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集Ⅲ?朧月》。關于“? ”后面這個副標題,我想了蠻久,要不要加,加了起什么字好,能表現這本個人文集的主題又好聽,我首先想到的是「囍說(yuè)」,又覺得二了吧唧,搞不好大家以為“喜說(shuō)”了。后來,用了簡單的「朧月」兩字,原因很簡單,男朋友的生日在十二月份。「朧月」是日本對12月份的稱呼,中國對12月的稱呼是冰月,還是日語意思讀來唯美些,我一向對起名這樣的事情高逼格不起來,想想這文集的名字也就知道了。
《流水集》第一本時候沒想會有第二本,樂貓印客網印了第二本,沒想一年后的現在就編輯了第三本。
我是真沒覺得自己寫東西有多好,讀自己的文字會犯尷尬癥,于是我其實很少回頭去看自己寫過的東西。小學寫作不好,被語文老師做差文范例課堂閱讀的經歷可不怎么美好,還逐字句分析,丟人現眼壞了。到高中語文課上作文也會當優秀范文念這樣一個過程,自己也是有付出努力的。我只是喜歡記錄,這種記錄本身的意義大于對寫作的熱愛。
整理這本文集,源于幾個月前我就開始考慮給男朋友送什么生日禮物好。沒錯12月份的生日,我提前半年便開始策劃構想,因為他對我很重要,因為這是我們在一起后他過的第一個生日。我們交往的近一年里,我給他送過衣服鞋子包包航模打火機......無法在物質上下功夫,只能在心意和新意上費些勁了。在此之前我參考了知乎問題“你送過或收到過什么特別的禮物?”答案五花八門,不乏感動且實用的。最終我想到前幾年我在豆瓣小組看過一個貼子,一個姑娘為男朋友18周歲的生日準備了從他出生到18歲的18份禮物,并附有卡片。于是我想效仿一下,男朋友年底過29歲的生日,準備29份禮物是太耗時費腦了,想到他是07年來烏魯木齊的,那年他21歲,我準備了07年到15年9年的生日禮物,每年都有一封信,一件小禮物,并不是貴重的東西,包括彩虹糖、音樂CD、剃須刀、一盒百樂水筆等之類的小物,還有他出生當天的河南日報(他祖籍河南)、與他生日8位數號碼相符的人民幣、刻有紀念文字的瑞士軍刀這幾份禮物比較與眾不同,我又專門買了無印良品的信紙和信封,網購了禮盒,我用了很久時間去準備卻甘之如飴。而他的29歲生日禮物便是這本書。
文集的小說、隨筆和詩詞部分,是平時發在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的,關注我的朋友們應該都看過這些文章。隨筆的《和男友二三事》,詩詞的《組詩》和《情詩一首》是特別寫給男朋友的。日志出自2014年5月到2015年10月我的網易博客,從14歲有了人生的第一本日記,我就養成了記錄的習慣,并堅持到現在。博客大約初三開始寫的,163日記本、淘酷網、百度空間,新浪、MSN space、騰訊、blogcn、博客大巴等都用過。日志是博客日志,日記是手寫日記,日記寫的比較隱私,博客大眾化一點,不過寫的還是比較私人和情緒化。高中時候印的《足跡》和大學的《流水集》的日志部分,我幾乎原文搬運,只動了別字和錯句,從《流水集Ⅱ》開始,遇到敏感的我會刪改一些內容,可90%的文字記錄都是源于內心的真情實感。去年寫了一年手賬,寫滿了一本filofax,今年也沒再繼續。我堅持記錄的意義,只為日后的哪一天讀到這些文字,仍可感慨自己也有過的青蔥歲月。我走過不少彎路,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差生更非優等生,如果年紀比我小的人,如果他們碰到了我在青少年時期的困惑,如果他們有幸讀過我的博客或這些印成鉛字的文字,我想告訴他們學習為自己學,生活為自己活,懂得控制情緒,不要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
從文學角度看,我寫的文章縱有漏洞百出和言辭不謹慎的地方,可我想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越來越好的吧,反正我就是覺得每年寫的東西都比過去自己寫的更上一個臺階。每段時期看自己寫的東西,內心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甚至我沒辦法仔細看我過去幾年寫的東西和心情,覺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不好意思。我也會繼續訓練自己,多練筆,多寫有內涵的而非無病呻吟的文字。此外多讀點書,好書,把時間不要浪費在手機和美劇上。
這一年的日志說工作較多一些,其余是跟男朋友的感情。我很珍惜我們的遇見和相愛,日子時時充滿試探和驚喜。我確信他會是陪我到人生終點的那個人,用《生活大爆炸》Howard唱給Bernadette情歌里的那句話概括就是“How good my life would get /From the moment that I met you而我幸福的起點是在初次遇見你”。這本書上所記錄的,男朋友從未讀過,想想,男生一般不怎么看啰哩吧嗦的文字吧。我只想讓他知道他愛上的是個值得的人,雖然這個姑娘缺點多多又很自卑,雖然她在生活中有點偏執和做事沖動,可她自始至終想把最好的一切給他,她自始至終對他們的感情沒存在一絲猶豫,并毫無保留相信他。
Memory Timeline,回憶時間線。我有糾結過把這些文字印在書里合不合適,可一想并不會有更多人讀到它們,即使拿起這本文集,也可以選擇忽略。我想應該不會有太多人過度熱衷我們間的交往細節。而同時它又是有趣且難得的記錄,起碼在我看來。這些碎言碎語是發在飯否的,從我們認識到現在,我們之間的故事,我所有的小心思、小情緒。我之前有給他提過想拿給他看,然而并沒有,覺得目前是時候了。我們2015年初重逢并在一起,早在去年我剛到北站上班,我們接觸過幾次,僅限于打招呼。一直到一月份,因緣巧合下,我們在一起了。自己看Memory Timeline的時候,好幾次犯尷尬癥,可是笑笑罵罵的看下來了,卻更發感受到男朋友對我無限包容和愛意,幸福滿滿就是了。他不知道的是我是個話嘮,吃喝拉撒也要往飯否上記,很無聊是不是。早在去年認識的時候,關于他,我就記了簡單的無關緊要的一句話在飯否,今日看,多了莫名的親切和犯傻。
這本個人文集還是會印6冊,所以我想 看到Memory Timeline的人不會很多,大家嫌累贅也可以不讀,于你們的無關緊要是我的重要記憶。所以這部分內容我放在了文集的最后。
我希望能將記錄的習慣一直持續下去,但愿晚年回首能長嘆一句「這一生沒白過」。
李佳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