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Market——創意集市,是一個類似于Etsy的網絡商店平臺。出售大量字體設計,插畫設計,還有各種設計上能夠用到的模板之類的作品。由于此平臺的開放,給很多自由設計師提供了很好的展示作品的機會,同時也幫助了他們對當今設計市場的分析與了解。
Nicky Laatz,是一位通過在創意集市上賣自己的設計作品而收獲了100萬美元的一位平面設計師,主打產品以其手繪的字體設計居多。近日,她在創意集市上分享了一些她對于自己職業上的一些感受和建議。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篇非常易讀且又句句真摯的硬文,值得記錄下來時刻提醒自己,努力做自己喜愛的事是多么的重要。
作品即品牌
在眾多相似的設計中,一定要讓你的作品有辨識度,這也是讓消費者最好的記住你的商品的最快途徑。另外,在一項調查中顯示,通過網絡平臺購物的消費者們,其中有45%非常看重商品圖像的質量。也就是說,在看不到實物的情況下,人們對視覺上給出的印象和感覺更加敏感。在這里,Nicky給出的建議是,可以用業余時間多研究一下其他設計師們的商品呈現,以及消費者們的需求。再結合自己獨有的設計,來打造更適合本人的品牌。當然,分析市場潮流并不意味著一味的迎合顧客的口味。
“作為一名設計師,我們需要多花時間在自己真正想做的東西上。這樣一來,你才有可能成為引領潮流的人。”
產品圖效應
如今很多設計師在給客戶呈現自己的設計的時候,都會選擇一種更直接的方式,即產品效果圖。這樣的方式同樣可以應用于像創意集市這類網絡商店平臺。Nicky通常的做法是:第一,設計出你的設計作品。第二,想象這設計可以被用在何處,也就是說,在此給消費者們提供多種用途方案。以此來激發他們潛在的消費欲。第三,最后就需要你花功夫把設計與產品結合起來了。
知己知彼戰
說是戰可能有點夸張,但是在如此競爭激烈的交易市場上,又談何容易呢。正因為如此,認真仔細做好市場調研,多分析同行業的競爭趨勢所在,做到有備無患,知己知彼。在此,Nicky提出,要經常登錄類似創意集市等網站獲取最新的設計行業消息。目的是要掌握流行要素及各種潛在的可能。筆不離手,準備好隨時的靈感來襲,把他們都記錄下來。
“如果我發現市面上幾乎找不到我想要的某種產品(字體等),我就非常想要自己嘗試去做出來,因為我的直覺會告訴我,會有更多人需要像我一樣需要它的。”
學無止境
這句話適用于任何一種職業和生活角色。但對于像搞創作的人來說,不斷接收信息,然后輸出設計,這樣一個循環過程更需要無間斷的學習和體驗了。作為一個自學成為平面設計師的Nicky來說,她已經從事創作十九年了,卻從未覺得無聊疲憊。用她自己的話講,可能正是因為長期的閱讀積累和用心觀察身邊事物有關。她會把身邊一切感興趣的,顏色組合,幾何圖案,或者各類有趣的小物品拿來做靈感。當然,她提議如果有時間的話,參加一些線上課程也是很有幫助的。
“我一般都是在設計中遇到了特定的問題后,去尋找視頻啦,文章啦來幫我解決問題。”
網店=生意
開網店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因為你要學會如何經營這門生意。像Nicky這種情況,她和她丈夫兩個人一起經營,她丈夫主要負責網店的一切財務和稅收問題,而她只需一心搞創作啦。有的設計師會把一切雜物分配給其他信得過的人來打點。Nicky的小建議是,在初期的時候盡量自己一手操辦,待業務穩定后可以適當找人幫助管理。我個人的一些想法是,可以多看一些相關的管理書籍,現在市面和網絡上有很多這方面的信息。
自我管理與定期上新
最后的這一條也是我個人最在意的。作為自由設計師來說,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直接會影響到他的作品質量和銷售情況。我特意去看了一下Nicky的商店平臺,她平均一個星期會更新一系列新的產品,最長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月。保持一個很穩定的商品上新率,這也要求設計師們要有很好的管理意識和職業道德。
“不要一直覺得客人買過一次東西就會不斷來,如果他們每次來看到你的商品都一直沒有更新的話,他們再來購買的幾率就很小很小了。”
選擇做創意人即選擇了一種生活態度。分享,學習,積累,創作,享受每一個階段所帶來的樂趣與艱辛,正因為如此,每一分設計作品背后的故事才會閃閃發光惹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