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這本書我是2016年3月買來的,買來就開始讀,前邊的內容還大體能讀下來,后邊就學不下去了,問原因,真的不知道,看著就想睡,都是中國字,看了就不懂啥意思,看兩眼就困,……好吧我原諒自己沒有學問,不看了
? ? 今年6月份又拿起了這本書,不但自己看,還在讀書群里分享,每個工作日的中午讀20分鐘,居然就這么輕輕松松讀完了,其實7月4號就讀完了,按照我自己的習慣,在群里讀完一本書是要來做個記錄的,但是遲遲拿不起筆來寫這本書的讀后感,因為讀的過程感觸太多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首先對這個聶云臺有了一個了解和認識之后對曾國藩更加欽佩,一個人能把自己家子孫管教好已屬不易,曾國藩的外孫居然也可以這樣有成就,那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一定是有什么秘訣的吧,翻看了曾國藩家書之類的,很多感觸。那外孫的成就肯定和曾文正公對女兒的教育是離不開的,以后要專門看看文正公這方面的記錄……
? ? 然后對這個——保富法有了初步的認識,對其封面這句話“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也有了一點認知,易經里說: 何以聚人,曰財!財這個東西到底是干嘛的?慢慢的心里好像有了一點認識……財要用來做事情,幫助人解危救困,財要用來給自己和后人培植福德,簡單說人散財為善……散財布施,修福修善…
第三個不得不說的是 :? 到2017年7月份,這僅僅半年的時間,僅僅是在每個工作日的中午,讀一會兒書,這一會兒多則也就20分鐘,少則10分鐘,一般也就讀5-6頁的樣子,但是現在已經讀了5本書了,我自己也驚訝于這么小小的一點堅持,成就居然是這么大!不能不對積小以高大和積少成多有全新的震撼的認識……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