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爛漫的小學生活,像門前的槐樹花一樣在人們不經意的目光下凋落,懵懵懂懂的初中生活就已開始。記得當年在參加小學升初中的考試前,我們中心小學進行了預選,老師的解釋是中學的考場坐不下太多的學生,當時我們都相信了老師的話,就這樣有部分同學沒有參加考試,現在想來可能是學校為了較高的升學率。
第一次進中學門,也是這次升學考試。記得當年是兔年,老師叫我們幾個屬兔的同學在第一排,帶領大家去參加考試,老師說吉利,我們也信了。記得考完后,有一道數學題比較難,老師就問我們幾個做對了沒,我說沒做對,老師非常失望,連聲說今年希望不大,我也很內疚,因為考不好中小的牌子就砸了。考完試,郁悶的心情像云霧山頂的云朵,一陣風吹過,云消霧散。
忙碌快樂的假期很快結束,盼望中的初中生活就要開始。我們的中學在街頭,學校不大,五六百學生,二十多老師,教室兩排四棟,另外還有老師和學生宿舍數棟,都是平頂磚瓦房。學校有兩個門,一個新修建的門,朝南,一個舊門,朝北,一般情況下,大家走北門。北門是一堵兩邊土墻,中間缺口自然形成的通道。每天上下學時,一群衣衫破爛,滿臉通紅,書包打滿補丁的青澀少男少女,你追我趕涌出校門,蔚為壯觀。對這個校門,我還是有點恐懼,因為,上學總是遲到,最害怕碰到老師或校長。如果遲到了,會把書包藏在校門外的土墻縫隙,然后一個人悄悄溜進教室。
操場在學校的東面,是一塊不大的土面,坑坑洼洼,有一付籃球架,還有數面水泥砌成的乒乓球案。學校開運動會、學生上早操,上體育課,下課時玩耍一般都在操場。乒乓球案附近,有一口小井,深不過數丈,水質渾濁,水量較少。操場的北面是一片小樹林,里面長著槐樹、白楊樹,每年春季,槐花開滿樹枝,一陣風吹過,花香四溢。
籃球場總是課間活動的主要場所,一下課,一群愛好籃球的同學,隨時會組織一場比賽,或三對三,或五對五,有時也和老師比賽。現在回憶起來,在藍天白云下,操場周邊的白楊樹嘩嘩嘩作響,一群衣著襤褸,穿著媽媽納的腳趾外露的布鞋的少年,滿頭大汗,在籃球場上你搶我奪,無論輸贏,臉上總是掛滿開心的笑容。場邊站滿了圍觀的同學,有男同學,也有女同學,男同學更在意那個隊伍贏,女同學更在意自己白馬王子的表現。上課鈴一響,所有的同學都急匆匆跑進教室,操場又恢復了平靜。
學習沒有那么緊張,家長很少問你的學習情況,老師也閑庭信步,悠悠哉哉地講著課。記得初中一年級的班主任是數學老師,我數學一直好,所以老師很是器重,有時老師忙,就叫我替他把作業批閱了,用老師的話說,我數學都會,可以批閱作業。在老師持續的表揚下,我當時把課本的數學題做了四遍,每道題的答案基本上都能背下來了。從此以后,數學對我就簡單了,我當時連課本的編排順序,以及為什么會選這道題做例題都有心得。初中二年級的班主任是一位英語老師,也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老師,每天提著一架雙卡錄音機,給我們播放英語磁帶,還有沒完沒了的抄寫英語語法。不知道為什么。英語對我就像天書,記得有次我抱著全班的作業去交,老師突然說,他發現我英語啥也不會,為啥不問啊!我支支吾吾的回答,我不知道問啥問題,老師笑了,我也笑了。初中三年級的班主任是一位物理老師,執著,嚴謹,對教學一絲不茍,就是在上課時喜歡談時政,談感想,一節課,多半會在無聊中度過。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知識淵博,有的個性儒雅,有的風趣幽默,都盡心盡力的為我們傳授知識。學生學習很認真,天剛麻麻亮,就會有學生拿著書本,在教室里,在操場上,在校園的每個角落,背英語、政治。常常是這樣的情景,一場大雪過后,教室的屋頂上,操場上,白茫茫一片,玻璃窗戶上覆著一層厚厚的冰層,一群穿著單薄棉襖的學生,踩著厚厚的積雪,凍得發紫的雙手,捧著一本書,邊看邊背,身后留下長長的腳印。偶爾,樹上的小鳥撲騰著飛出鳥窩,樹枝上的積雪抖落下來,落在頭上,這時,晨讀的同學會抬起頭,盯著樹枝出一會兒神,又嘰嘰喳喳的背課文去了。
當時的班級不大,有四十多個學生,男生青澀懵懂,全部精力放在女生身上,女生如花綻放,今天穿一件花格襯衣,明天穿一條健美褲,后天留一個馬尾辮,迷得男生整日暈頭轉向。要是那位男生喜歡上了那位女生,就會悄悄向女生的桌框、書包里放紙條,上面的內容,大部分寫著放學后,在某某地方見,感覺像地下黨接頭。女生收到紙條,有的會撕掉,有的會大聲罵出聲來,有的會將紙條塞進別人的書包。那時的喜歡是懵懵懂懂的,常常有許多男同學喜歡同一個女生,為此而大打出手。
考試前,學校會放一兩天假,叫學生自己復習。調皮的學生會約上三五個同學,在山頂的小樹林里去玩。小樹林綿延數公里,大部分是杏樹,春季來臨,漫山遍野是紅彤彤的一片花海,到夏季,樹上的杏子熟了,枝頭滿是黃澄澄的杏子,我們會攀上樹梢,采摘最大最黃的那顆。到秋季,滿山的樹葉會慢慢變紅,一天一個樣子,像一位美麗的百變女郎。除了采摘果實,我們也會攀上樹枝,倚在樹杈處看書,山風吹來,樹葉婆娑,樹身搖曳,那種愜意無以言表。山頂有一破敗的道觀,殘留一樓門和滿地的斷磚殘瓦,站在山頂,極目四望,周圍的山峰此起彼伏,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山上還有一處十分隱秘的防空洞,也是我們冒險的樂園。去山上復習是借口,玩耍才是主題。記得有次考試前,我們像往常一樣去山上,路過一山神廟,見廟門開著,就走進去,有同學想求一卦,看這次考試成績如何,搖出一卦,查卦薄一看是心不誠,罰水一擔,清油5斤,嚇得其他同學拔腿就跑,至今想來,仍然忍俊不禁。
當時,武俠小說、電影盛行,每個男同學都有一個大俠夢。為了表現自己的男人氣概和威猛英武,三五人會結拜,組成一個門派,有華山派、有武當派,派與派之間常常爭斗。如果某個同學得罪了其中一個幫派,就邀請其他幫派為自己撐腰出氣。記得有次周末放學,我們騎著自行車往家里走,在半道上,遇到一群同學圍在一起,準備打斗,用當時的話說,叫收拾一下。雙方劍拔弩張,結果一個同學說,老師來了,嚇得械斗雙方的同學四下逃散。回到學校后,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他們,老師說,如果以后發現此類現象,叫家長領回家,嚇得他們一個個面如土灰,當日的囂張氣焰不再。現在想起這些,不由讓人哈哈大笑。
當時學校把學生分為住校生和通家生。通家生一般離學校七八里,每天可以回家,住校生每周回家一次。我是通家生,每天天剛微微亮,同村的同學會在我家門口等我,然后一起去上學。無論是下雨天,下雪天,還是濃霜天,我們堅持騎自行車去上學。如今的夢里,常常是,藍天白云下,在蜿蜒曲折的山梁公路上,一群少年,頂著微微晨風,一邊唱著歌,一邊撒著自行車把手,你追我趕,歡快地去上學。其他季節還可以,若是到了冬季,凍僵的雙手到學校后不能寫字,害得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現在想來,仍心有余悸。
受苦最多的,應該是住校的同學。他們每周回家一次。從家里帶些媽媽烙好的饃饃,一罐漿水,少許土豆,換洗的衣服,一塊錢的生活費,就開始一周的求學生活。除了少部分在街上村民家住宿外,大部分住在學校宿舍。學校宿舍有一間教室那么大,里面擺滿了煤油爐,面,菜,土豆,以及水桶,上下兩層的木質床大概住著三四十個學生。每天的飯就是煮半鍋土豆,下半鍋刀削面,再調點鹽和醋或者漿水,一吃就是兩大碗,有懶散的同學會啃些饃饃,但一過周三,饃饃上會長出一層綠毛,他們就刮掉綠毛,繼續吃。一到夏天,宿舍里無法進人,地面上全是濕濕的水,空氣里彌漫著煤油味、發霉的饃饃味,臭汗味。尤其是到了冬天,北風像刀子一樣,凍得人瑟瑟發抖,他們就人靠人,卷縮在冰冷的床板上,你吹著牛皮,他唱著歌,還有的罵著人,鬧騰到很晚才能入睡。長期的營養不良,許多同學面黃肌瘦,精神恍惚,一到課堂就是睡覺。除了這些,最重要是缺水,由于山梁地勢高,到處沒水,井里沒水,溝里沒水,泉里沒水,他們就成群結對到處找水,找到的水也是水質渾濁,需要沉淀好長時間才能用。苦難的經歷是一筆財富,艱難的生活鑄就了同學們堅毅果敢的性格,在后來的學習生活中,他們處處表現了超人的毅力,克服了無數艱難困苦,打拼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無憂無慮的初中生活,像雨后的彩虹,絢麗燦爛,一眨眼就消失。有的同學考上了中專,有的考上了高中,有的早早出門打工、做生意,每個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譜寫了精彩的人生華章。
歲月像一首歌,歌詞早已忘記,但旋律依然清晰。三十年過去了,每個同學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所有事,如同昨天剛剛發生的,時間逾久逾難忘。所以,寫這篇記錄曾經炫如煙花的的青春歲月的文章,留作自己永遠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