。

我們常常無意識的模仿父母的行為、復(fù)制父母的模式、學習父母的樣子、話語。哪怕我們不喜歡父母的樣子——但我們還是無法停止的去復(fù)制他們——這是孩子向父母表達忠誠的方式。

如果我們想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

擁有自己的幸福,

不再陷入重復(fù)的痛苦之中,

我們就需要下定決心:

即使父母不幸福,我們也要讓自己幸福

這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很不容易,因為孩子會覺得自己背叛了父母,會產(chǎn)生罪惡感,害怕自己好像會脫離父母。但其實不然,這反倒是孩子感謝父母的最佳方式。

把父母身上傳承給我們的,我們想要的部分帶走,把不想要的部分留在原地,還給父母。帶著愛,但不要帶著傷害。

■ 03

和父母和解,就是和自己和解。

對孩子來說,他們誤以為和父母發(fā)生相同的事,就可以維持與父母的連接。卻沒有覺察到這種愛的方式會讓父母的不幸不斷重復(fù),從他們這一代重復(fù)到下一代。

沒有療愈的傷害會一代代復(fù)制下去,如果我們不開始改變、療愈,那么問題和創(chuàng)傷就會繼續(xù)留給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孫子,直到有一代人開始覺醒,去療愈和改變掉這個模式的復(fù)制。

所以,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就是讓自己真正的幸福起來;真正愛孩子的方式,就是去療愈自己,解除創(chuàng)傷、模式和制約,讓孩子不再復(fù)制重復(fù)的模式。

為此我們要學習如何在成長中自愈和自療。

■ 04.

父母關(guān)系不好,互相指責,孩子就會分裂,產(chǎn)生很多問題。

夫妻兩個人的問題,

就由兩個人來解決,

不要牽扯到下一代。

畢竟,不是孩子讓你們結(jié)婚的,

也不是孩子要你們分開的。

客觀的認清自己的問題,

不要將傷害轉(zhuǎn)加到孩子身上。

■ 05.

不要試圖去改變父母,真正的孝是尊重父母如是的樣子。

我們很多人,在學習了一點心理學、懂得了一些知識之后,就拼命的想要改變自己的父母——希望把父母變成自己想要的那種樣子。并且我們堅持認為:我們這樣做是對的,父母那樣做不好。

我們這樣做,和當年父母對我們所做的,其實并無二致——我們也在通過改變和控制父母來達到讓自己舒服的目的——這仍然是傷害的復(fù)制,并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


■ 06.

最好的報答,是感恩的心,和正確的序位。

作為子女,我們不但要報答父母,看到父母已經(jīng)給我們豐富的一切時,更要在心中尊重父母的序位。不管我懂了多少,我仍然是他們的孩子,。

我的生命是從他們這里來的。作為孩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來。

我們應(yīng)該知道

1.當我們沒有在心里給父母位置時,內(nèi)外都會變得沒有力量;當我們批評或否定父母的同時,也否定了自己生命的源頭。
2.如果在父母那里沒有得到的,不要指望在其他人身上獲得。
3.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傷,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有所缺失。當我們長大之后,總是希望從其他人身上去“找補”,來填補我們當年缺失的部分。

事實上,在父母那沒有得到的,在其他任何人身上,也不會得到。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的缺失,當我們長大成年之后,我們需要學會自己去療愈與填補。


4.抱怨父母無法獲得幸福,抵抗父母就是在抵抗自己。

假使我們只盯著那些缺失的部分,盯在父母沒有給我們的部分:認為父母做得不夠、給的不夠多、應(yīng)該怎么做的話——那我們會陷入重復(fù)失望和無法滿足的狀態(tài)。

這個狀態(tài)會影響一輩子,讓我們越來越貧乏、失落,最后走向失敗。


5.如果我們的父母沒有幸福,他們怎么將幸福給我們呢?如果我們的父母本身不快樂,他們該如何給我們快樂呢?

6.與父母和解,就是與自己解。

我們的父母都并不完美,但他們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如果沒有父母,我們也就不會降生下來,去體驗這豐富的生命。

只有當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父母時,我們才會是自己。如果換了別的父母,我們就不再是現(xiàn)在的自己了。

抵抗、拒絕父母,

就是在拒絕自己的生命,

拒絕生命的事實和真相,

這樣會讓我們的生命軟弱無力,

充滿沖突和矛盾。

…………

寫在最后,當我們開始療愈自己、改變自己,一切改變就都會發(fā)生了。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