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網上一條【史上最強同學聚會通知書】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火速占據了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熱搜,身邊的朋友和網友們紛紛評論轉發,成為了當日的熱門話題。
而這份號稱【史上最強同學聚會通知書】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引發如此火爆的社會輿論,除了是由于臨近年底同學聚會高發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因為這份通知書中幾條硬性要求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比如嚴禁駕駛豪車,佩戴名表首飾,嚴禁當著同學炫權炫富炫爹媽這幾項,就深深的戳到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的痛點。讓這份看似網絡段子一般的【通知書】,在大家微微一笑后心內感慨莫名。
是啊,曾幾何時,我們都天真無邪,以為這份情誼會永久烙印心間。可如今時過境遷,當我們再次相聚,卻都只是相互敷衍。
同學聚會這個美好的名字本該是我們懷念青春增進友誼的一個重要橋梁,可隨著時光逝去,這個美好的名字卻逐漸淪落成了一個炫富秀恩愛拉人脈吹牛b的大型酒場。臺面上,我們互相吹捧者對方的豐功偉績,角落里幾個沒有存在感的小伙伴們獨自玩著手機。從飯店到K吧,我們輪番作戰,肆意狂歡,內心里卻又倍感滄桑,孤獨無比。
當初那個說好以祭奠青春,擁抱過去為主題的歡聚一堂,現在恐怕早已被人忘得干凈了。
其實,自上班以來,這樣的同學聚會,我也已經很久沒有參與過了。
可能是我的個人性格使然吧,作為一個男生,從上學開始我就和班上大多數的男生愛好不同。他們對兵器籃球有著近乎瘋狂的喜愛,而我則癡迷于文學寫作,一開始我就和他們在不同軌跡,更別談現在能有多深的情誼了。曾經,我因礙于面子和情誼,參加過幾次這樣的聚會,感受可以簡單的用兩個字概括:煎熬。
是的,相信不只是我,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類似的感受。酒桌上,話題從來被那幾個在學業或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幾人主占,而如我這樣當初在學校默默無聞的小透明,除了集體碰酒之外,時常是這個場上的局外人。沒有人關心你的現在,也沒有人記得你的曾經,在別人的青春里我永遠是那個龍套角色,我的記憶里他們也只是我曾擦肩而過的路人。
那時年少,青春是我們共同的符號,是一群人的記憶。如今長大,青春這個詞變成了結交人脈的話題,成為了襯托成功的資本,那段美好時光如果自己不提,恐怕沒有幾個人會費心想起。
既然如此,同學聚會還有什么意義?
就像劉瑜在《有關的無關的人》中說的那樣:“那些與你毫無關系的人,就是毫無關系的,永遠都是毫無關系的。從認識的第一天開始,其實你就知道。就算是笑的甜甜蜜蜜,就算是有關無關痛癢的來往,就算你努力經營這段關系。而那些與你有關的,就是與你有關的,是逃也逃不掉的,就算你們只見過三次,就算你們三年彼此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簡直想不起他或者她的樣子,就算是你們隔著十萬八千里。 ”
記得那時,有朋友曾對我發表過這樣的觀點:同學聚會如果你只是想著緬懷過去,只能證明你自己還沒有長大。聚會最大的作用,是拓展人脈,經營關系,以備以后的不時之需,至于青春么,自己在家緬懷會兒也就夠了。
以前,我對他的觀點雖不贊同,但也承認,畢竟我們身體已經交給了社會,就要遵循一些它的社交規則,要不遲早會被這些規則玩兒死。可隨著我的眼界日漸提高,經歷過一些人情世故之后,我卻再也無法對這樣的觀點產生認同。
同學聚會或許能夠讓你重新拉攏到一些關系,但是少年,如果你以為只是憑這些你就擁有了人脈和資源,那你可就太天真了。
說別的太空洞,就我拿我一直在做的微博和公眾號來說好了。玩自媒體的小伙伴們應該都知道,微博和公眾號上有著數不清的互粉群和互推群,這些組織成立的目的只有一個,交換資源拉動內需。群里的成員大多水平相當,運營質量一般,相互推薦是各取所需。我們心里都明白,自己這點受眾群,想要獲取資源這是最直接也是最廉價的辦法。我們想要找咪蒙和冷笑話精選之類的大V互推,自己首先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吧!除非你們是一個公司的帳號或者你已經花夠了足額的廣告費,否則沒有一個大V會有如此好心帶你。
所以呀,人脈和資源是什么,是各取所需,你有我也有,大家一起發財。靠打情懷牌空手套白狼,對不起,大家都很忙,別開玩笑了好么?當然,假如你僅僅想著是抱大腿求一份工作或者簡單的順水人情,他們或許會給與幫助,可是他們給你的未必就是你所幻想的,到時沒有達到期許,你還得低頭賠笑。這種好處,我覺得還是靠自己比較妥當,因為人情這東西,真的是最難還的。
故而,我現在參與的一般都是三兩個好友的簡單聚會,杜絕這樣大場面的無效社交,至少氛圍和諧美好,我也不會尷尬,就算有事相求也能拉下臉來,遠比那些看似官方的場面聚會來的更為舒適、愜意。
我們已經生活的那么累了,如果連8小時之外的同學聚會都要緊繃著神經,那這生活還有什么所謂的樂趣可言呢?
網絡上流傳的那句關于同學聚會的意義,我認為很正確:
所謂同學聚會,真正的的意義不應該是為了維持人際關系,打發無聊時間,而是和過去的自己再次見面,找回那段屬于大家伙的美好回憶。
如果有一天,我再一次參加了同學聚會,那一定是關乎青春,關乎友誼,而不是為了社會交際。
我想,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想法,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
所以,我們真的不是不懷念過去,而是想把那份曾經最單純的美好留在心間,僅此而已。如果今年的同學聚會能夠回歸本質的話,我想我是一定會去的,但如果還是那老掉牙的一番客套的話就免了吧,畢竟我家還是有wifi的,用不著換個地方去蹭。
那么你呢,今年的同學聚會,你還會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