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擔心鄭爽會自毀



唉,鄭爽!


又是鄭爽。


講真,我是真心疼這個29歲的孩子——雖然29歲已經不能稱之為孩子。


她真的像一個長不大的巨嬰。


而且越活越瑟縮,越活越狼狽。


前兩天,她去法院告張恒,因為兩人存在借貸糾紛。



所謂借貸糾紛,既一方出了資,另一方沒有履行相關義務。


至于雙方協議是什么,爭議是什么,現在還不清楚。


能確定的是:


1 ,兩人分手了。


2 ,兩人鬧上法院了。


曾經的濃情蜜意,已化部歸零,變成反目成仇,分厘必爭。


曾經在全天下的反對聲音中進行的戀愛佳話,如今成了一場笑話。


早在去年12月月底時,鄭爽律師就致信鯨乖乖員工,稱張恒單方面辭職。



關鍵合伙人辭職,之于任何一個公司,都是重大變故。


更糟糕的是,公司沒錢了。原本可以支撐到2020年2月的1000萬資金,10月份就需要追加投資。


而鄭爽決定不投。


他們公司,實在也沒有做什么像樣的產品、像樣的項目。


鄭爽用極其簡陋的工具,極其簡單的配方,制作膏狀物,稱這是口紅,可以拿來賣。


而他們二人在節目里,去過公司,公開過公司設計的服裝,也是被吐槽得一塌糊涂。


所謂的創業,更像是一場不成熟的鬧劇。一場為了配合他們二人演出的資本游戲。


這樣的游戲不失敗,誰會失敗。


作為一個創業者,我只想說,創業是一場極其艱苦卓絕的修行。


一個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


每個細節都必須精益求精。


創始人必須時刻崩緊,如履薄冰,才能保障投下去的錢,不會打水漂。才能保障跟著你一起闖的人,不會被耽誤。


鄭爽在公司開了以后,是不涉及公司管理的。


也就是說,她是甩手掌柜。


張恒如何使用資金、如何投資錯誤、如何管理、如何培養自己的人,她都不會知道。


人性是可怕的。


一個人面對巨額資產,極易產生貪欲。


輕則在公司賬目上動手腳。


重則在其他方面搞事情。


網上有傳言,他們二人之間,好像還有更難纏、更復雜的糾紛。



之后就是鄭爽出現在法院,疑似起訴張恒。這場官司的走向,因信息不透明,無法做預測。


只是令人感慨的是,鄭爽像被下了降頭一樣,再一次重復了某種模式。


——由驚天動地的開始,走向狼狽不堪的結局。


和張翰是這樣。


和胡彥斌是這樣。


和張恒也是這樣。



之前和張翰在一起,公開戀情是她,單方面分手也是她。而她為張翰整容,為張翰寧愿退出娛樂圈。搞風搞雨,不得安寧。


后來遇見胡彥斌,也是一撲魯就開始了。完全不顧后果。


首先是她在《花兒與少年》里,主動播放胡彥斌的歌,仿佛唯恐天下不知道。


后來被拍到她與胡彥斌靠在一起親呢。


再后來,她寫了一本書,寫與胡彥斌在一起的100件小事。


這種做法,說好聽點,叫勇敢。


說難聽點,叫沒腦子。


人家也是藝人。你有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你有沒有考慮過自己以后的男友?


所以張恒動不動就說:你去找你的前任呀。


這雖然是張恒渣性畢露的表現。但也可以看得出,這就是過于炫耀和張揚戀情的后遺癥。


當你把一場戀愛,夸張成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深情。


之后的戀愛,你該如何自處?


所以她之后再戀愛,恐怕還會用種種矛盾、爭吵、明槍暗箭,為之前的魯莽買單。


后來她戀愛的男友,是張恒。


這是一個居心叵測、情商極差的素人。


他們之間問題重重。


三觀不合,品味不一,溝通不和諧......好,這樣擰巴地戀愛,是你的自由。只是,感情如此不穩定,為什么還要上節目,讓幾億人都看見?


又是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


又是“讓所有人來見證”。


鄭爽,你是缺心眼,還是在自毀?


關鍵是,他好像并不愛她。


戀愛時,鄭爽多次委屈落淚。他從來不理。他拒絕溝通。


他根本看不見她,也不想看見她。


鄭爽不開心。他無視。


鄭爽在哭,他無視。


鄭爽的喜歡、追求、愛好,他無視。



所以他們的戀愛里,冷戰是家常便飯。有一回,鄭爽身體極其不適,但張恒還是強行要求她跟著去郊游。


所謂郊游,就是坐兩三個小時的車去。停下看了10分鐘。又坐兩三個小時的車回來。


鄭爽身體極其不適,一個人默默地哭。但張恒根本不在乎。


而張恒作為經紀人,對鄭爽的工作也不太上心。


于是鄭爽的粉絲才集體發聲,要求張恒辭去鄭爽經紀人的職務,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現在,他們二人已經分道揚鑣。這是必然的結局。只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


鄭爽以后,還能找什么人?


圈內人?誰敢惹上這一身腥?


圈外人?連張恒都hold不住,鄭爽有把握與其他素人好好相處?


她恐怕只能條件再降。


再降。


降到降無可降,選擇一個極為平庸的人。


可只要是人,當你與他長期相處,身上的光環褪去,你的毛病全部露出,你能保證就能與這庸人好好生兒育女,安居立業?


如果保證不了,怎么辦?


難不成,她真的要做一輩子巨嬰?在父母身邊終老?如果真是如此,嗚呼哀哉。



鄭爽是典型的高開低走。出道即巔峰。以后她的資源越來越差。


如今,她沒有電影。也幾乎沒有廣告代言。沒有受邀參加過國際大秀。沒有拍過極有影響力的雜志封面。


所拍的劇,收視率低到爆炸。


所爆出的新聞,沒幾個是正面的。


她的私生活也是一塌糊涂。每戀愛一次,都成為親密關系的負面教材。


好像時間之于她,全是消耗,而非成長。


好像她所經歷的血雨腥風,只讓她變得更神經質,而不是更強大和更聰慧。


她應該是有嚴重的心理疾病的。


曾有一度,她被拍到去看心理醫生。但也沒有什么見效。她依然備受詬病。


現在,她的內心交戰,都已經掛了相。


曾經她長這樣。



圓潤明朗,清新可人。


如今長這樣。



顴骨高,眼窩深陷,臉頰凹陷,眼睛無神,鼻子尖利如巫婆,下巴尖得嚇死人。


按相學來說:非常不祥的長相。


按正常人的解讀:一副苦相。


傳統一點的豪門,如果家中少爺要娶這一類長相的女生,所有長輩都要反對。


退一萬步說,這種長相也不美,令人不喜,少女感一去不復回。


她已經老了。


從前的種種是是非非,都在她心里壓著,令她越來越苦,越來越沉,越來越無望。


馬上就要30歲的鄭爽,私生活不幸福,業務能力差,人緣差,情商差,智商欠費......她該何去何從?


一個30歲的成年人,她活的,其實就是20歲時的曾經。


20歲是上進的,30歲就能享受事業的紅利。


20歲是自我負責的,30歲就能享受到積極生活的成果。


但如果你20歲時是沖動的、不管不顧的、對事業得過且過的,那么,30歲時,你就會自食其苦,越來越難,舉步維艱。


而沒有了年齡紅利,你得到的寬容,會越來越少。


曾經說“鄭爽還是個孩子”的人,當她30多歲時,恐怕再也無法以此為借口,寬恕她的胡鬧。


曾經認為鄭爽還有希望的人,當她30多歲時,恐怕再也沒有信心。


所以我和朋友說過:我真的擔心鄭爽會自我沉淪,甚至,自......


因為她實在是內外無力。


也實在是內外灰暗。


擺在她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可走:自救。



可自救談何容易?


它需要勇氣+智慧+自我負責的意識+專業引導。


這幾者,缺一不可。倘若你缺了一環,自救就只是一種形式。你依然是那個破碎軟弱的自己。


所以我也不看好。


勇氣?鄭爽欠缺。智慧也不足,關鍵是自我負責,她好像一直做不到。


她習慣于哀怨,而不是面對。習慣于躲避,而不是承擔。


不知道命運為鄭爽,還準備了哪些牌。


但我想,如果你是牌技太爛,太任性,再好的牌,你也會打成敗局。


這也給我們所有年輕女性提了一個醒:


人要往高處走。


千萬別像鄭爽,一直往低處流。


往低處流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啊。


聽從本能,縱欲,去參加各種飯局,去約炮,去買買買,去追星,去微博罵人,去花式談戀愛,對工作愛理不理,抱著“嫁了人,一切都會好的”的幻覺,然后聽任人生一發不可收拾地流至低處。


流至低處,萬眾矚目如鄭爽,手中也只剩下這樣被動難堪的局面,難以翻身。



歸根結底,我們不要太把自己當孩子。


走出校門的那一刻,你就是大人。


早一點承擔,就早一點成長。


早一點應對,就早一點強大。


應對與承擔雖然很難,但至少你不會像鄭爽,走到山窮水盡之時,想回頭,發現路越來越少。曾經的四通八達,早已是四面碰壁。曾經的春風得意馬蹄疾,如今,已成姹紫嫣紅開遍,都化了斷壁殘垣。


而當你站在狼藉之中,哭都沒地方哭。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