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頭等艙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最近,一個朋友跟我說:“階層上升通道的大門即將關閉,階層固化已成必然”。我覺得這是正常現象。

從古至今,總有5%的窮人可以突圍而出。

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窮人思維。

什么是窮人思維


住在我家的樓下的王阿姨,

買菜的時候特別折騰,

去小區門口華聯超市一看:

“生菜要三塊五一斤,太貴。”

于是,她坐八站公交到沃爾瑪,

“更貴,四塊錢一斤。”

又坐公交車到五站路遠的永輝,

“三塊一斤,太好了。”

于是,她買了5斤,樂呵呵地回家了。

折騰半天,扣去車費,還倒虧錢。

這就是窮人思維啊,明明可以拿錢來解決的事情,非要浪費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

窮人思維是怎么煉成的


美國經濟學家穆來納森找到心理學家沙菲爾:“我們一起來研究個問題吧”

經過十年調查研究,他倆終于找到答案了。

窮人無法擺脫貧窮的罪魁是——稀缺心態。

何謂稀缺心態?

就是“越是稀缺什么,就越在意什么”。

我上面提到的王阿姨就是這樣,經濟條件不好,就會想法設法省錢,精打細算的過日子。

這樣導致的后果是,會因為過度關注眼前問題而沒有精力考慮長遠問題,會嚴重影響判斷力,造成短視。

也就是活著活著會變傻的。

更嚴重的是,長期處于稀缺狀態的人,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會降低,所以非常容易沖動。

也就是活著活著,會變成沖動的傻子。

殊不知,這是一種牢籠:

缺錢->注意力集中在錢上->大腦浮現各種與錢有關的事情,變得沖動失去控制力->錯誤的判斷導致做出錯誤的決定->放大對錢的稀缺心態->惡性循環。

如何突破自己的階層


建立富人思維。

什么是富人思維呢?

舉個例子。

我有兩個同事,小張和俊杰。

兩個人同時入職,結果三年后俊杰的工資漲了4倍,而小張工資漲了2倍,他們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原來,俊杰剛入職的時候,借錢在公司附近租房,而小張則選擇了便宜的郊區,每天要花4個小時在路上。

俊杰把小張花在路上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工資半年就漲了一倍,很快還清了借來的錢,并且后期的工資越漲越快。

俊杰就是典型的富人思維,他沒有因為自己缺錢而選擇住便宜的、離公司遠的郊區。

而是考慮怎么才能在自己沒有錢的狀態下,還能公司附近租貴的房子住。

富人思維是以目標為導向,想方設法達到目標。

窮人思維,注重眼前,降低判斷力和控制力,困在惡性循環的牢籠里。

自古以來,每個朝代都有階層固化。

但無論階層怎么固化,

總有5%的窮人可以突圍而出。

因為他們跳出了稀缺導致的窮人思維。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說過一句類似的話:

“即使你們把我身上的衣服剝得精光,

然后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帶,

但只要有一支商隊從我身邊路過。

我就會成為一個新的百萬富翁。”

一個人的思維,決定了他在什么階層。

我們和頭等艙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