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二):別讓兒童坐副駕駛座位

百度圖片

別讓兒童坐副駕駛座位。12周歲以下或身高不足1.4米的兒童建議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近日,被上海市民稱為“史上最嚴交規”的新版《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正式生效。其中,有兩條涉及未成年人乘車安全的新規引人注目。

第三十四條 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不得有下列行為:

(五)安排未滿十二周歲未成年人乘坐副駕駛座位;

(六)駕駛家庭乘用車攜帶未滿四周歲的未成年人時,未配備或者未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今天我們先來談談讓兒童坐副駕駛座位這種現象。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見下面這兩種情景:一位大人抱著孩子坐在小汽車的副駕駛座位上;一個小孩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位上東張西望,動來動去。


百度圖片


百度圖片

究其原因,這樣做的大人們不外乎出于下面幾種心理:副駕駛座位比后排座視野更開闊;孩子可以近距離觀看司機駕駛車輛,滿足好奇心;副駕駛座位很安全,因為有安全氣囊的保護;在家附近低速行駛,沒關系;一個人帶孩子開車外出,讓孩子坐副駕駛座位離得近好照顧;給孩子系上副駕駛座位的安全帶就行了,等等。

是不是聽上去好像也挺有道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據資料顯示,如果把一輛五座小汽車上的五個座位進行安全性排序的話,結果如下:


百度圖片

如圖所示,副駕駛座位是第一危險座位。據資料說明,原因如下:

1.較短的緩沖區域;

2.中國道路靠右行駛,主駕駛室在車的左側,所以在發生危險時,駕駛員會出于自我保護的思維定勢,本能地作出保護車輛左側安全的舉動,而來不及兼顧副駕駛一側的安全;

3.受到從側面以及正面來的傷害性更強。

了解到這個信息,我想,已經足以提醒家長別讓孩子坐副駕駛座位了。因為家長們人同此心,都是盡力去給孩子最好的,讓孩子遠離可能的危險。

不過,因為我們今天要聊的是一個專題,接下來咱們繼續深入討論。

有的家長,其實本身也是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的,抱著小孩坐副駕駛座位時,會細心地記得給自己系上安全帶,然后牢牢地抱住孩子。然后家庭里負責開車的家長,通常也會有意識地盡力把車開得平穩,開得慢一些,避免跟車距離太近,減少變道情況,拐彎時也很注意減速慢行,等等。

看起來好像大家都盡力去做了能做的,那么問題何在呢?我在網絡上查到下面幾種說法:

1. 一個孩子在高速撞擊事當中(時速65公里以上),所產生的沖力相當于一只大象的重量。那時家長要想抱住孩子,無異于用自己的手臂救助一個從四層樓上墜落下來的成人。而且,嬰兒的頭部重量相當其全身重量的一半,3歲兒童和6歲兒童頭部的比重也分別為整個體重的18%和16%,而成年人頭部僅占整個體重的約6%。另外,嬰兒的頭部很重而其頸椎卻十分脆弱,頸部肌肉、韌帶和骨盆也均未完全發育。

2. 國外的實驗證明,當10公斤重的兒童在時速40公里的車上遭遇到正面撞擊時,由于慣性定律,兒童將會瞬間間生30倍(300公斤)往前沖的力量,如果父母抱著兒童坐在前座,即使再強壯的手臂,也無法抱住孩子,兒童可能在瞬間脫離了大人的懷抱,或被拋出車外,或撞上擋風玻璃。

3. 當汽車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行駛時,如果突然緊急剎車,在慣性的作用下,10千克重的孩子受到的沖擊力相當于200多千克,也就是說,相當于三四個成年人體重的總和,家長就算是大力士,也沒法抱住孩子,孩子會飛出去,撞在中控臺或前擋風玻璃上,造成嚴重的傷害。

雖然數據上有些差異,但是卻面向大家共同說明了一個事實:

即使是按每小時40-65公里這樣的城區道路常規速度行駛,抱小孩坐車時,即使抱得再緊,一旦緊急剎車時還是容易脫手發生危險。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副駕駛座位的安全氣囊是否給抱小孩乘坐平添幾分安全。

關于安全氣囊,百度百科中的定義如下:

電子安全氣囊(electronic control of safety airbag)安全氣囊系統是一種被動安全性(見汽車安全性能)的保護系統,它與座椅安全帶配合使用,可以為乘員提供有效的防撞保護。在汽車相撞時,汽車安全氣囊可使頭部受傷率減少25%,面部受傷率減少8 0%左右。

請注意“它與座椅安全帶配合使用”這句話。我覺得下面這段資料把安全氣囊與安全帶之間的關系描述得很淺顯易懂:

安全帶和安全氣囊是有相輔相成的作用的。安全帶的作用是盡量不要讓人由于慣性向碰撞方向移動,就相當一把力一樣拉住你。而安全氣囊則是當發生碰撞事故時,充當一個軟著陸的墊子來緩沖你,進一步抑制乘員的前沖力。安全氣囊是在安全帶發生作用后起輔助作用,這兩者缺一不可,所以這兩個都重要。


百度圖片

另外,相關資料顯示,安全氣囊是以炸裂般的速度彈出的,彈出瞬間會產生灼熱的氣體。即便是一個成年人,承受這些時都勢必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之所以在汽車上配置這些保護措施,只不過是更加看重對生命本身的根本性保護而已。基于上述認識,接下來我們想象一下,當一位家長抱著小孩坐在副駕駛座位上,如果安全氣囊彈出,那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后果不堪設想。

最后,我們再看一下讓孩子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位并系上安全帶的情況。

相關資料明確指出,安全帶是為成年人設計的,不適合兒童。比較常見的說法是,安全帶適用的人群是體重達到36Kg,身高達到140厘米以上的成年人。也有說法表示,超過12歲或身高高于1.4米的兒童可以像成年人一樣使用安全帶。

從中我們看到三個數字下限:140厘米身高、12周歲、36公斤體重

如果讓不滿足這些要求的兒童坐在副駕駛座位并系上安全帶,會有什么危險呢?有位專家這樣回答:“當車輛發生正面碰撞時,系上安全帶的兒童只可能面對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安全帶尺寸過大,從安全帶中逃脫,飛向中控臺或前擋玻璃,造成傷害;第二種是因為兒童系安全帶不可避免地需要穿過頸部,容易會被安全帶產生的瞬間張力勒傷頸部。”

此處補充一下,即便是超過12周歲或者身高高于1.4米的兒童,在像成年人一樣使用安全帶時也存在下列注意事項:

兒童系安全帶的肩帶時,應跨過兒童的肩膀而不是手臂,斜對角貼胸而過。這樣可以保證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時,兒童幼小的身體不會從安全帶中滑脫。系安全帶的腰帶時,應該跨過大腿根部而不是小孩的腹部,這樣可以避免由于安全帶過緊,對兒童腸、胃等臟器造成壓迫。如果兒童身高不足,可以配合使用增高坐墊或增高坐椅抬高他們的身體,使安全帶可以系在正確的位置上,有效保護兒童的胸部和頭頸部,提高安全系數。

上述都是從保護兒童自身安全的角度進行的分析。此處還要再提一下另外一個角度,那就是如果讓兒童特別是低齡幼童坐在副駕駛座位,活潑好動的天性可能會促使孩子碰觸一些汽車按鍵,危及行車安全。

總之,不要讓兒童坐在副駕駛座位,無論是孩子獨自坐還是大人懷抱著坐。超過12周歲或者身高高于1.4米的兒童,可以像成年人一樣使用安全帶。不滿足這個條件的兒童,乘車時建議使用適用的兒童安全座椅。


百度圖片


百度圖片

讓我們用心交流學習,用頭腦去思考分析,盡力用正確的方式去呵護我們的孩子吧!


百度圖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