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的背后,原來是這里出了問題!

9月份,新學期剛開學,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孩子要開始適應小學生活,家長也要陪同適應,但是我發現一個現象是:家長要比孩子更焦慮。

報班的選擇


在進入一年級前,因為家長知道一年級開始學拼音,所以在暑假紛紛讓孩子去學幼小銜接,理由是“一年級太重要了,拼音學不好的話后面就很難進行了。”所以滿大街的幼小銜接,只為解決家長的焦慮。

今年語文課本改革,拼音在后面,認字在前面。那些學了拼音的孩子家長又焦慮了起來“現在先學認字了,這么難了,得給孩子報班學識字。”于是,識字班應運而生,也只為解決家長焦慮。

才只是剛上一年級,家長的焦慮也在不知不覺傳遞給孩子。孩子覺得幼兒園時挺輕松快樂的,可上了一年級后,光語文就要報兩個班,然后在學校里還要學。孩子不免產生厭煩的感覺。

大部分孩子其實對進入小學蠻期待的,因為年級的升級會帶給孩子一種榮譽感,因為他們是小學生了,不再是幼兒園的小不點了。

但家長在一年級這個事情上普遍的焦慮容易造成孩子對一年級的恐懼和厭煩。這對于想讓孩子盡快適應小學適得其反。

課后作業的拖延


鄰居家的孩子今年剛上一年級,開學前幾天還興高采烈的,可是這股興奮勁持續了就幾天的功夫然后煙消云散了。

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轉變呢?因為“作業”出了問題。

孩子媽媽為了給孩子從小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可謂“煞費苦心”。每次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她總是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孩子下筆的先后順序和寫錯后的提示都是她的必備工作。

一旦孩子第一次寫錯了,那么下一次寫之前,她就會有警告提示。如果作業整體看起來不整潔美觀的話,那么孩子又要面臨“作業被撕”重新寫的懲罰,當孩子做錯一道算術題時,媽媽就又給他布置了10道題,所以孩子在做題時總想著不能出錯,要不然又要做題了。因此導致孩子每次寫作業都緊張兮兮,完全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

當孩子在作業上找不出自我完成的成就感時,很容易出現的一個現象是:做作業拖拉。

在家長監督的情況下,孩子做作業拖延表現在:首先寫的特別慢,這個慢不是指認真,而是明顯的耗時間,如果這個時候家長說“你怎么寫的這么慢?”孩子往往會回復“你不是要我認真寫啊,寫快了怎么能認真?”

你可以發現孩子在這個時候將“認真”和"慢"對應在了一起,他認為越慢越認真,所以不知不覺中認為越慢越好,可是超出正常單個字的寫字速度,便成了明顯的拖延。并且還會在一個字上來回的更改。

所以等孩子寫完全科作業時,正常都是兩個小時的時間,可是一二年級的作業并不是很多啊,可要用時這么長時間去完成,那么等到孩子年級再高點,作業再多點怎么辦呢?

在沒有家長監督的情況下,孩子的拖延一般是這樣的:比如寫著寫著作業然后突然去找玩具玩一會,一玩20分鐘過去了。然后又跑回來寫作業,然后寫了十分鐘又累了,然后跑到客廳或臥室去拿點零食吃一會,再翻翻別的東西玩玩,又20分鐘過去了。就這樣來回的折騰重復,等到寫完作業,家長一看時間蒙圈了,竟然用了兩個半小時。然后又著急了,于是開始盯著孩子寫作業,接著又出現了上述情況。

通過上述現象,不難發現的是:孩子的拖延和我們家長的處理方式息息相關。

每個家長都想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做作業習慣,這一點很正常。可示不知你發現了沒,對于孩子的作業,不管是書寫還是準確率,家長都是在要求孩子,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當孩子做錯后,家長很少去表揚他做對的題目,卻總是拿著錯題死死不放,讓孩子很有挫敗感。

家長很多時候都會說孩子寫作業時專注力不夠,可是從未想過孩子為何沒有專注力?

那是因為,當孩子在一旁寫作業時,你一會說這個下筆不對,那個字寫得不好,那道題做錯了要改正。整個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都被切分成一點點的片段,這樣如此被分散的時間片段又談何讓孩子養成專注力?下面的2點會幫到你!

1.當孩子在寫作業時,家長就不要在旁邊不斷的插手或者插話,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可以有思考動腦的時間。

片段的打擾只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力,而專注力是可以慢慢培養的,比如剛開始可以練習專注15分鐘然后休息一會,然后慢慢20分鐘,這樣一步步去培養孩子專注的時間,才會慢慢養成習慣。

2.對于作業,要擇其優點而鼓勵。要知道"出錯"這個詞在孩子身上出現很正常,當你做不到百分百父母的時候,為何要求孩子去做一個“完美小孩”呢?

所以在處理孩子作業時,如果孩子好不容易寫完了語文,那么在你給他檢查作業時,他的書寫要是沒有達到你的標準,那么你可以從里面挑出你覺得最好看最認真的字告訴他,有可能第一天你只發現了一個字寫得很好,但在你的鼓勵下,第二天你會發現有三個字寫得很好了。這就是進步,所以你可以明確的鼓勵孩子進步的地方。

不管是給孩子報班還是陪孩子寫作業,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定位和職責到底是什么。

我覺得最好的答案是做一位淡定的指導師,引導孩子,幫助他發現和建立學習的興趣,而不是重復舊有的學習認知和模式。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前行路上最好的導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