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來到三年級下學期,雖然開學才沒幾天。豆豆的表現(xiàn)忽然讓我感覺有了質的飛躍,讓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在做作業(yè)自覺這件事情上,終于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學期,他中午去了學校的午餐班。所以中午的時間都是他自己的時間,自己來安排了。在之前讓他養(yǎng)成主動自覺完成作業(yè)這個習慣,還是我重點培養(yǎng)的一個方面。就在我還想著“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時。豆豆在沒有我們的督促和提醒的情況下,已經做到主動自覺利用中午在學校午休的時間,盡力的完成當天作業(yè)了。所以這學期晚上的時間相比之前變得輕松了許多,甚至可以有閑瑕的時間用來玩一會他喜歡的“雪花片“或者是晚飯前小看一會他喜歡的動畫片了。
?????? 這個從孩子內心自我生成的叫“自覺”的內在動力真是一個好東西。在我們享受著這個變化帶來的幸福感時,老天爺似乎覺得還需要給我們一些歷練。由于最近對《三生三世》有點著迷,我估且把這個歷練稱之升級前的“飛仙劫數(shù)”。哈哈,其實就是《正面管教》育兒體系里的“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 ?那么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是怎么“飛仙”的吧!
????? 由于孩子的主動自覺,今天早早的在吃晚飯前就完成了當天所有的寫字的作業(yè)。余下一項背書,豆豆和我達成共識,把這項作業(yè)留到晚飯后再完成。晚飯前的這段時間,讓他“小享受”一下看電視的美好時光,是不是一個很美好的夜晚呢?可是,結果并沒有那么完美。
????? 在吃完晚飯后,開始進入他的背書流程。可是,當他帶著書本,來到我跟前“通關”時,一遍不通過重讀,二遍不通過重讀,三遍不通過重讀······就這樣,時間過去了半個多小時,豆豆從一開始笑著來找我背書,到后面已經扭捏著臉非常不高興的來找我背書。對于我,自然也從平靜到有點著急,看著時間的流逝,被往往復復的折騰,慢慢的我的大腦蓋子下面像是“開水即將燒開”——有一股氣想要冒出來頂開蓋子,自然我也開始有點煩燥和不耐煩。在有了覺察后,讓自己冷靜下來,陪孩子一起讀課文,然后開始提醒他背書之前的讀課文要認真,要用心,不能關用嘴在讀要用心記才有效果。雖然這樣說了,但豆豆在“情緒蟲”的影響下,還是一直沒辦法順利的完成背書作業(yè)。接著,就開始關起門來與自己的“情緒蟲“抗爭去了。抗爭的過程還是比較曲折的,雖然我們兩個都從《正面管教》里知道了“大腦蓋子打開要及時關上”、“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這其中我們都在相互的努力。好在過程雖然波折但我們都沒有讓“情緒蟲”肆意作怪。在情緒平穩(wěn)后,豆豆終于用哭來爆發(fā)他心里的感受,當然這也是情緒管理里,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情緒表達“。豆豆哭著告訴我:“媽媽,你知道我為什么想發(fā)脾氣嗎?我很著急,為什么我現(xiàn)在這么努力的利用在學校的時間來做作業(yè)了,但是晚上還是要這么遲還沒做完功課。為什么,我就不能快快的做完作業(yè),留下一些時間來玩一會兒······“在他哭喊之前,沒有表達內心的感受之前,我對他行為解讀是:這孩子雖然在自覺上進步了,但在認真上還是要再加強。當聽完他的這一段哭訴后,我突然間覺察到,原來孩子內心當下更多的行為不是故意“不認真”,而是“著急”、“想快”、“想得到肯定”、“想爭取時間來玩會兒“,所以在這個動機下導致他草草地、心不在焉的讀課文,導致花了很多時間還是沒辦法背下課文。我終于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孩子所有的動機都是正面的,只是他還不知道“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
?????? 就在孩子情緒的爆發(fā)和表達中,讓我知道了問題的根源在哪里,我要做的不是責怪孩子,而是看到孩子在正面的動機下選擇了錯誤的、不合適的行為去達成他的目的,自然結果也會出現(xiàn)偏差。太好了“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看到了孩子錯誤行為背后的動機后,我一下子找到了處理當下的這件事情的辦法。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們成人要擺正心態(tài)來看待孩子,我們要來幫助孩子,我們可以通過這件事教會孩子這個就叫”欲速則不達“!感謝這個錯誤,當我和孩子都明白了以后,接下來我們在靜心后快速的完成了背書,同時我們都明白了——想快的初心是好的,但并不能讓“快”這個念頭在當下在大腦里跑出來,越是想“快”,當下越要靜心越要慢下來,因為古人很早就幫我總結了這樣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
????? 這個夜晚,這件事,讓我和孩子對“欲速則不達”都有了深刻的體會?;叵胛易约簞偝錾鐣ぷ鞯那皫啄辏鋵嵰步洺7高@個毛病,看著一堆的工作沒有完成,越是想早點完成,越是不想加班完成,到最后收獲的只有“著急”、“慌亂”、“忙中出錯”。如果在我小的時候,有人能幫助我早點體會這5個字就好了,或許就不要等到工作后用工作中的慘痛教訓,工作中的“自然后果”來參透這個道理了。
???? 與孩子相處的幾年里,雖然當下很多事情都是小事,但小事中蘊藏著很多大道理。感恩錯誤、感恩挑戰(zhàn),同時深刻體會陶行知老先生的這句話——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 最后,從這件事情上還讓我重溫了最近在看的一本書《兒童教育心理學》里的一些內容,作者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是這樣認為的:
1、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正面管教》重要理念之一
——成人要以兒童的視角來看待他們的處境,理解他們的錯誤判斷。成人不要期望兒童的的行為不會出錯,不要期望他們會按照成人成熟的理智來行動,而是要意識到,兒童在理解自身的處境時會經常犯錯。如果兒童不犯錯誤,兒童教育不僅不可能,也完全沒有必要。(書摘)
2、追求優(yōu)越感和自卑情緒——人性的一個重要心理事實
——在任何環(huán)境下兒童和成人都有一種追求優(yōu)越的強烈沖動,并且這些沖動是無法避免的。人的本性無法忍受長期的屈從,被輕視的感覺、不安全感和自卑感總是會喚醒人們登攀最高目標的愿望。(書摘)
——眾所周知,每個孩子都會去追求優(yōu)越感,而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并確保這種追求給孩子們帶來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不幸。孩子對于優(yōu)越感的追求會偏離對社會有益的方向,最終成為問題兒童。一個問題兒童的表現(xiàn)形式各式各樣,但其原因都是人性最本質的需求尋求優(yōu)越感和超越自卑心理。所以如果一個兒童的行為產生了錯誤,其原因往往是他為自己設置了錯誤的目標。(書摘)
????? 對于一個“壞孩子”、“壞學生”,內心也是渴望著對優(yōu)越感的追求。只是在被貼上標簽后,他們在正確的心理動機下,選擇了錯誤的行為方式來追求優(yōu)越感,來尋求外在的關注。做為成人重要的就是從錯誤行為中看到孩子的正面動機,引導孩子什么樣的行為方式能夠幫助他們超越自卑,尋求卓越。(自我總結)
?????? 生活中,成人和孩子需要明白“欲速則不達”!同時在家長們育兒的路上,我們牽著這只“蝸?!睍r也該明白這個道理,盡可能的放下心中的焦慮,讓我們靜心體會“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