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微博上一位po主關于“七夕送女朋友什么禮物”的問題走紅。當然,問題里還有一個限定條件,200元以內。于是評論區炸了,其中一條“不如送她自由”的回復獲贊最多。
言下之意是200塊錢以內的禮物根本拿不出手。
更有人寫文說,這預算太少了,口紅、包包什么都買不了,這是不珍惜女朋友的表現。既然不愛女朋友,干脆分了散了。
聽得我一臉懵逼,這話是不是想說:
大于200塊的才是珍惜
大于2000塊的才是深愛
大于20000塊的才是托付終身
……
嗯,那確實太廉價了。
1
我覺得有時候有必要較真一下,所以想捋一捋這個問題。男生能在節日前問送什么禮物,說明他有心為對方準備禮物;設了預算,說明有規劃的意識,消費行為比較理性。既有心,又理性,基本可以歸入靠譜系列了。
這已經秒殺了一半的男朋友了好么!
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于200塊錢,而在于這200塊是和什么樣的人匹配。如果是沒有工資或資產性收入,偶爾做些兼職補貼生活費的學生黨,這個預算可以算得上并“不小氣”了。現在一二線城市大學生平均每個月的生活費大概1500元左右,對比來看,200塊也不算一個小數目。
更何況,花費一般是父母給的,買禮物大多是從自己的日常花銷里節省出來的,如果作為女友不考慮這些,而單純希望收到貴的禮物,哪怕超出男朋友的財力范圍,那我只能替你謝謝你男朋友的財(wu)大(si)氣(feng)粗(xian)了。
至于工作黨們就更不能一概而論了。剛工作和有一些積蓄的職場老人對消費的態度也不同,有房貸壓力的和沒壓力的花錢習慣不一樣。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怎么還喜歡搞高中試卷固定答案的那一套?
我記得王思聰之前在采訪里被問過一個問題,會送女朋友什么禮物。主持人以為“國民老公”會說出什么“豪門專享”,不過他的回答卻很接地氣:取決于我那時候有多少錢。
改寫一下就是,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盡可能給予最好的。
嗯,這可能才是送(biao)禮(zhen)物(xin)的正確節奏。
2
十個男生九個男生不知道七夕要送什么(還有一個是單身),那總得知道為什么要送禮物。說因為七夕所以送禮物的可以去面壁了,萬一以后馬爸爸把每天都變成個“xx”節,就是要每天送禮物咯。
其實無非兩個原因,
第一是證明自己對女朋友的愛、關心、在乎,當然借機增進下感情自然是最好的;第二是讓女朋友在她的朋友圈里可以“秀得起恩愛”
(當然她秀不秀是另外一說了)。
女生的從眾天性會使得她在閨蜜們紛紛曬玫瑰時也希望收到玫瑰,即便她并不喜歡。
據說男生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可是女生大多是相互學(嫉)習(妒)著成長起來的。
所以,我能理解,有時候女生真的不是在計較收到的禮物貴重與否,而不過是希望被其他女生羨慕而已,哪怕只是小小一下。畢竟,大多數女生的“公主夢”早就在生活面前碎了一地。(類比一下男生的“帝王夢”)
之前問過周圍的一些女生,期待男朋友送什么禮物。最高票的答案是心意。有一個女生說得特別誠懇:我當然期待他可以送我貴重的禮物,至少他是舍得為我花錢的,但這其實有些悲哀,如果這對他來說小菜一碟,那感覺很不重視我,如果因為買個禮物都要讓他吃不起飯了,那我會愧疚,更不可能收下。說到底,無非就是想知道禮物背后對我的真心。
如果連禮物都不曾想準備,的確讓人懷疑他對你的愛情,但如果禮物的貴重程度成了衡量對方是否愛你的唯一標準,那可能就是你們之間的愛情很脆弱了。
比起能用錢解決的,真愛,是需要用心解決的。
所以,回到開頭po主的問題上,我可能會特別正經地回答一下:
建議清單:
1、? 試著回答下列問題:對女朋友的了解程度有多少?是什么類型的女生?她平時會用什么價位的東西?平時的時間安排是什么樣的,娛樂活動有哪些?
注:當這些問題都有很清晰的答案時,女朋友的整體特點就差不多了然于胸了。下一步就是讓(tou)她(qi)開(suo)心(hao)啦。
2、? 實用派不要搞花里胡哨的,能用得上才最重要;吃貨就大膽地用送上零食;送精致小文藝女生千萬要注重禮物的“象征意義”;
注:確定禮物方向后的原則是,如果預算可以cover到她平時不舍得買的,就果斷下手,如果低于的話,快另辟蹊徑。
3、細節!細節!200塊的預算一定拿20塊用在裝飾上,比如買一個漂亮的袋子或禮盒,不要太大,也別過小,最好是除了禮物外有一些填充物,不是海綿泡沫阿喂,糖果、獨立包裝的巧克力等等。舉個栗子,口紅不要直接一小管立在桌子上,可以“藏”進鏤空的小筆記本里啊;
注:總之要有一個過程把禮物變得更有層次感。
4、? 大膽把你的肉麻(如果不會的話就抄你女朋友在追劇的臺詞吧)寫下來,卡片什么的雖然俗氣,但是不會有女生拒絕的,反而會讓禮物顯得更有溫度。
注:別隨便找張紙就寫了啊,不信的話,可以試一試...
嗯,我知道做這些都是反“男生思維”的,可是管用啊。
要知道,無論何時何地,真心都不該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