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爾基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古人也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此可見讀書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了。就我個人而言,讀過的書并不是很多,但每一本確實是用心去讀了,算下來也是受益匪淺。
曾經在高中教材上有一篇課文叫做老人與海,大文豪海明威的這部作品,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尤其那句人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是讀過這本書的人,內心都是受到震撼的!故事發生在一位古巴老漁民圣地亞哥的身上,他無依無靠,住在海邊的棚子里,但有個叫馬諾林的孩子卻十分崇拜他,與他交好。本是風燭殘年的老人因為有孩子的陪伴生活也多了幾分色彩,萌生了出海捕魚的想法,在經歷了八十四天的徒勞無獲后,終于在第八十五天捕到一條大魚。遠海人跡罕至,老人忍受著孤獨,把海鳥當成朋友,把大海成為美麗的她,掛念著馬諾林的生活,關心著自己喜歡的球隊的動態……可是歸途并沒有他想的那么簡單,大馬林魚的氣味接二連三的引來鯊魚,老人不得不為保住捕獲的大魚及自己的安危而與鯊魚進行一次又一次艱苦卓絕的斗爭,每一次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可是老人堅毅勇敢,間歇中回想起自己年輕時的健壯,回想起孩子的期待,斗志又被激起。一次一次,刀子折斷了,還有許多鯊魚來圍攻,老人仍然堅強不屈地支撐著。他在心里說:“只要我有槳,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辦法去揍死它們”。在這種意志的支持下,老人帶著只剩骸骨的大魚回到漁村。人們驚嘆大魚的同時重燃對老人的敬佩。
故事到這里結束了,但是內涵卻不至于此。作品竭力渲染鯖鯊的兇殘和星鯊的貪婪,年邁體衰的老人正是在同這些強暴者的搏斗中,煥發出“硬漢子”精神的奪目光輝。這也是主人公值得我們敬佩的原因所在,盡管自身弱小,卻永不認輸,老人身上閃爍的光芒足以對每一個人產生影響。不要懼怕自身的弱小,只要內心有信仰,不服輸,就可以戰勝很多困難。
無論處在順境還是逆境,自然或是社會中,人應該正視現實,接受一切并超越它,繼續自己的人生之旅。縱然面對死亡,也要漠然處之,寧折勿彎,這是桑提亞哥所執著的人生要義,也是《老人與海》的哲理閃光。命運總是與人作對,人不管如何努力拼搏,終不免失敗。盡管如此,人還是要苦苦奮斗,并盡量保持自己的尊嚴,他在肉體上可以被打垮,但在精神上永遠是個強者。衷心的希望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能從中取得收獲,做一個和圣地亞哥一樣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