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好久的《新國文》(讀庫版),一直有心學習,卻拖延癥嚴重。
今天,在簡書上開始,分享我的“上學”經歷,以此督促自己完成“學業”。
本書以養成共和國民之人格為目的,惟所有材料,必求合于兒童心理。不為好高鶩遠之論;本書包含理科及天文地理歷史等科之常識;本書注重立身居家處世,及重人道愛生物等,以擴國民之德量;本書注重實業,以養成獨立自營之能力,并附書信賬薄票據各種文件,凡國民生活上必須知識無不詳備......
單看這幾句,都頻頻點頭!教!育!本來就應該這樣嘛?
當然,這是還沒看編者名單前的佩服。后來,,,看到蔡元培(光緒進士,北京大學校長)、莊俞(商務印書館編譯員,提倡實用主義教育)、沈頤(中華書局創辦人之一)、高鳳謙(浙江大學總教習,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張元濟(清末進士,商務印書館董事長,上海文史館館長)、秦同培(《白話史記讀本》注釋)、樊炳清(與王國維、沈宏并稱“東文學社三杰”,擔任四大叢書《科學叢書》、《哲學叢書》、《農學叢書》、《教育叢書》和兩大雜志《農學報》、《教育世界》的主要編譯)、譚廉(《世界地圖集》35年版作者)...,對這套教材的敬意就更深了!學貫中西的大家,為了開蒙教育那么費盡心力,既然有緣讀了,就要好好研究一番,向他們致敬!
如果懶癌沒發作,今后每天學一篇,當然,特殊情況就當“放假”處理。
二零一五年九月八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