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從完成元妃所命的應制詩開始,共有25處描述黛玉的詩歌創作。除了前面介紹的幾次集體活動作詩外,黛玉還有幾首自己個人的,有代表性的長詩和組詩。
一次是在寶玉派晴雯送來兩塊舊帕,黛玉心領神會后,心情十分激動,竟想不起“嫌疑避諱”等事,隨即便在帕上題下了三首絕句。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
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
這三首詩和淚摻血,是女詩人在內心炙烈的愛情之火燃燒時,創作熱情高漲的產物。這種不顧避諱,大有“私相傳遞”之嫌的行為,在此之前女子的文學創作中,是極為罕見的,在寶玉愛情表達的鼓舞下,它寫出了黛玉對寶玉的深情關切。
《葬花吟》——林黛玉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著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飛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在黛玉的長詩大作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這首代表作:《葬花吟》。
《葬花吟》全詩共三百六十一個字,該詩可謂字字泣血,黛玉當時寫這首詩的背景,是與寶玉之間產生誤會后,又適逢碰到暮春的落花時節,黛玉十分感傷,她來到花冢,以落花自況,吟出此篇惜花傷春之作。
癡顰在那兒邊哭邊吟,這邊寶玉聽見,早已慟倒在山坡上,這首詩實在只該是寶玉聽到,因為只有他才能聽懂黛玉的悲鳴,只有他才能理解詩中蘊藏的真意。
這首詩實際上就是黛玉的詩讖,預示著黛玉最終的命運走向。“他年葬儂知是誰”“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飄泊難尋覓”等句,都說明黛玉如晴雯一般,于凄慘寂寞的境況中死去。
寶玉因賈府獲罪,和鳳姐等一干人等在外避禍未歸,黛玉擔心寶玉的安危,以至于日夜悲啼,終于“淚盡夭亡”“以證前緣”。最后一句“花落人亡兩不知”,將全詩的悲劇情緒推向了高潮。
寶玉聽完該詞,聯想到黛玉及眾女兒的不幸命運,擴展了這首詞的內涵,升華了它的意義,使其成為全書薄命女兒們的挽歌!可以說《葬花詞》是全本《紅樓夢》的主題曲 ,寶黛就是為作者代言的人。
《五美吟》——林黛玉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施
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虞姬
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薄命古今同。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明妃
……
這組詩共五首,是慨嘆“古史中有才色女子”命運的作品。
黛玉寫這首詩時,適逢七月“瓜果之節”,她命雪雁去取來各色的時令瓜果,以做祭奠之用。
后寶玉因擔心林妹妹心情郁結,深恐致病,便趕去安慰黛玉,誰知安慰不成,二人反倒相坐對泣。
幸得紫鵑送茶來打破僵局,這時,他就看到了那張寫著字的紙,拿起來還沒看是什么內容,就被不請自來的寶釵給打斷。
寶玉不知紙上所寫內容,恐黛玉有不便示人的東西,所以不敢擅自交予寶釵,早已將紙張藏入懷中,得到黛玉示意后,方同寶釵一同細看。
寶玉看后自是贊不絕口,連篤忠“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訓的寶釵,雖前面已說過“咱們這樣人家的女兒,倒不要這些‘詩詞’才華的名譽”之語,這時也不由得夸林妹妹這五首詩“命意新奇,別開生面”了。
在這五首詩中,黛玉嗟嘆“一代傾城”西施命運的不幸,遠在“白頭浣紗”東施之上。這是她慨嘆自己寄身賈府,雖有知己體貼,卻已是注定病體難支,將不久于人世的命運。
黛玉在《虞姬》一詩中,表達了自己對虞姬“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高貴品質的敬仰,鄙薄黥布彭越的茍且偷生。
在《明妃》詩中,黛玉對漢無帝的昏庸大加諷刺,雖貴為皇帝,卻受一個小小畫工的擺弄,表現了自己不肯聽人擺布的獨立性格。
還有綠珠和紅拂二人,雖然身份不高,只是權貴的侍妾,但她們卻有著巾幗不讓須眉的女丈夫氣概。
比之石崇平日的驕奢淫逸,綠珠對其以死相報,雖讓黛玉覺得不值,卻不得不為其勇敢動容,還有紅拂對真愛的勇敢追求,都是她在詩中謳歌的對象。
這五首詠史詩,表明黛玉希望追求傾心愛情與幸福生活的決心,但是,這些理想狀態在那個時代無異于天方夜譚,所以,這五首詩便預示著黛玉必將追求美滿婚姻而不得,最終抱憾身亡。
《桃花詩》——林黛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人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寶玉是被湘云派來的丫頭叫去看這首詩的,說是“姑娘們請二爺快出去瞧好詩”。
彼時,已是眾人皆看過,寶玉邊走邊讀完該詩,并不似以往讀到黛玉詩的表現,哈一味擊掌贊嘆,而是“并不稱贊,癡癡呆呆,竟要滾下淚來”。
“怕被眾人看見,忙自己拭了,”又問姐妹們是如何得來的,寶琴笑言為自己所寫。寶玉當然不信,并斷定,這必是“瀟湘子”之作。說寶琴比不得黛玉,曾經離喪,故作此哀音。
真不愧是黛玉之知己,寶玉認為真正好的詩,是嘔心瀝血用生命創作的結果。而這首詩中,含有創作者的發自靈魂深處的呼喊,而這聲音只有他能聽得見,只有他才真正懂得。
從此詩中,寶玉已經隱約看到黛玉將要經歷不幸,離他而去,因為,這首詩也是一首詩讖,預示著薄命的黛玉,即將如桃花般,憔悴失色,淚盡夭亡。如此的悲感,叫寶玉如何不落淚!
另外,還有一首《代別離》,是擬《春江花月夜》的格律所作,因此命名為《秋窗風雨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風雨急;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黛玉病臥瀟湘館,秋夜憑窗聽雨聲淅瀝,知寶釵不能如約前來,便于燈下看書。有幾首《秋閨怨》等詞,又惹得她心有所感,遂成此章。
此詩共十句,其中后半段暗伏寶玉被迫避難于外,淹留未歸,黛玉因牽掛寶玉,所以日夜啼哭,終于淚盡,抱恨夭亡。
等到寶玉重返大觀園來找黛玉,只空余“疏竹虛窗”一派蕭條,昔日“鳳尾聲聲龍吟細細”的瀟湘館,如今早已是人去屋空,物在人亡,滿目“落葉蕭蕭寒煙漠漠”的景象。偌大個瀟湘館內,只剩下寶玉一人淚灑窗紗!
作為大觀園中的女詩者,《紅樓夢》中的詩魂,黛玉是作者曹雪芹詩性心靈的寄托,擔著為作者代言的重任。
因此黛玉的詩作,除了具有作為“詩如其人”的特點,為刻畫黛玉的性格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外,作者還讓她以心嘔詩,全身心的投入創作。因而黛玉的詩總是在她心情極不平靜的狀態下進行,所以她的詩總暴發著一種感人肺腑、動人心魄的力量。
在詩中,她個人的痛苦也超出其性格本體,化為她對人生及生命意義的普遍探求,具有廣泛的詩美意義。
因此,我們讀其詩時,切莫只憑個人武斷,狹隘的僅僅將其看作是黛玉的悼己傷身之作,否則,這些詩的格局勢必會小了很多,也必將削弱它們作為文學藝術的感染力。
無戒365天極限挑戰日更營 第(24)天?
? ? ? ? ? ? ? ? 《紅樓夢人物解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