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馨之
筆名:? 臭蛋
時間:2016年9月10
地點:薛優軍陜北民歌培訓中心
張馨之:薛老師,你好!今天是教師節,首先祝你節日快樂。
薛優軍:好,謝謝!
張馨之:薛老師,我想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問你幾個問題,當然我們屬于隨便聊聊,你不用過于敏感或緊張,好嗎?
薛優軍:呵呵,好的,那就隨便聊聊吧!
張馨之:那你就做我的采訪對象,我做記者。好嗎?
薛優軍:好的,那我順便考驗一下你的采訪能力。
張馨之:嘿嘿!
薛優軍:我準備好了,你有準備好嗎?
張馨之:當然,各部門注意!開機~
薛優軍:哈哈……
張馨之:首先是在教師節里,在你的生命里有關你的老師,談談自己的心聲,好嗎?
薛優軍:好的。
張馨之:哪一位老師對你最有教育意義?又最值得你這一生都要去感恩或感恩?
薛優軍:對于我來說,我人生中的每一位老師對我來說都是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當然最值得我愛戴的老師還屬于我的聲樂老師,白秉權先生。
張馨之:據我所知,白秉權老師是一位民族聲樂研究專家,她是一位老奶奶,你為什么稱她為先生呢?
薛優軍:這是一種尊稱,因為我敬仰她,崇拜她,在她60多年的藝術生涯里,她走了一條“學民歌”、“唱民歌”、“編民歌”、“教民歌”、“論民歌”、研究民歌唱法的一條路,她走的這條路正是我想走的路,所以說白老師在我心里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在我的生命里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她直接是改變我命運的一位老師。
張馨之:那就是說,白老師也是走了一條傳承與弘揚陜北文化的艱難之路,這一條路本身會是一條漫漫長路,有曲折,有坎坷、有艱難、白老師一路走來已很堅辛,你都看在眼里,你為什么還要選擇這樣一條路默默堅守?你是怎樣看待這些困難?
薛優軍:是的,藝術是艱苦的事業。需要付出辛勤勞動,甚至是畢生精力,光靠偶然的機會或僥幸心理是走不長遠,這是一條有著困難的路程。在白老師身上我看到一種精神,這是一種傳承與追求精神,她激勵著我鼓舞著我。人生路上,有些路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寬,有些路會越走越窄,也許還會有死胡同。但是,既然我選擇了就不想著要回頭,因為我愛,我愛音樂,我愛陜北民歌,我愛黃土文化,我要做的就是傳承陜北民歌,弘揚民族文化。
張馨之:那在這條路上,有掌聲,有鮮花,也有贊美,當然也有荊棘或者說一些社會上的負面輿論,你一般怎么解決此類問題?
薛優軍:呵呵,我不關注這些問題,即便有太多的負面輿論或者語言打擊等,都不會影響我愛陜北文化的情緒,我只想著在我選擇的這條路上走出成績,甚至夢想著能走向全國,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陜北文化,愛上陜北民歌,尤其是讓更多的后人一如既往的都喜愛陜北民歌,不要讓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遺失。
張馨之:這點我也是有目共睹,作為你的學生,你在聲樂教育事業中的確是在這樣默默地付出著,你也在向老一輩音樂家、藝術家在勤學苦練,我也知道你在民族聲樂的道路上和白老師一樣一直都走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也相信你會成為一位有著璀璨人生的教育家,在陜北民歌傳承的道路上必定也會是一位佼佼者!
薛優軍:謝謝,教育家這還不敢當,在傳承與弘揚的這條路上,我們有很多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和音樂愛好者,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希望自己在有生的人生路上做著有意義的事情,做著對陜北、對后人都有實質性且有意義的事情!
張馨之:薛老師,你說的真好,這番話說的很樸實很接底氣,這樸實的語言猶如你的品格一樣淳樸,善良,實在。對于你的的學生都說你沒有架子,很隨和,你是怎么看待?
薛優軍:呵呵,我一直都在做最真實的自己,對家人,對朋友,對學生,我一直都是一樣的態度,這也是我最本質的特征,不做作,不偽裝,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于架子,我不能理解這組詞的本質意義,在我的人生中沒有這樣的體驗,我也不能更好或更為確切的為你回答這個問題。
張馨之:嘿嘿,薛老師,你實在是高,高品位,高追求,此處無聲勝有聲,你的回答已經在說明了事物的本質問題與意義,不用正面回答,這個回答至少我很滿意。
張馨之:薛老師,我還有一事一直很關注,就是你隨身攜帶一本白老師的書,這本書對你有著怎樣的意義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薛優軍:這本書是白老師多年來在演唱、教學實踐中的體會和經驗總結,這是她一輩子的成果,在這本書里,有著對民族唱法的繼承、借鑒、發展等問題,當然,還有研究,有分析、有實列,對于我來說無論是學習,還是教學研究都具有一定意義的參考價值。
張馨之:哦,那對于你在教學過程中,你一般怎么讓學生盡快的了解陜北民歌,就像我一個外地人,對陜北民歌從只聽過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開始并讓我喜歡上陜北民歌,這一直都是我覺得是一個很神奇的過程?
薛優軍:首先,通過作品分析,讓你了解陜北民歌的內在美,它是有文化有語言有故事在里面,每一首陜北民歌都是有一個或感人,或美好或悲痛的故事在里面,反之,在陜北,每一個人生故事也都會成為一首好的陜北民歌,因為陜北民歌就是陜北人歌唱自己生活,這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也是對悲痛生活的一種宣泄。
張馨之:你的教學模式和理念是什么?
薛優軍:這個問題似乎問的有些高端大氣上檔次,對于我的教學模式與理念就是讓學生通過對作品分析,有效掌握歌唱方法,提升演唱功底,掌握潤腔技法,有風格有韻味的快速學習掌握民歌唱法,不想誤人子弟,盡快推上舞臺實現每個學生的人生夢想,體現每個學生的人生價值讓他們覺得自己生活的很有意義,讓他們在音樂的海洋里簡單做人,快樂唱歌,就這樣純粹與簡單。
張馨之:那你如何才能讓學生盡快認識掌握民歌唱法?
薛優軍:這就要從專業的角度去說,首先解決氣息問題,呼吸是歌唱的基礎,還有聲音的明亮問題,還有吐字問題,最后最關鍵的是方言問題,對于方言這是一個難點,由于各地區各省市或各民族的語言不同,有不同的風格或者特色,歌唱者如果不能更好的應用地方語言表達民歌的思想感情,就不能完美的表達民歌的獨特風格,外地學生學習陜北民歌必須要掌握地方語言的語調,語氣只有掌握語言的規律與特點才能唱好民歌,讓人聽起來親切、真摯、樸實動聽。
張馨之:在你的教學中,有沒有想過出一本書,就是有關教學成績的匯總或是對傳承和弘揚陜北文化的一本書,這本書有著獨特的風格魅力與藝術視角?
薛優軍:有,這個想法在早幾年前就有過,因為,出這樣一本書還要相當可觀的一筆費用,對于我一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不像企業家那樣,有著客觀的收入,這目前也是我的人生夢想。
張馨之:哦,希望你的夢想能夠早日實現,等我學業有成,為你投資哈,前提是你現在也要好好培養我,哈哈哈哈……
薛優軍:謝謝,對于每一位學生,我都是在竭盡全力地付出,有的學生我付出的代價有時與回報成反比例有些差距,有時會覺得很心酸,但我也是快樂的,因為我看見我的每一個學生每天都在成長中,在藝術的熏陶下在蛻變中,我是幸福的。
張馨之:對于你在教學上很有風格也有方法,你在教學中不但提高每個學生的藝術素養,而且對人格魅力有所培養,這一點真的很好。
薛優軍:是的,我收學生一般很注重人品,其次才是傳授,對我每一個學生我從演唱風格,潤腔、感情、表演以及臺步,眼神、手勢等都會進行嚴格訓練,對服裝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在演唱上也盡可能發揮每個學生的獨特的風格,發掘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質。
張馨之:你這樣細心入微認真的教導每一位學生,你的教學夢想是什么?
薛優軍:我想培養出一批出類拔萃的人才,想培養更多的民歌手,這些人才都是快被埋沒的人才,即便這要花費我很多心血,我愿意這樣去做,因為我愛陜北民歌,我更愛生我養我的這片黃土地,我想用我有限的資源為它盡全力。
張馨之:你這種熱愛藝術的情懷真是常人無法所能體會,我想在采訪最后讓你用一句話總結一下好嗎?
薛優軍:好的,那我就應用我老師白秉權先生的一句話總結:“一個演員在舞臺上演唱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有出息的藝術家的藝術生命是常青的!”
張馨之:好的,最后祝愿薛優軍老師他的藝術生命永遠常青,和他的恩師白秉權先生一樣在教學園地里辛勤耕耘,讓他的學生遍及各地桃李滿天下!
最后:祝所有老師節日快樂……
馨之隨筆文字2016年教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