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女兒正在寫日記

“你長大后想干什么呢?”

爸爸又問我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問我同樣的問題,大人們的問題總是缺乏新意。“我想當一名坐家,就是坐在家里就行了,奶奶是大坐家,我是小坐家。”

聽到這樣的回答,一家人都哈哈大笑,媽媽說,“咱家的作家原來是坐家,坐在家里寫作一樣能成為作家。”

我當然知道作家,我知道坐家不是作家,我不過是突發奇想,腦袋里突然就蹦出“坐家”這個詞。爸爸說,我的小腦袋里總會有一些奇思妙想,總能讓他們大吃一驚;然而,我的小腦袋里還缺很多知識,總會“詞不達意”,這個成語是媽媽教給我的。我還得看很多書,還需要學很多知識。

我喜歡讀故事書,然而還有很多字不認識,總是不能痛痛快快地讀下去。我喜歡聽故事,可是還有很多詞語我不理解,還需要爸爸媽媽給我解釋。今天,爸爸送給我一本精美的繪本--《小王子》,封面上,一個金黃色頭發的小男孩,還有一只漂亮的狐貍,他們并排坐著,他們也許是在喃喃私語,也許只是靜靜地眺望遠方。

我翻開書,每一頁都很精致,但是沒有拼音,我無法獨立閱讀,我命令爸爸,“爸爸,給我讀故事。”

爸爸很樂于接受這樣的任務,因為他也喜歡讀書,他的書比我的多多了。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只是很少有人記得。”

爸爸開始了閱讀,爸爸的普通話一點也不標準,總是需要我糾正。故事很長,我聽得津津有味,我鼓勵爸爸要一次讀完,“馬上就讀完了,只剩四頁了。”

小王子來到了撒哈拉沙漠,最后他又離開了地球,他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事,又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他有一朵玫瑰,一只狐貍,他還擁有整個星球。

我想像小王子一樣,可以飛來飛去,能夠去往每個想去的地方。我想藏在云朵里,我想摘一顆星星,我想觸摸一下夜間頭頂那個“白玉盤”。我又不想像他一樣,小王子沒有家人,沒有爸爸媽媽,也沒有弟弟,整個星球只有他一個人。我終于明白小王子為什么需要一只羊了,他想要有人跟他玩,哪怕是一只羊。

爸爸問我,“故事讀完了,你聽明白了嗎?”

“睡覺時間到了,我要睡覺了。”我好像聽明白了,又好像沒有聽明白。

早上醒來后,窗外下著雪。我最喜歡雪了,我曾經埋怨,為什么夏天那么長,冬天只有一天;下雪才能叫冬天,下雪的天氣總是很少,我從來沒有見過“鵝毛般的大雪”。

去世園會的時候,我聽過兩句詩,“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爸爸告訴我,這首詩講的就是咱們灞橋的故事,說一個人春天就離開家了,到冬天才能回家。那個時候的冬天一定跟夏天一樣長,那時候的雪肯定是鵝毛般的大雪。

下午,我走出家門,只能看到很少的雪了,地上一層黃色的樹葉,就像鋪了一層黃色的毯子,很漂亮。爸爸說,“黃色的毯子”這個比喻很好,其實這是老師教給我的。我問爸爸,“今天地上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樹葉?”

爸爸想了想,“你們學過一首古詩--《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你知道為什么會‘花重’嗎?”

爸爸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又提出了一個問題,我搖搖頭。

爸爸給我解釋,“花上都是雨水,花也就顯得特別沉重了;樹葉上都是雨水和雪,樹葉也就變重了,變重的樹葉就特別容易落下來。”

我點點頭,好像還有點道理。我想,春天樹葉就長出來了,秋天樹葉就落了,爸爸說的好像也不一定正確。我想到一首詩,我告訴爸爸,“《風》,‘解落三秋葉’,樹葉應該是秋天落下來的,是風吹落的。”

歡聲笑語中,我們已經走到了菜鳥驛站,我搶過爸爸手中的快遞,“這是什么?你又買什么了?”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快遞,是書,《成語故事》、《中外神話故事》、《中國民間故事》,是給我買的書。

翻開一本書,我認真地看著,看累了,我揉揉眼,我告訴爸爸,“故事書真好看,把我都吸引住了,我的眼鏡都看累了。”

爸爸笑笑,“作家是寫書的,將來有一天,你成為了一名作家,你就能寫書給別的小朋友看了。”

我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畫面:我是一名作家,我寫了很多書,我的作品出現在了語文課本中,小朋友們正在學習我寫的課文。老舍說過,“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般的天真,就能成為一名好作家了。”(爸爸告訴我的,我不認識老舍,我也不知道老舍是誰。)有時候,我覺得作家夢離我還很遠,那是很遙遠的事,遙不可及;有時候,我又覺得,離我很近很近,只差“哲人的智慧”了。

爸爸告訴我,“多看書,多學習,才能具有哲人的智慧。”爸爸還說,“作家都是寫書的,只看不寫可不行。”

我嘟嘟嘴,我已經讀了很多書,聽了很多故事,但我還是不會寫。

爸爸鼓勵我,“加繆曾經說過,‘每一個偉大的思想和行動,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想當作家,就從寫日記開始吧,只寫一句話也行。”

于是,我寫下了自己的第一篇日記,“早上、中午、下午,我最喜歡早上,因為早上的時間最寶貴。”

這篇日記就是那個微不足道的開始,我仿佛看到了一個青年女作家正在奮筆疾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