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后,打開這封信時,你可能會好奇地想,我把你帶回到這個遙遠的下午,會問你哪些問題。
宇宙之外是什么,海邊沙灘上一個小貝殼里是否也存在一個宇宙?
如果人生倒著活,以終為始,生命將會何等石破天驚?
為什么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如何愛美愛自己愛她人?
為什么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好奇心比答案重要?
為什么要和金錢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
為什么人作為個體所承載的能量值千差萬別?
上下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世界很大,在時空坐標下,我們生活在宇宙銀河系中太陽星系的地球上,根據放射性同位素檢測法,地球約形成于46億年前。6億年前海洋生物出現,4億年前魚類兩棲類動物出現,陸地植物出現,3.5億年前昆蟲爬行類動物出現,2.5億年前哺乳動物出現,1.8億年前鳥類出現恐龍繁盛,2500萬年前哺乳類動物分化,400-250萬年前古猿人出現,40-20萬年前早期智人出現,20萬年前現代智人出現(以上時間節點都是大約時間)。如果把地球46億年的歷史壓縮成普通的一天24小時,那么人類在午夜前1分鐘17秒出場。按照這個比例,人類有記錄的歷史不過幾秒鐘長,在宇宙維度中一個人的一生僅僅是剎那功夫。
出生入死,向死而生。
如果運氣好,生命是個3萬多天的期權(72萬小時),未來基因科技有可能讓人活到120歲或永生。個體面對期權有使用權沒占有權。在這個期權中十年幼小十年昏老,還有一半光陰在睡夢中去了。而且這段期權是個加速度過程,一年時間對于7歲孩子來說是他全部生命的1/7,同樣一年時間對于76歲老人來說是他過往生命的1/76,所以對時間的感受而言,少年時光黏稠而透明,會清晰地烙在一個人一生的記憶里,成年時光稀薄而渾濁,記不清去年今日和明年此時的區別。孩童度日如年,成年白駒過隙。人生苦短,請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人和事物上。
審美: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滋養人,丑消耗人。審美入口來自對美的感知力,審美出口來自對美的表現力。美有萬千,有形具象的天地自然萬物生靈之美,無形抽象的節奏秩序和協邏輯之美。
生活品質與審美能力正相關,在生活里發現欣賞實踐美。人除去生活中必要瑣碎,可支配的能動時間有限。珍視眼前物,感恩當下餐。多講究少將就。吃飯講食材,穿衣講面料,住房講格局。讓審美有縱深,有彈性,開闊不狹隘。咽得下白菜豆腐,品得了陽春白雪。精致生活里需要有生命力的粗糙,就像大觀園里也需要劉姥姥。將心注入,給美留足帶寬,細微處見天地,細節里有魔鬼,捕捉不經意的美好瞬間。不同審美有不同呈現:穿衣簡潔明快佩戴玉,不同于打扮花哨前衛,戴拇指粗金鏈子。餐桌上擺筷子托,用精致瓷具,不同于用一次性筷子不銹鋼碗。家里墻上掛有品味畫作,不同于把花開富貴十字繡鑲進鏡框。給自行車配個舒適座椅,不同于在豪車擋風玻璃后放個塑料鍍金擺件。欣賞古典音樂看小眾電影,不同于聽洗腦口水歌追熱門爆米花電影。
從瓦爾登湖到喬布斯到無印良品宜家再到安藤忠雄,都是追求樸素精致,冷靜克制不打擾的美,現今實踐這種美的行為叫斷舍離。如果不打擾的美是積弱宋代汝窯的雨過天青色,那對應的濃烈奔放的美就是盛世大唐東窯的炫麗唐三彩。一個是黛玉高冷孤獨之美,一個是寶釵熱情開放之美。美沒有好壞分別,美沒有第一名。
弱水三千,通過美找到你的一瓢飲。外在美是內在氣質美的全息投射,美來自客觀承認接納自己所帶來的內心恬靜,來自內在氣質與外在表象的和諧統一,看見真我。從美的覺醒到美的沉思,美是漫無目的終極形式的自由。
好奇心想象力:人心里有靈,肆意暢游時,好奇心和想象力一定是那對隱形的翅膀。有人活成了十八歲的朽木,也有人活成了八十歲的青藤,區別他們的是內核里有沒有顆好奇心。好奇心強的人在世間行走就像小鹿闖入森林田野,好奇心缺失的人在世間就像小鹿步入沙漠沼澤。好奇心會驅使人對一件事進入ALL?IN狀態,置心一處,臻于至善。沉浸感環繞,偶爾生成澎湃心流,心流是物我兩忘后與宇宙萬物同頻共振生成的巔峰體驗。蘇東坡平生為口忙研制東坡肉進階成吃貨時,達芬奇深夜冒著教會禁忌解剖人體時,齊白石臨摹借來的芥子園畫譜時,我猜會有心流降臨在他們身上。充滿好奇心的人元氣滿滿,他們會優雅的老去,而不是像一般人那樣枯萎凋零。
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有邊界而想象力無邊無界。同樣一個圓,既是太陽又是瞳孔,既是輪子又是蘋果,既是漣漪也是水滴。人和動物最主要區別在于人能想象腦補出未來畫面,而動物則被困在永恒的當下。根據吸引力法則,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想象制成PPT,時常在腦中播放,向宇宙下訂單,夢想終會成真。
金錢:錢是最好的仆人,錢是最壞的主人。若想變得富有,請不斷創造或買入資產,資產是那些能日夜不停自動產生收益的系統,能把錢帶到你口袋的東西。通過資產賺的錢稱為被動收入,這時錢是你的仆人,錢在為你工作,你是在修管道;相反,若整日為錢奔波為生計所迫,這種收入稱為主動收入,這時錢是你的主人,你在為錢工作,你是在挑水。
怎樣把挑水變成修管道呢?
答案是專注于做高杠桿率的事情(high-leverage-activities),即把單位時間多次賣或賣給更多人,從而提高個人影響力。如去TED演講錄可汗視頻寫文章寫歌寫程序等,這些事都打穿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所謂個人財務自由,是指個人不必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實現財務自由是實現其它自由的必要條件。思考質量與系統效率決定了賺錢的多與少快與慢(李笑來說)。內在心靈富足間接外化成物質富有。財富終極邏輯在于積累和復利。很多了不起,和錢沒關系,但用好了錢,也能做出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健體:人出生是從0到1,之后是不斷提高身價在1后邊加各種0的過程,一旦前邊健康的1不在,后邊加再多0也失去意義。身心康健才能體會生命喜悅,做好自己的健康資產管理,因為有時候你的身體不僅僅是你自己的。心進取但能接受不圓滿,花未全開月半圓,懂得收放示弱留白放空。每臨大事有靜氣,不著急,不害怕,不糾結。溫暖喜樂,謙卑執著。若還是放不下扯不脫心中的大魔怪,找能讓自己明心見性的舒緩路經出口,如運動、發呆、閱讀、寫作、云游、種花養草等。在自己的秘密花園里安撫大魔怪,給它做個馬殺雞,最終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好朋友。習得飲食起居常識,行站坐立有風骨,平衡體內生態,筋骨肉、身心靈、精氣神和諧共生。可踐行中醫經絡、瑜伽、詠春、跑步、羽毛球、籃球、靜坐冥想。
系統升級:如果健體是硬件維護,那三觀迭代、認知水平的精進過程就是系統升級。系統升級的具體方法如馮唐所說還是要多閱讀多思考,多從智者游,多見世面,學好漢語英文,學好小學應用題,讓自己成為一個豐富有趣的人。讀書或旅行,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可預見的未來大多數閱讀行為發生在大大小小的屏幕前或AR/VR眼鏡里,即凱文·凱利所說的屏讀,但閱讀場景形式的變化并不會改變閱讀的功效,閱人讀書(聽書)可以相對有效地擺脫時間空間對一個人的局限,打開自我生命的深度廣度,DOUBLE生命經驗值使之充沛豐盈。交互體驗、學習、游戲會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中大量實現,并相互滲透交織,體驗觀感信息量大爆炸。從海量信息中識別、篩選、高效獲取有效信息,精準分配管理自己注意力的能力越來越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人的段位LEVEL。能透過現象看清本質,也能透過本質看到現象。
把地球裝在心中。爸爸媽媽要和你一起去北京看明清,去上海看十里洋場,去長安看秦磚漢瓦,去巴蜀看李杜劉關張,去港臺看民國。去京都奈良看大唐,去普羅旺斯看梵高的向日葵,去翡冷翠看文藝復興,去瑞士看阿爾卑斯,去布拉格看卡夫卡與昆德拉,去北歐看宜居典范。去諾坎普看國家德比,去斯臺普斯甲骨文球館看NBA,去新西蘭看中土世界,去南美看百年孤獨,去非洲看乞力馬扎羅的雪。
以上這些是爸爸在當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不知這些認知還有多少值得篤信。
從你出生那一刻起,你和父母的生命軌跡就有了并行線,兩條軌跡平行不相交,彼此獨立,相互關照。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愿你能仰望天上的星星,摘得塵世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