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滅的力量

我喜歡抗日題材的書籍。每每看到內容新穎的抗日文學書籍,我就會買上一本。《抗戰狙擊手》是我幾年前在逛書店的時候買的,它的作者就是網絡作家獨孤手,他在書的前言中的一段文字深深地打動了我,“提起65年前的今天,人們往往想到的是那座尸山血海的石頭城,想到的是那數十萬慘遭屠戮的中國生靈。。。。。。。時間流逝了65年,人們記住的往往是被屠殺者們如山的白骨和凄楚的悲鳴,但戰士們鮮血和不屈的吶喊,我覺得更不應忘懷。”是啊,無數英雄人物為抗戰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永遠值得我們紀念。

在中國,抗日題材的小說有很多,新中國成立時期,推出了很多這類作品,如《苦菜花》等等,這些作品往往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混在一起,表現軍民一心,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豪情。改革開放以來,人們開始更加客觀地正視歷史,并帶著反思的態度深挖歷史,將更加真實地歷史展現給讀者,現在的抗日文學作品不僅描寫了新四軍,八路軍在敵后根據地與日本侵略者開展的斗爭,也描寫了國民黨軍隊與日軍的正面拼殺,國共為捍衛民族大義,協同作戰以及鮮為人知的老兵傳奇故事。《抗戰狙擊手》就是帶有英雄主義色彩的以國民革命軍第51師神槍手蕭劍楊為主人公的一部抗日文學小說。

它以寫實的手法,描寫了淞滬戰役和南京保衛戰。小說的主人公是獵人的后代,老家在東北,9.18的戰火燒到了他的家鄉,他的家人全部死在日本軍隊的鐵蹄下。由于他打得一手好槍法,從軍后,他負責隊伍中的狙擊任務。書中對他的描寫是一個人,一桿槍,彈無須發,不露聲色。 家仇國恨讓他從一個獵人成長為一名保家衛國的士兵,讓他一無返故地拿起手中的中正步槍,馳騁沙場。

書中的蕭劍楊是個黑黑瘦瘦的有些孤傲的士兵,他喜歡槍,視他的中正式步槍為他的兄弟,他的槍從不離手,在戰斗的間隙總不忘細心地擦拭它。他心懷家仇國恨,用心愛的槍去結果一個個小鬼子。在淞滬戰役中,他的連長被日本兵殘忍地殺害了,背部被捅了17刀。為給連長報仇,蕭劍楊發誓:“連長,您慢點兒走,俺去整17個鬼子給您送終”,他帶著身上僅有的四個裝彈夾以及槍里還沒有打完的兩發,總共22發子彈,踏上了復仇之路。他的冷靜,他的誓言,他的不屈,是一種不滅力量的體現,是一種民族的血氣。

書中和蕭劍楊一起并肩戰斗的戰友們身體里也同樣流淌著這股血氣,二排長是個滿嘴粗話的老兵油子,聽說要去南京,心心念念是去讓胭脂染膩了的秦淮河找窯姐,但他卻一步也未踏入南京城,為了保衛南京,他在中華門的城垛上倒下了。總是在軍裝的左上衣口袋里,插著一桿很粗的自來水筆的“筆桿兒”連長,聽到撤軍的命令后,做出了人在城在,城破人亡的壯舉。“筆桿兒”連長的犧牲讓人潛然淚下,民族氣節在血液中洶涌澎湃。

日本侵華時期,中國軍隊的裝備明顯落后于日本,制空權掌握在日本人的手中,想炸哪兒炸哪,很多中國士兵慘死在敵機的轟炸中。日本人的裝甲車一輛接著一輛,很多時候,為了摧毀一輛裝甲車,幾個甚至幾十個士兵抱著炸藥包前赴后繼地沖向裝甲車,將炸藥包放入履帶中,炸毀裝甲車的同時,也付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書中描述了蕭劍楊看到的兩次國軍機器兵的壯舉。一次是在淞滬戰役期間,蕭劍楊看到了唯一一架帶有和他的帽徽一樣圖案的飛機,它像一只受傷的蒼鷹, 吃力地飛行 ,它竭力控制著自己的身體,向地面日軍炮兵陣地撞下去,飛機從容地扎進了炮兵陣地上,山崩一樣的爆炸。蕭劍揚看到此景,大喊了一聲“爺們兒”,這聲吶喊道出了對英雄視死如歸的敬仰,又一次展示了中國人的民族氣節。蕭劍楊的另一次經歷是在南京保衛戰中被打散后,他在尋找部隊的途中遇到了兩個開灰色方殼子鐵甲戰車的國軍士兵,戰車出了機械故障,無法修復,兩名士兵本可以棄車逃走的,但兩人卻選擇了留在了車里,用從車里伸出的機槍,瞄準前方約有一個中隊的日軍射擊,隨著槍管中響起“噠噠噠噠”的聲音,眼前的鬼子一片片倒下,最后子彈打光了,敵人往裝甲車上倒了火油,點燃了,火迅猛地燃起來,像一片怒放的映山紅,此刻,蕭劍楊的嘴唇開始哆嗦,而每次看到這兒,我的心也隨之震顫。

當蕭劍楊撤離了南京城,在江邊,他看到了一排排被反綁著手,被捆在一起的中國人,有被俘軍人,有老百姓,日本兵將他們押到江邊,輕重機槍一起掃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此終結,江邊尸橫遍野,江水被鮮血染紅了。執行這次上萬人屠殺的日本軍官是第16師團33聯隊的一名指揮官,目睹了這一令人發指的大屠殺,蕭劍楊從牙縫里擠出嘶啞的聲音:“俺非殺了那畜生不可!”,他做到了,用他中正步槍中僅剩的一顆子彈結果了這個罪惡軍官的性命。

小說的故事情節蕩氣回腸,悲壯的英雄故事可歌可泣,侵略者的殘暴屠殺讓人刻骨銘心,小說中雖沒有華麗的詞藻,但一個個慘烈的事件激蕩了人心,讓正義的力量,民族的血氣得到永存,正像作者所說的“ 一個只知道舔舐傷口、對影垂淚的民族,是沒有出息的民族。尊嚴,并不能靠哭訴與哀憐而得到。面對不義和殘暴,選擇只應有一種——戰斗!”是的,這就是一種不滅的力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