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多少時光讓你去等待,今日等一個希望,明天很有可能等來的,是一輩子的遺憾。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晴
文/兵小蟹
1
這段時間,簡書也被《芳華》刷屏了。
我看了不下五篇關于《芳華》的影評,看得我一陣陣的心疼。
印象最深的,是劉峰抱著何小萍那個畫面。
在那個小站的長椅上,何小萍對劉峰說:“你可以抱抱我嗎?”
劉峰扔掉香煙,用正常的左手把小萍擁在懷里。
那遲到了十多年的擁抱,深深觸動了我。
那個擁抱,是兩個命運相近的人,分開許多年后“同病相憐”呈現的一絲溫暖,又或者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命運交集時呈現的一絲希望。
那個擁抱藏著太多的不容易,溫暖凄涼心酸又感動。
簡書作者,楊叨叨說,看得懂《芳華》的都是有故事的人,看不懂《芳華》的都是幸福的人。
我不知道我懂不懂,畢竟沒有走進影院跟著故事走,有時間,值得去看看。
2
今天,我要寫的是《六弄咖啡館》,一部講述著“變和不變”兩種人的命運的電影。
不好好學習的差生關閔綠(下文稱小綠),和學霸李心蕊走到了一起。
這劇情,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相似。
無關乎成績和家境,單單是因為喜歡,因為青春里的男女對愛情的悸動和渴望,就在一起了。
純粹的愛情,應該是這樣的。
遺憾和無奈的是,長大后許多人都是考慮對方有沒有車房和存款,才考慮要不要繼續“愛情”。
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愛情,走不遠。
所以現在離婚的人越來越多,還冠冕堂皇說不合適,其實是沒有愛情。
3
小綠和心蕊的愛情,開始是純粹美好的,因為不需要承擔太多現實問題。
高中時的兩個人都在努力,彼此掛念,相互是彼此的力量。
后來上了不同的大學,異地三百多公里,也在努力拉近距離。
出現差距,拉開距離,是因為成長和改變。
面臨畢業,面對現實,都有各自的方向。
心蕊要去美國,去看外面的世界,去更多的地方,她站得高,看得遠。
而小綠,想回家發展,留在小城市。
兩個想法分歧巨大,說話不在一個頻道,又互不退讓的人,多了許多無奈和傷痛。
愛情出現了裂痕,再繼續,傷害只會越來越大,結束應該算是最好的解脫。
不能說誰對誰錯,只是走著走著,兩個人就不合適了。
4
在海邊放煙火的時候,小綠對心蕊說:“想象了那么久,終于實現了。”
心蕊說:“早該來放煙火的。”
只有小綠還記得,這是他們最早的約定,而心蕊早已忘記了。
所以當心蕊說她忘記了的時候,小綠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大概心里裝滿了失落。
臉沉下來好幾秒后,小綠又一如當初單純模樣,笑著對心蕊說:“可我不會忘啊。”
看到這里,心里“咯噔”一下的疼。
有人忘卻,有人還記得。
在人生這條路上,多數人都一樣,走著走著就忘了當初的誓言和約定,這些人瀟灑又快樂,沒有多少煩惱。
而那些無法忘記曾經的人,無疑是最痛苦的。
5
心蕊對小綠說:“人長大了,就會改變。”
而小綠,忘記了長大,拒絕了改變。
所以當小綠失去了愛情和唯一的親人時,他承受不住打擊,選擇了死亡。
人生六弄,每一弄都是一種選擇。
生在一個與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人生第一弄。
愛上了李心蕊,是人生第二弄。
三百六十公里的異地戀,是人生第三弄。
失去了李心蕊,是人生第四弄。
母親離世,是人生第五弄。
在這五弄里,他看不見所謂的出口,出現在他面前的,盡是死胡同。
所以,再見世界,是他人生的第六弄。
影片放到,在李心蕊打工的咖啡館的玻璃上,寫著“再見”二字,是小綠無聲的告別。
心蕊的改變無可厚非,而小綠的拒絕改變,讓人遺憾和心疼。
在這“弱肉強食”的社會,不改變的人,很難爬出人生的沼澤地。
但我還是希望,我們初心未變,善良依舊。
6
小綠離開前,留給阿智一封信,讓阿智幫忙開一家咖啡館,開在哪里都可以,只要別賣太甜的卡布奇諾就好。
我突然覺得有點可笑,曾經說要開咖啡館的李心蕊,沒有開。
曾經想要和李心蕊開咖啡館的小綠,也沒有開。
故事交給了第三者的阿智來完成,他成了故事的見證者和延續者。
赤裸裸的嘲諷。
現實中的我們,大概也如此,曾經說要做的事,要見的人,要么遺忘在歲月里,要么無能為力。
最后,都成了一種,曾經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而總有人,承載著我們的夢想,艱難前行。
7
看完電影,最讓我感動的,應該是對愛情和友情都不離不棄的阿智。
幫小綠追李心蕊,陪小綠打架,為了小綠的愛情,陪小綠開著小電驢頂著傾盆大雨,狂奔幾百公里去找心蕊。
小綠走后,阿智在海邊獨舞的畫面,仔細揣摩,含義深遠。
我個人理解出兩層意思,一層是在祭奠小綠,另一層是在紀念過去。
沒忘記的人,是阿智,本質上沒變的人,還有阿智。
所以最后,他幫小綠開了咖啡館,繼續著未完的故事。
時光匆匆,阿智老了,他跟著信件回憶。
回憶到小綠那純凈的回眸一笑,回憶到四人在醫院的合照,這是他們的青春。
只是,回憶可以年輕,青春卻已不再。
8
看完這部電影,我沒有哭,心卻是疼的,久久不能平靜,思緒萬千。
不得不承認,我屬于感性的人。
我也想沒心沒肺快活灑脫,可是我做不到。
于是,我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
世界上有那么多理性的人,我做一個感性多于理性的人,也挺好的。
想起小憶然在《軍戀‖喝了我的奶,你就是我的人》一文里評論到:能不能不要總是把人家兵哥哥寫死?
仔細回想才發現,原來我筆下也有許多的死亡,那么多的不完美,結局慘淡收場。
不是虛構,大多真實。
大概是直面生死,才會想到要珍惜身邊的人吧。
經歷過生死的人,會知道活著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就在此刻大聲說出“愛”,立刻擁抱身邊的人。
曾經讓你熱血沸騰蠢蠢欲動的事,勇敢的去做。
人生沒有多少時光讓你去等待,今日等一個希望,明天很有可能等來的,是一輩子的遺憾。
我是兵小蟹,點贊是愛。
賞點棒棒糖的錢,是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