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鏡頭】
幾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與狗有關的故事。《一條狗的使命》,這部以狗為主角的電影,聚攏了眾多的話題。走出影院,幾個人在微冷的春夜里熱切地談論著自己養過的狗狗。口吻似乎不只是在說一條狗。聽說甚至有愛狗的人帶著狗狗上電影院,看得眼淚稀里嘩啦。電影上映15小時便打破同類型影片首日票房紀錄。在國內上映僅3天時間票房已破億。
在這個多元化和價值削平的時代,卻讓一條狗聚攏了這么巨大的人氣。不能不讓人唏噓而驚嘆,這個時代,有某種東西正在斷裂。一條叫貝利的狗,正以狗的方式,成為人們孤獨中的慰藉,縫補人們脆弱的情感裂痕。
不知道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在平常生活中是不是鏟屎官。加上以前《狗臉的歲月》和《忠犬八公》,這部《一條狗的命運》已經是第三部演狗的作品了。但不同的是,今年的這部并不局限于狗與人的感情,而是通過狗的視角,看人情冷暖,探測人性的陷阱。吃瓜群眾這次上了大當。就在他們帶著狗狗坐在電影院里喝著可樂吃著爆米花,為屏幕上狗狗的頑皮、萌態、純潔的眼神而陶醉傻笑時,電影的結尾又以伊森獨白的方式強調了影片的良苦用心:首先要開心,要竭盡全力的去幫助別人,舔你愛的人。對過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臉,對未來也不要愁眉苦臉。活在當下。
看起來有點牽強。很明顯,導演企圖通過貝利四次的轉世,以狗的方式,告訴人們這個道理。但這個使命實在太大了,只有100分鐘,狗狗又不能隨時說話。關鍵是,導演的套路太明顯太急躁,因此在這個抽象主題的表現上顯得并不從容,好像硬捆綁在狗身上的一個意義,十分不自然。
但我還是愿意試著去理解導演的良苦用心。畢竟“活在當下”,這是一個多么讓人無法拒絕的教誨。佛教智慧濃縮起來也就是“從當下出發”。
伊森第一次把流浪狗帶回家時,狗狗說,“這一瞬間我就決定要養這個男孩兒”,“他的名字叫伊森,我的名字叫貝利貝利貝利貝利貝利……”這個開頭奠定了電影的講述方式,以狗為第一人稱的主觀視角。那么我們就跟著貝利一起,用狗眼看世界吧。
當貝利第一次跟隨伊森到游樂場玩,伊森看漢娜玩射擊游戲。他聞到了伊森身上不同的氣味。那是什么?荷爾蒙的味道。伊森那么久注視著眼前的女孩,是要跟她玩嗎?為什么不去說?看來人類真復雜。還是我幫助他吧。于是貝利直接上去掀起漢娜的裙子。狗狗的惡作劇果然讓兩個年青人走到了一起。貝利成功地當了一次紅娘。看到伊森很開心,貝利也很開心。
伊森的父親因為工作的不順心變成了酒鬼,一個溫暖的家庭慢慢分崩離析。伊森后來又不幸受傷。這些變故對于貝利來說都無法理解。但他看到了伊森的不開心。尤其伊森因為腿疾而離開漢娜,獨自離家,貝利更陷入了迷茫。他不明白人類為什么總會做出一些奇怪的決定,為什么要離開?關于自卑,自尊,這對于一條狗來說是陌生的。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忠誠兩個字。跟誰在一起,就要不離不棄,相守到死。可是他們,相愛著卻要離開,一個個都不開心。貝利和媽媽,外公外婆在一起,在對伊森的思念中抑郁而終。這是貝利的第一世。
第二世,他轉世為一條警犬。他意。外地發現,蛋蛋沒啦!成了母狗!但她只是撩起腿看了一眼,轉身就跑了。她才懶得在無法改變的事情上糾纏。因為作為一條狗,總覺得思考活著的意義實在是浪費時間。還不如讓自己快樂。
新的主人并不比伊森好玩。整天看起來孤獨而疲倦。但貝利忠于職責,幫助主人尋找目標。她發現,只要她找到目標,主人就很高興。她便盡力地做好這一切,讓主人高興。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她救了一位落入水庫的女孩,又在救護主人時被歹徒槍擊。她是那么奮不顧身,不顧一切。因為她恪守狗的信條:思考在很多時候是浪費時間,不如做好眼前的事,活在當下。作為警犬,忠誠,勇敢,認準目標,完成任務,這就是活著的意義。這是第二世。狗狗并不因為主人的無趣和工作的單調而不開心,不因為沒了蛋蛋而傷心迷茫。她依舊認認真真作狗,認認真真作事。
第三次轉世時,是一條短腿狗,叫蒂諾,陪伴著一位黑人胖女孩。黑人女孩不喜歡與人交往,她會把自己藏在浴缸的泡沫中,與狗聊天,傾吐心事。她對著狗說,你要是我的男朋友多好啊!電影畫面滲透出濃厚的孤獨情緒。在巨大的城市里,卻只有她一個人和一條狗。蒂諾似乎嗅到了主人的情緒。在一次外出時,她看到一名男青年牽著一條高大的黑色長毛犬,她主動示好,纏著長毛犬跑前跑后。兩個狗的主人也因此走到了一起。狗狗又當了一次月老。這一世,蒂諾作為一條寵物狗,乖巧聽話,小鳥依人。她帶給黑人女孩的是一段長情的陪伴,直到老死。
第四世,他叫巴蒂。被一個女孩買回家,又被男主拋棄野外,成了一條可憐的流浪狗。巴蒂憑借著超強的嗅覺找到了伊森外公當年的農場。麥田,羊糞,泥土,小馬,青草,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但是伊森不認識他了。他已經轉世了四次。而伊森呢,也由當年的小鮮肉變成一個干癟的老人。伊森只是把他當成一只陌生的流浪狗,給了他食物和水。在巴蒂的死緾硬磨下,伊森終于收留了他。看到當年陽光俊郎的主人如今一個人孤獨又不開心,巴蒂決定幫助他找到漢娜。漢娜已經是當了外婆的人,但她離異了。當她在巴蒂的引領下來到伊森面前時,時光又煥發出新的光芒。伊森也在和巴蒂玩橄欖球游戲時,認出了巴蒂就是當年的貝利。四生四世,當年的貝利又回來了。
無論是貝利、艾莉、蒂諾還巴蒂,一條狗的四生四世,遭遇了不同的境遇。盡管四生四世的輪回里品種不同,相貌不同,主人不同,但作為狗,視角始終是一樣的。在狗的眼里,可謂閱盡了人世滄桑,看到了更真實的人情冷暖。伊森的父親,因為不能加薪升遷而抱怨遷怒家庭,成為酒鬼,離開了家。伊森因為火災和腿瘸而變得悶悶不樂,憎惡整個世界,拒絕了愛情和友情,在孤獨憂郁中度過了多半生。警犬隊的警察,一個人生活,沒有陪伴,沒有歡樂。黑人女孩因為社交恐懼把自己獨自封閉起來,漢娜也在老年獨居。在狗的眼里,人類的生活無疑混亂不堪。他們互相戒備,犯忌,恐懼,焦慮,動不動就吵架,就離開,總是一副苦臉相。而作為一條狗,只需要對主人忠誠。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下,無論遇到什么樣的主人,他們都不會背叛。作為一條狗,認為很多時候思考是浪費時間,活著就是要開心,不抱怨別人,不糾纏過往,不沉溺憂傷。無論哪一世,都不用糾結前生與后世,即使是身為警犬沒有球可玩沒有草坪打滾沒有伊森寵愛的時候,他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務,與主人收獲喜悅。和黑人女孩在一起,吃披薩和巧克力,靜靜地陪伴在主人身邊,沒有絲毫沮喪,每時每刻,他都只認準當下的事,享受當下的時光。這就是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
佛教中講的禪修和正念,都是強調修行者將思想集中于某一個點上,專注而不散亂,形成一種精進、不放逸的力量。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讓事情歸于簡單,此時不想彼時的事。腿瘸了,自卑自怨自艾,都是偏離了事情本身。其實世界沒有變,是人本身心理變化動搖了。狗狗在四生四世里,只活一世。而人只有一世,卻邪念重重,時空混亂顛倒。從這點看,狗先天就是參悟了的大師。有人說,狗的壽命短,是因為狗先天就懂得愛,因此不需要活那么長時間。
一條狗來到人的身邊,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你只要給他簡單的食物和清水,就足以換取他一世的忠誠相守。他會用他的方式,帶領你找到現世的安心,甚至一生的至愛。(痞子蔡《夜玫瑰》里的一對戀人,就是因狗而結緣)難道這就是一條狗的使命,就是為了讓人明白活在當下才是解脫之道?
世上真的有輪回轉世嗎?狗的輪回轉世里,會不會有前世的記憶呢?這當然是電影荒誕奇特的手法。但我愿意相信這是真的。所以,如果有一條流浪狗,在一個雨夜里出現在你家門前,死緾硬打不去,請收留它。說不定它就是你曾經養過的狗狗又轉世而來。說不定它背負著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的使命。
評分:8.1
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