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了,要搬離宿舍,有太多東西需要打包搬走。每次搬家都是一次巨大的損失,這次也不例外,多多少少都是要舍棄些的。這就涉及到一些學(xué)習(xí)資料的處理問題,比如之前考研的資料。
本人最大的一個缺點之一就是,沒有未雨綢繆的習(xí)慣,很多時候都是事情來了才做決定。對處理考研資料這等瑣事,就更是沒有耐心了,向來是怎么方便怎么來。本來考完研后是有大把的空閑時間處理資料的,比如將貴重資料送給那些需要的人,比如早早地寄回去,作為珍藏或供自己閑暇時翻閱,但最終都覺得折騰,就一直拖到了不能再拖的時候才來處理。
考研用的那些參考書籍自不必多說,算不上什么寶貝,因為只要你肯花錢,網(wǎng)上一搜,第二天就可以送貨上門,輕而易舉就能收入囊中,畢竟在如今這個物質(zhì)生活極其富足的時代,誰也不缺那區(qū)區(qū)幾百塊錢。
但是,那堆我自己整理出來,可以直接背誦的知識點就不可與之等量齊觀了。那是眾多本書的精華集結(jié),是條分縷析的思維導(dǎo)圖,是可以讓人一目了然的重難點,那東西是我去年近乎半年的心血和時間。還有那堆人大的真題卷,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人大在08年之后,考研的真題就不外漏了,要找到歷年的考研真題需要費很大的勁兒。我記得那天,我和好朋友一整天,啥事兒也沒干,從早到晚,找題,拼湊,將電子書一頁頁截屏,打印,就那堆看似不起眼的紙,足足耗掉了我和朋友的一整天。兩個一整天,或許對渾渾噩噩、日子得過且過的人來說,不算什么。可是,我知道,對我朋友那種珍惜時間的人來說,那可真的就是生命啊!如此,便能明白,將這些東西搬到樓下當廢紙一樣賣掉,省事兒倒是省事兒了,可終歸是用生命堆積出來的東西,而且又還有些價值,就這樣扔進那堆廢紙的海洋,多少覺得有些暴殄天物。所以,送人,將它們轉(zhuǎn)交給更加需要的人,為那些需要它們的人節(jié)約時間,即生命,或許更有意義。
想著自己在臨走時還對學(xué)弟學(xué)妹們(主要還是學(xué)妹哈)關(guān)愛有加,也算是功德圓滿,心里那美滋滋的勁兒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主意一打定,便在微博、微信、QQ等各大社交平臺發(fā)出了免費送資料送書籍的消息。消息是面向全校發(fā)出的,所以那效率還真不是一般地高,短短幾分鐘內(nèi)手機就炸開了鍋。于是,通過手機這個方便又高效的渠道,我的那些寶貝很快一掃而光。有個和我一屆現(xiàn)在已經(jīng)工作的同學(xué)最先打來電話,說那些資料,無論多寡,她全要了。因為工作不順利,她決定考研。于是,善良且有原則的我,就拒絕了后來的學(xué)妹們,把書都留給了那個搶占先機的同屆同學(xué),還在心里默默地夸贊她的當機立斷與快速決策。
約定好后,我就開始傻傻地等她來取資料了。我等了整個半天,她沒來,于是我給她打電話,她說,工作忙,周末再過來取。等到了周末,我又給她打電話,打了兩次,她沒接,也沒回我。善良的我依舊執(zhí)著,第二天又給她打電話,上午九點多鐘,這次終于有人接了,那邊的聲音含糊不清,睡意昏沉,應(yīng)該還在做夢。我叫她來學(xué)校取資料,她竟然說不要了,我說今天周末,你不是有時間嗎?你不想考研了嗎?然后,她回答說,周末要補覺,考研時自己再買新書看就是。做人到這種境界,我也真的是無話可說。接下來的事你就可想而知了。我胸中的怒火瞬間噴薄而出,絲毫不留情面地把那人責罵嘲諷了一番后,我又重新發(fā)微博,將之前被我拒之門外的學(xué)妹們又都叫了回來,這讓我作為老學(xué)姐的顏面盡失不說,還浪費我的時間精力,更重要的是她破壞了我一整天的好心情!
后來,我仔細想了一下這件事,可能問題還是在我自己。既然覺得那些東西都是好東西,我為什么要免費送呢?我在一開始就不該免費送的嘛,應(yīng)該根據(jù)它們的價值明碼實價地一一出售,甚至是高價出售,在學(xué)校賣不掉就拿到淘寶上去賣,如果實在沒人要,丟了也是好的。這樣一來至少不必折騰,規(guī)矩定好了,就只管舒舒服服地睡大覺去。
那為什么不能免費送呢?
首先,我們從得到者的角度來分析。免費的東西,即便是好東西,很多人得到了也不會懂得珍惜,因為沒有金錢、時間、智力或者是體力等任何形式的付出,因而就不存在普遍意義上的交換。在得到這樣?xùn)|西時,沒有任何形式刺激痛感,那么在失去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到有任何的損失、難過。就拿我上面的例子來說吧,因為我的資料是免費送的,這就無形的貶低了它們在外人眼中的價值,免費的東西,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唾手可得,那也意味著棄之也不會覺得可惜。所以,她才寧愿在家睡覺也不來領(lǐng)資料。而且就算她那天來拿了,她拿回去了很有可能也不會好好對待,因為沒有花錢,沒有付出,不好好利用也沒啥損失。如果我賣上三四百元一份,自然而然,人們就會覺得那一定是寶貝,付了錢之后還會乖乖翻來覆去地研讀背誦,不然不就對不起那三四百塊錢了嘛!這樣一來,好東西就用出了它們的價值,不會被白白浪費掉。
然后,我們再從給予者的角度看看。想想作為給予者,你的初衷是什么?是像處理垃圾一樣地處理掉那些東西嗎?如果是這樣,直接丟到垃圾桶里也是處理,那你為什么不直接丟掉呢?所以,你的初衷應(yīng)該不止這個。你想在處理掉那些東西的同時,也讓它們發(fā)揮它們本有的價值。你想要將那些對你沒有太大價值但對別人卻極其有用的東西,交到那些需要的人的手上,說白了就是要讓物盡其用。明白了自己的初衷后,事情就好辦多了。如果你真的是想要你送出的物品流轉(zhuǎn)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不白白浪費,你恰恰就應(yīng)該收錢,而且應(yīng)該收高價,誰出的錢多就給誰。那些愿意付錢的人定會好好珍惜,好好利用這份用金錢這種貨幣形式的財富換來的資源。而那些不是真正需要的人,他們自然就不會花錢了。同時也可以成功避開那種本不需要,但卻抱著“不拿白不拿”的心理的那部分人了。如此,你便可以很準確地區(qū)分誰是真正需要它們的人了,而且還能順便知道他們各自需要的程度。你的那些資源自然就能找對新的主,而且一定會被用出它應(yīng)有的價值。
那是不是好東西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免費呢?有沒有例外呢?其實,也有例外。
我們當然沒有必要在任何時候都得像個臭奸商一樣,對任何人都談錢。什么時候可以免費送?就是在你了解對方需求的情況下,而且你與對方關(guān)系還不錯的時候就可以不談錢,可以免費送。首先,你了解他,知道他的需求,你知道他把東西拿去會物盡其用,這樣前面所說的最基本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再者,因為基本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而且你們關(guān)系不錯,此時,錢就算是在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個附屬品了。既然是附帶的東西,要與不要的區(qū)別不會在本質(zhì)上改變事物的屬性,收了錢你不會因此而發(fā)很大的財,不收錢你也不會因此而窮下去。所以,既然沒多大影響,那還倒不如送個順水人情。自己心里舒坦,對方心里也舒坦。
綜上所述,以后遇到類似的情形,一定得首先在心里好好掂量掂量,到底要不要免費。畢竟那失去的顏面,浪費掉的時間,還有被破壞了的好心情,是千金難買的。嗯!人吶,終究還是要對自己負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