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本來是想寫挖財的,用了一下,實在不是我的菜,還是回到小清新Timi時光記賬了。
體驗版本:Android 2.02版本,10.96M
Timi時光記賬是她理財團隊推出的一款主打速記,強調支出控制,以時光軸展示為特色的記賬app,同類產品有DailyCost,挖財記賬理財等
目標用戶:想要知道自己每月支出花在哪里,控制支出,喜歡簡單快速記賬功能的人群,偏女性。
主要頁面截圖:
主要頁面交互和功能(紅色):
亮點:功能簡單,記賬便捷快速,UI簡潔小清新
之前是看到別人說UI特別好看才想下來看看,確實不錯,不過也不至于美到cry,是以時間軸的形式展示算是比較特別,淡淡滴情懷感。
重點是記賬確實很方便,記賬輸入的步驟簡化(直接選擇已有的類別,只用點擊數字確定金額),之前試過的語音記賬體驗很差(識別不準,使用環境有限)。
功能簡單。沒有亂七八糟的功能,專心記賬。其實功能多是否好這個見仁見智,有些人就喜歡有理財方面功能信息的,因為記賬和理財本來就很容易連到一起,她理財團隊把記賬和理財產品分開了,記賬的習慣培養才是作為開始理財的第一步。
可以設置每個月的支出預算,一旦消費超出預算了,也會自動發出提醒。 對于有心控制自己支出的用戶還不錯,如果自動發出提醒的同時給出一些建議會更好。
問題:
1. 現在首頁的背景圖片可以更改,但是提供的背景圖片很無感,只是好看沒有靈魂,比較喜歡之前版本的默認背景,比較空曠文藝感覺的圖片應該跟產品風格比較搭。另外,背景跟賬本的封面如果能一樣比較容易區分認出。
2. 交互動畫?,F在的動畫就只是左滑右滑的頁面切換。個人認為既然是賬本,可以參考53的Paper應用的動畫方式:點擊賬本以翻開書本的動畫進入首頁賬本詳情頁,收攏關閉回到賬本列表頁
3. 統計分析頁面可以整合優化。首先這三個右滑的統計分析頁與其說是直接簡單,不如說是偷懶,沒有與首頁有很好的交互,就是直接孤零零地作為不明顯的右滑頁一頁頁地滑動展示。比如右滑頁1應該可以在首頁點擊圓環邊緣Zoom in(或者收支)進入,右滑頁2的內容可以整合到右滑頁1,上半部分曲線圖可以在右滑頁1的上半部分點擊切換查看,下面的分類支出金額可以點擊右滑頁1的支出展開卡片式呈現。首頁除了顯示收入支出,還可以顯示月結余,點擊月結余可以進入右滑頁3月預算控制。
要思考的問題:
習慣養成
對于不記賬用戶,并不是UI漂亮,記賬輸入最大化簡化就可以培養用戶習慣了,這也是為什么用了Timi時光記賬不到一個星期就放棄了的原因,并非不好用,對于有心記賬的人,已經足夠簡單了。但對于懶人來說最大化簡化記賬這個事情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可以去操作才能記錄很難讓人養成習慣。
日常我們很多情況還是用現金,而且有時會在外面小筆小筆的,不可能說每消費一次,趕緊拿手機出來記下,不太現實,等到晚上什么時候有空,又記不全筆數或者金額。
那要如何解決呢?
首先從優化方面。除開現金面對面支付部分,通過支付寶,刷卡或其他在線支付方式產生的消費都可以自動記賬,無需之后拿出手機手動記錄。比如從支付寶導入賬單(應該是要有合作關系),或者應用有短信權限,然后根據短信提示消費自動記錄。
有收據小票的消費。這個可以直接快速拍照記錄,Timi時光記賬稱主打速拍記賬,但是跟我想得有點不一樣,拍的圖片只是作為一種備注而已,真的速拍記賬就直接拍張照就完了,比如掃描小票的碼,自動識別金額等。
沒有收據小票的小額消費。額,這個真的很糾結。可能需要一個激勵制度(比如每天堅持記賬可獲得優惠券)或者智能提醒功能。暫時還沒有想出很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