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洞位于寶石山西側,與黃龍洞、紫云洞成犄角之勢。狀態(tài)如一等邊三角型,兩等邊交點是金鼓洞,兩等邊另一頭為黃龍洞、紫云洞。因為我自幼生活在不遠處道古橋畔,對這里很是熟悉。幼年時來這里玩耍,三個洞是常常光顧的。黃龍洞已被列入“新西湖十景”,現(xiàn)在又辟為“圓緣”民俗園,黃龍越劇團每天有折子戲的表演,吸引眾多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前來觀光休閑。紫云洞位于黃龍洞至棲霞嶺山道的中間,是翻山越嶺必經(jīng)之處,“紫氣東來”、氣象萬千,兼有南宋抗金名將牛皋之墓,浩氣長存。
相比黃龍洞和紫云洞,金鼓洞要寞落得多。從我家搬到道古橋邊,至今已有58年,五十幾年前攀登寶石山看到,那時金鼓洞的建筑已經(jīng)蕩然無存。金鼓洞的知名,主要是杭州本地市民去取一泓泉水,還有信佛之人前往燒香,除此以外只有隨意路過的游人了。
今天和夫人爬山,來到金鼓洞。坐下休息的時候,極目望去,這金鼓洞的摩崖石壁上有許多正方型的石洞。這石洞長寬約15厘米,深10厘米,肯定是當年建筑用房梁的支撐點。這些石洞引起我很大興趣,想必當年這里有許多的建筑。再想找找那些石洞,竟然發(fā)現(xiàn)以往從沒注意到許多的摩崖石刻!石刻有大有小,有一大的石刻高約三四米,字跡斑駁似乎是“歸來一窟”,另一處有“香港”、“英明”字樣,中間的字已不可認??磥磉@金鼓洞曾經(jīng)也輝煌過。
回到家,查了百度,才知道這金鼓洞還是很有來歷的。金鼓洞始建于康熙五年(1666),由全真道龍門派道人周太朗(1628—1711)創(chuàng)建,名曰鶴林道院。龍門派系道教主流——全真道的主流支派,處于道教的明清時代,由掌管天下道教的丘處機所傳。知道丘處機的人大多是從金庸先生《射雕英雄傳》而來,杭州有這樣一個與《英雄傳》有關的去處,不知“雕迷”們是否會激動一番?
當年金鼓洞參玄訪道者云集。先后傳弟子戴清源、高清昱、方清復、謝清涵、金清來、孟清晃、許清陽等。周太朗弟子中,高清昱去浙江天臺山,另開桐柏宮支派。其余住山弟子繼續(xù)在金鼓山傳衍。
高清昱前往的桐柏宮在縣城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九峰環(huán)抱,碧溪前流,是中國道教南宗祖庭,其鼎盛時期為唐代和宋代。那時,樓臺爭聳的宮觀有三十六處,有千僧萬道的規(guī)模。桐柏宮在規(guī)模上肯定壓倒了金鼓洞,并且高清昱以享年151歲謝世。由此看來金鼓洞的寞落是否也是前世注定的?
小區(qū)里有些信佛的老太太,因為住得近,常去金鼓洞燒香拜佛,這回也看到有腳登高跟皮鞋的女信徒頂禮膜拜。心里想,她們弄清楚了這是佛門還是道觀?亦或她們道、釋、儒不分?不管怎么說,有心向善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