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商業評論》里看到“一代鞋王”——百麗黯然退市的消息,我不禁有點震驚,這是我大學剛畢業那幾年時常光顧的品牌,在每個城市的百貨商場總有它的身影,怎么落到退市的的下場?
看完文章,才知道百麗走下坡路的緣由——在電商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它沒來得及轉型,一直執著地走在有優勢的線下銷售的路上,等醒悟過來想搞電商時,發現早已被拋下得太遠,追不上了。
當記者問受訪者被為何不早點轉型?記者被反問到——如果一面投入10塊錢獲得20塊錢利潤,另一面只能獲得10塊錢的利潤,你會選擇哪一個?
這讓我想起我的老板一次閑聊時跟我講,當做一條路太容易的時候,你一定要警惕,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那次不經意的聊天,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變化——當我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輕而易舉能達到目標,另一條要披荊斬棘才能達到目標,我開始學著去選擇那條更難的路。
我今年計劃要去日本旅行,我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是跟團,價格便宜不說,那些我打心底就討厭的機票、酒店、行程安排都不用管了;另一條路是純自由行,價格更貴,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操心,在陌生的環境中語言不通,更增加了整個旅行的復雜度和不確定性。
我內心有過掙扎,別折騰了,平日里工作和學習已經夠忙,哪里還有心思去整這些個東西,直接報團吧!可是報團也就意味我在日本的日子,是失去自由的日子。我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的去我想去的地方,而是跟著導游,跟著團友們走馬觀花的看日本。我的確是去了日本,可這是我想要的嗎?
最后,我選擇了那條更難的路——純自由行。
為日本的旅行,我提前四五個月開始關注日本的信息,看關于日本的書,聽關于日本的音頻,摸清楚日本的交通,在出發前兩到三個月對比各大平臺定機票酒店。這些經歷都于一個典型的隨性而為的水瓶座真不是什么享受的事兒。
等一切塵埃落定,我開始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選擇了那條更難的路。因為還沒有出發,我已經對日本有了多維度的了解,這次旅行的深度從出發前就已經落定。更重要的是,從今以后,去世界的任意一個角落,我都相信自己有能力自由行。
工作上選擇那條更難的路,也讓我收獲頗豐。
在數字化大趨勢下,公司理的培訓也開始轉型,我們要開始使用線上的方式授課。我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是用大家熟悉的虛擬會議平臺授課,另一條路是用大家都很陌生、難度更大的專業虛擬培訓平臺授課。所有的同事都覺得沒有必要投入那么多的時間去熟悉一個新的平臺、冒如此大的風險,勸讓我選前者的時候,我選擇了后者,那條更難的路。
我花了將近一周的時間泡在純英文的平臺社區網站學習,做了3次平臺測試,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中文的平臺指引,同時期還得自己設計符合線上授課方式的教案。將近1個月的準備,學員給這次課程的評價出乎意料的好,還有一個學員在電梯時碰到我,說我的課程對她幫助非常大。
我又一次慶幸我當初的選擇,選擇那條更難的路。因為我不僅鍛煉了線上課程的講授能力,還成為了部門里對新的線上平臺最懂的人。從今以后,我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給全國各地的同事呈現優質的線上課程。
你可能會有疑問,同樣能達成目標,為什么不選擇那條更易的路?那么開頭的百麗的案例你可能還沒看懂,那條更易的路指向的是現時現刻,只能帶給你當下的滿足感和回報,卻可能讓你輸掉未來;而那條更難的路指向的是未來,它可能給你當下帶來更大的挑戰和痛苦,卻決定了你未來的高度。
還記得課本里弗洛斯特的那首詩嗎?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