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遇
-1-
離職前夕,你被無故責難沒?
昨晚,朋友忽然給我打電話說,他辭職了,要回家了,然后和我吐槽。
公司要求離職提前一個月申請,他在一個月前打好辭職報告,各項手續也已齊全,只等著月末離開。他說公司挺好的,離開只是因為他個人原因。
雖然在月末就要走了,可是他還是挺喜歡這里的,所以在最后一個月里,他還是特別盡職盡責,卻還是被各種責難。
在他提出離職之前,一直很受主管器重,各種文案和策劃也一直被夸贊,一些典型案例還被作為模板培訓新人。
提出離職后,他對于手頭跟進的工作寫的文案上交時,每次都被打回來。主管的意見是,這里不行,要改改;創意不夠;沒有人文情懷;沒有客戶要的理念······,幾乎被批的一無是處。
辦公室里大家都感覺到了氣氛不對,也都小心翼翼的,可是主管卻是對其他人和之前一樣,有時還和他們聊幾句,唯獨對要離職的同事很冷,甚至是挑刺。
朋友各種吐苦水,我一直聽著,最后說,“你也快走了,別放在心上,說不定是不想你走,換了種表達方式而已,把手頭工作趕緊交接完,對得起公司就行”。
朋友也無奈的說雖然盡心還是被責難了,因為主管提出的那些意見也沒什么實質性的作用,最后還是按他之前的文案提交給客戶的,客戶還是高度認可。
終于,朋友馬上要度過這尷尬而無奈的一個月了,只是離職前夕一直被無故責難,總是讓人心寒。雖然將要離開,但大部分人都是有職業操守的,離別前夕何苦無故為難呢!
-2-
你要離開了,和我沒什么關系了,我為什么要善待你?
你已經不是公司的人了,不是自己人,日后甚至可能是敵人......
諸如此類。
總有點人走茶涼的悲涼之感,你我再無瓜葛,朋友一直都有很好的文案底子,也是一直受贊譽和欣賞的。如果沒走,晉升空間很大。可一走就被急于否認,不知道否認的是之前被欣賞的才能,還是否認曾經欣賞的眼光。
離職提前一個月申請的規矩,只是為避免離職而導致工作進程鏈斷裂,進行工作而已。
在離職前夕尋機刁難,只能說不論別人因為什么緣故離開,那都是正確的。
有規矩,有制度,提前說明既可,有何必無故挑刺呢。
無故挑刺,不按事先約定的做,總會讓人覺的悲傷,甚至是氣惱。
-3-
在大學的某個假期,我曾和朋友一起去了另外一個縣城的楊梅林摘楊梅,那個小縣城離學校距離不算很遠,但我們一行六人,乘車在路上也花了近一個多小時,到達楊梅林時,剛下車便有當地果農迎上來問我們:你們是不是來摘楊梅的啊?
大家點頭說是,同時有人開口問,“有入園費嗎?”“有時間限制嗎?”“多少錢一斤?”果農便回答道:沒有入園費,沒有時間限制,十二塊錢一斤,你們在里面吃也可以,最后出來的時,摘了多少斤直接稱重就可以。”
我們都挺開心的,跟著果農一路來到他的果園里,大家在學校呆的時間長,進到山里都挺開心的,一路上說說笑笑。到達果園后,我們就一人拿了一個小籃子,開始到處看看,說笑著,小伙伴還說:你少吃點,別占人便宜,出來玩玩就行。
其實誰都知道,進入果園里,都會摘一些吃,可真正也吃不了多少,大家去園子里摘不過是為了假期大家一起出去走走,舒緩壓力!
她家的園子并不大,二十來棵樹,幾個人一會就轉了一圈,在摘著樹上的熟楊梅時還不時的各種侃大山。最后大家摘的差不多,六個人摘了四斤多,然后我們出了園子,讓稱種,聽到果農念念叨叨的用方言對我們說著啥,同伴和我說大概意思是,你們這么多人只稱這么一點,還摘了這么久,還費我這么長時間,你們太不像話之類的。她便開口問我們要100。
同伴便有點惱,用當地話和她說道,你不是說沒限制嘛,而且我們入園才半個小時,你也沒說要摘多少啊,四斤怎么啦?楊梅又不能久放,然后就吵啦起來,那果農是個五十多歲的婆婆,一直用方言罵著我們。
有人就不耐煩說,趕緊稱吧,稱完我們走,最后在我們給了五十塊轉身走了,聽到身后還在罵,小伙伴轉身說,你罵我們就罵啦,你罵我們祖輩干嘛!轉身準備去和她理論,最后被我們拉走了!
事情不大,只是所有人都明白,令人煩惱的是:要求,明了告知,事后的各種理由責難都是難以被人接受的!
所有事后的規矩都是耍流氓,責難總會有理由,顯示的只能是自己素質低下。
-4-
或許,我們都曾或在將來會面臨,離職前夕被無故責難,只是曾經我們選擇一個地方,自有我們選擇的理由,無需否認我們曾喜歡過的事物,那是歲月曾給我們的禮物,只是在某個時刻后,禮物不再被喜歡而已,面對無故的非議,盡心,盡力,盡責即可。
一路成長,一直在路上,大雨不可擋,洗濯的只能是我們年輕的臉龐,在所有有理由和無理由的責難后,姿態只會更加沉靜昂揚。
沈 遇:愛寫字的理工男,溫和的偽文青寫溫暖,記生活,愿我們在文字里走一條見天地,見眾生,終見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